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

ID:32412277

大小:15.3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04

上传者:U-22505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_第1页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_第2页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_第3页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_第4页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web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网络教学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深入应用到教学领域,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托当今快速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它既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又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错误味拽刊引牌。。基于WEB的互动网络教学己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和重点发展方向,它是构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是未来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所实现的网络互动教学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WindovServer2003+IIS6.0+ASP.NET作为系统开发平台,采用先进的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VisualStudi02008作为ASP.NET的前端开发工具。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在线交流,网上作业,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综合教育教学服务项目,通过这个系统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教师上传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可以及时同教师及同学交流,教师则通过平台比较轻松地进行教学辅导及教学管理等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系统开发的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系统开发的意义。在通过系统的需求分析之后,根据数据库的设计原理构建了系统数据库并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分析了系统中的三大角色:学生、教师、管理员所具备的操作功能和各自的权限,对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用流程图和模型图的形式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对重点模块较详细地讨论了系统的技术实现并提供了系统的部分界面设计。最后,本文对所做的系统设计、开发工作进行了总结,阐述系统进一步开发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w曲;B/s:uML建模;AsP.NET ABSTRACTAlong谢mmecomputertechlolo鼢muhimediatecllllology,ne咖rktecllIlolo鼢especially也edevelopmentaIldpopularizationofInternettecllllologymC11ina’meinstitutionsofhi曲erle锄ingeducationsystemarldteacMngr110dearehaViIlghugechaJlges,the位Lditionalteacher-centeredteacllingmodec磁notadaptt0tlleneedsofmodemeducation.Networkteaclling谢llcornpmertechIlology,multimediatechnolo卧ne啪rkteChnology触erappliedtote溅ng,thjsnewteacKngmodeisma“yrelyontoday’sf瓠tcomputerneM0rktoaCllieVe,1tc觚glVe如Uplaytot11ecomputerne觚orkinteacllingtlleapplicationadvantages,a11dcan锚lvembodymeteacheraSthesupeⅣisorandt11estudentsaSthem锄bodyottheteac№2idea.BaSedonWEBinteractiVenet、Ⅳ0rkteaCtlinghasbeenbecometIleu11iversitveducationteachjngis锄iInportantwayandkeydeVeloprnentdlrectlon,1tisconstructingthe21stcenturyknowledgeeconomytimespeopleislifelonglearninganew帅eofeducationteacllingmeans,thatist11emodemeduCationdeVelopmentotal【indofinevitabletrend.nerealizationofnetworkimemctiVeteacllingsyStem,usmgB/sSystemstrIlcture.WindovServer2003+IIS6.0+ASP:NETaSsystemdeVelopmentplatto咖,and也euseofadvancedSQLServer2005asbackgroulldd批ase,Vis砌Studi02008aSASPNET矗ontdeVelopmenttools.Thesystemincludesteacllingresourcessh踟19,tllenetworkoIllinecommunication,onlirleoperation,011liIleans、Ⅳer,oIllmetestdoubtcomprehensiveeducationteacllingserVices,衄ou曲thesystemplatfom,studentscallmal(e如11useoft11eteaCheruploadteac]Ilingresourceso士thene似orKautonomous1e删ng,1eanlingprocessofdoubt,caIlbetimely、ⅣitllmeteachersandclaSsmates,teacherS,n_lroughmeplatfo咖iseaSilyteacmngguidanceaIldteacmngmanagement.Tmspaperthrou曲theallalysisofne觚orkteachingSyStemdevelopmentback掣。皿d,thedevelopmentsta_msquoa11ddeVelopingtrendofsystem,elaboratedthesi觚fic眦ceof舭development.mou曲thedemaIldaIlalysisofmesys‘em砒er,accordin2t0medatabaseofthedesignprincipleofthesystema11dconstmcttnedatabaseofthesystemoveralldesigllanddetaileddesigll.AnalySisofthesystemot Abst龙Ictt王1reer01es:studems,teachers,administratorshaveoperatingf妇ctionandtheirrespectivelimitsofaumority,thesystemmain缸1ctionmodulewithnowchanand伊印hmodelinmefomofadetailedanalysisaIlddescription.Thekeymodulesystemwasdiscussedindetailtherealizationofthesystema11dproVidepartoftheimerf.acedesign.Finally,inthispaper,thesystemdesigna11ddeVelopmentwork,thepapersl】mm撕zestlledevelopmentoftllesystem向rtherworkdirectionandthinking.KeyWords:Networkteachingplatfom;W曲;B/S;UML;ASP.NE 第l章绪论第1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将我们人类带入崭新的信息化社会。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转换成了现代化的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授课的新方式,而且将传统教学中的教案和讲稿也都进行了电子化,电子教案讲稿正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不光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还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新的观念和手段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网络教学系统应运而生。可以想象,未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必然将重点放在以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上。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形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使得老师和同学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教与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学生可以挑选需要学习的东西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学习效率。1.1课题背景信息技术飞速地发展,当前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己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有“五个一”,即“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间教室”。这种方式把教学引入让学生死读书、缺乏实际能力培养的死胡同。传统教法有:讲授、演示,属于示范性教学方法;学法有:听、记、练习、观察,属于模仿性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孩子的能力,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的认知主体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具有以下缺点:1、传统教学过程主要体现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成了被动接受,这 第l章绪论样非常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活动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听从教师,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指令,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2、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交流,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3、缺少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学生与老师缺乏良好沟通,封闭式自我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传统的教学过于死板,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转变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方法和手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备以下特点:1、强调学生的创新性;2、师生活动的多边性;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4、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性;5、美育的融入性;6、尊重个体与社会的协调性;7、学生多方位的参与性;8、手段的多样性。网络教学手段的产生,是教学方法的一次新的革命。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正逐步形成一种趋势。现代教育正不断推进教学的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互动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将成为引领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1.2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上的各种教育相关的应用不断出现。这些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的出现。虽然早期出现过一些类似的平台,但是都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及网络开发技术的落后而不能继续开发下去。如今,许多新的先进的网络开发技术的出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的高校正逐年增多,很多高校都在计划尝试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辅助。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大学教育的一种有力教学辅助手段。网络教学是在有电脑及网络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实现无地域及时间限制的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全 第1章绪论新的教学方式,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必然趋势和目标。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网络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明显的优势:1、培养创新人才;2、培养的人才具有现代信息化;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随着教学需求、教学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转向以学习环境和活动为中心的设计;2、网络教学系统与数字校园其它系统的整合;3、网络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发展,将与原来的资源中心相结合;4、新型的网络交互平台将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5、移动学习,目前多种移动终端己基本可以满足移动学习的硬件需求。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在分析了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的系统需求及业务流程之后,设计了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框架结构和基本功能。本文在认真分析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对ASP.NET及AD0.NET进行了探讨。系统结构提出了采用B/S架构模式,选用SQLServer2005作为系统开发的后台数据库,ASP.NET作为系统的前台开发构架,从系统的需求分析出发,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将系统开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侧重于以下五个方面:1、开发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习兴趣。系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数据资源共享,网络答疑,网络测试等功能,将传统教学中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的课堂讲解更好地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2、充分发挥系统作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的功能。传统教学过程有很多弊病,传统传授知识的方法有待改进,本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各个方面的不足。通过系统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充分自由的交流,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考、学更加方便快捷,老师的“教”及学生的“学”效率大大提高等。 第l章绪论3、本文设计的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系统能够完全适用于各类不同的专业、课程的高校进行网络教学,可以统一高校的网络教学课程模式,便于高校进行课程教学的管理。4、本系统平台操作简单并且实用。系统平台对系统用户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要求很低,只要稍懂计算机都能比较直观理解各种操作,经过简单的操作培训后就可以快速掌握系统的使用。5、本系统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性。每一位用户系统都为其提供了进行身份认证的要求,不同角色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敏感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减少了系统受到侵害的可能性。1.4课题研究的意义网络教学解决了很多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深远的意义。首先,系统平台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传统的以老师的教为主。第二,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是学生进行自学及培养兴趣良好载体,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极大的作用,并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积极作用。第三,网络教学系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教师或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解决。第四,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知识的应用,作业和考试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实践的过程,但是传统的作业和考试的成本相对高,老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批改作业和考试卷,网络教学大大减少了此项工作。教师只需导入试题并生成考试卷或作业练习,教师不再需要去做考后的阅卷、分数统计等工作,系统可以根据标准答案自动阅卷并会自动算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进行统计、排序和汇总。同时,因为测试题目是随机生成的,所以不存在试卷泄密和考试作弊的问题,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这种测试的形式可以规定测试的时间但是可以没有地点的限制,考试的灵活性很高。第五,本网络教学系统是一个基于B/S结构的三层架构平台,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教学资源共享的程度大幅提高。方便系统后期的维护及升级工作,系统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都很高。4 第l章绪论1.5论文组织结构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意义及发展趋势。第二章对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包括对系统目标的描述,指出了传统教学过程的弊端,对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主要业务及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介绍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功能架构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及安全性的设计。第四章介绍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详细的描述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同时对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详细和分析说明。第五章是系统的部署和测试,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架设及系统平台的测试。第六章是论文工作的总结和展望。提出了系统不足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是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要规格说明,是软件开发的基础。软件需求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能将软件计划阶段所确定的软件范围逐步细化到可详细定义的程度,并分析和提出各种不同的软件元素,然后为这些元素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2.1传统教学过程分析传统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甚至是绝对权威。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表现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是跟在老师后面模仿。老师不断的讲、不断的提问,学生静静的听,照着书本答。当然,我们说教师的“讲”与“问”是需要的,特别在关键的地方,教师的精讲精问往往起了画龙点睛的导向作用。但绝不是只有教师的“讲”就足够了。主导的根本含义应该是“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川2|。像上面所谓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学,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效率自然低,效果肯定差。也起不到真正主导的作用。构建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各自在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堂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主导性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构建,教师是影响学生建构的一个核心要素。学生的学习任务最终需要通过自己构建完成,也就是“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因此教师必须围绕学生组织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构建进程决定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无权威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做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意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统一起来。上海师范大学杨庆余教授认为课堂学习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以学习任务为中介的交往活动,强调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和谐统一。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与学相互依存、6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主体双方的积极性、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改善当前教学不足n1I。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建立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2.2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概述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高校出现了师资紧张,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近年教育部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这对高校教学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网络教学,能够有效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通过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可以让教师和同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互动,有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成熟网络教学软件产品有很多,但都不能完全满足各个高校的实际需求,本课题旨在设计开发一个既能满足高校日常教学的需求,功能又能满足高校管理需要的相对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应该包括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能够实现教与学都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问题答疑、批阅作业、反馈信息等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良性互动,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极大优势,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对教学的需求分析后,我们认为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的主要业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是系统的最高管理者,他负责教师、学生用户注册,控制管理用户权限及网络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系统的主体用户包括有学生和教师,他们在系统中的活动直接体现了系统的功能。学生和教师要用正确的用户名、密码才能登录使用。所以系统管理员对教师、学生用户的管理主要应该包括添加删除教师、学生用户,并审核这些用户的合法性。2、课程管理:主要是管理各种教学课程信息的发布以及为每门课程指定任课教师。3、教学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上传和下载操作。每门课程都应该有教案讲稿、教学课件及辅导材料等资源,该课程对应的班级学生通过登录到系统后就可以看到该门课程的教师上传的相关资料,并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4、通知公告: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知学生关于学习、作业及考试等信息,及教师发布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变更通知消息,比如上课时间或教室的变更等,教师在系统上发布了公告信息后,学生登录就会有信息提示,可以将信息一目了然地方式呈现在学生用户登录页面。5、在线测试:主要指教师在系统平台发布教授课程的相关测试,包括课程作业和课程考试。学生用户登录系统之后,直接进行测试,并提交答案,系统对照正确答案对学生提交的答案进行判断,给出测试成绩。同时,系统还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情况以统计信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参加测试同学名单,参加测试的学生的平均分等。6、在线交流:指用户在系统平台上进行问题的交流。教师或学生与系统管理员的交流关于系统使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交流教学方面的问题,教学方面交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对一的交流,就是学生在系统中直接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搞懂还可以继续提问,直到搞懂;另一种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学生、教师用户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2.3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业务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web的互动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在上述网络教学系统业务概述的基础上,将根据系统用户的功能要求,对系统的用户管理,课程管理,通知公告,内部消息,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教学资源管理等进行详细的业务分析,并通过绘制跨越三种用户职能的业务流程图及用例模型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具体地描述。2.3.1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是整个系统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注销和管理用户信息等。按照用户功能角色的不同,系统用户划分为三种: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用户。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教师和学生用户的管理,包括注册、注销教师和学生用户,并设置初始密码。由于在系统刚建立之初时,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第一次运行的时候,数据库里完全没有任何数据,当然包括系统管理员账户信息都是空的,所以在系统初始运行的时候,需要我们首先在系统数据库里手动添加一个系统管理员帐户信息记录。然后根据此帐户登录系统再进行教师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用户和学生用户的添加、注册和管理。由于考虑到如果完全开放用户进行自由注册的话,用户的合法性及用户信息的准确性都没有办法保证,管理员无法进行用户信息正确性的审核和判断。因此,为防止非法用户的出现,注册、修改教师及学生用户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当然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注册生成其他系统管理员的帐户,这样可以对系统进行分块审核和管理。学校的教务处可以提供所有学生和老师的准确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院系班级,课程等等,这样完全可以保证所有注册用户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完成这些用户的注册后,系统就可以开始正常的工作,用户可以登录信息并核对自己的用户身份。正常后可以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服务。因此,系统管理员在注册用户工作的时候,可以依据学校的教务系统,从教务系统中导出这些用户的数据,并导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之后,系统管理员可以再让教师和学生用户核对并确认后,表示系统用户注册成功。用户注册的基本流程:(1)系统管理员从学校的教务系统中提取教师和学生信息,导入教师和学生用户的基本信息及登录系统信息。导入完成之后进行发布,这些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将可以正常使用;(2)系统注册用户登录平台测试并审核相关信息,反馈相关信息;(3)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相关信息调整:(4)信息正确,则用户注册成功;(5)信息错误,则告知系统管理员进行信息的修改,重新(2)步。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裂究用户扫册.州■《i曩系统管理员教师掣生厂、L开始j一“V——’r填写用户信息’r’r信息核对’信息核对r用户注册日/纛≥\成功。_、止\三。:y不1日1r厂、(鲒枣)\∥图2.1系统用户注册流程图由于考虑到系统账号的安全性,没有授以教师和学生用户编辑个人信息的功能,只具备查看个人信息及修改系统登录密码的基本功能,系统管理员负责用户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维护,教师和学生不具备编辑个人信息的权限。由于系统登录用户具有三种不同的角色,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除了填写正确的用户名 O1-八蓉蕃1匏噶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课程管理的基本流程:1、系统管理员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课程所属院系,课程的班级,授课教师信息等。建立课程同教师的对应关系,并确定课程的开课时间和地点等;2、设置完成后学生及教师可以登录系统查看,并核对相关信息;3、教师核对系统平台上设置好的课程任教信息是否与教务处安排的相符;4、核对无误,则课程开设成功,否则教师需要联系系统管理员说明课程开设错误,并请系统管理员进行更正;5、课程设置成功后,教师可以查询参加该课程学习的班级及学生基本信息,学生也可以查阅该课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课程的介绍,任课老师情况,上课时间及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等。开课设置系统管理员教”币学生r开始、\。—,IJ~;K11I●选择课程0选择老师。信息核对【班级、授课时间、地点套J~x<爹y开始成功、r查询开课相关信息鋈I}信息呈现关信息、P(,结束、)I\/图2.3课程设置业务流程12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课程管理对应的的功能模型图:O大系统管曩员<寸dIde>>L薯_鼍暑夕可\/㈤::<一,必竺),,i;?、、’’√‘’’。’。’‘--、.一.:。^、奄詈蓦;一。‘_@’。<弓<、_除开甚,)(、耋定斑奠,)\/\一/图2.4课程管理功能模型2.3.3公告管理公告通知是用户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发布公告信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动态信息,相关用户登录后可以看到这些信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公告通知按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公告,主要发布教学相关通知,比如说上课的时间和地点,资料的上传下载;另外一种是作业公告,主要是老师布置作业,通知学生作业完成的时间及要求。这两种公告都是由教师发布。考虑到公告的时效性,这种小范围的针对本课程学生的通知公告不需要通过管理员的审核,学生用户登录系统后会以消息的形式提示学生并可以直接查阅到教师发布的公告,同时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浏览这些通告,并可以管理通告的内容,如果不合法可以进行删除。通知公告的大致步骤如下:1、教师用户发布一个公告;2、公告送达学生用户及系统管理员;3、系统管理员查阅发布的公告,如果非法可以及时删除: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4、学生用户查看发布成功的公告。所有发布成功的公告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管理和操作。公告管理的业务流程如图2.5所示。图2.5公告发布业务流程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公告管理对应的功能模型如图2.6所示。<<畎⋯>:,≮竺:!上./———、、.》@i薹鸯、^兮图2.6公告管理功能模型吴学生2.3.4内部消息出于尊重用户隐私权的考虑,系统平台为系统用户之间进行私密通信需要专门打造了一条通道。系统的内部消息传递就相当于是系统内部的用户邮箱,发布的消息,只有消息的接收者才能看到。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互相通信。图2.7内部消息简易功能图吴一Q人蛳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2.3.5在线交流在线交流是系统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种公开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同老师和其他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问题进行在线交流讨论,并且系统会保留交流的所有讨论的话题,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查阅。在线交流可以分为有针对性问题的答疑和广泛性地学习问题讨论(类似BBS)。学生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发表问题和其他用户进行讨论。教师进入系统后,可以就看到学生的问题并可以给予解答。在现代大学的正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因此,在线交流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当然对于教师或学生用户借助平台发布的一些不当的言论,系统管理员会进行删除,或取消该用户进行话题讨论的权利,给所有正常合法用户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积极,高效的网络学习空间。在线交流系统管理员刻币学生r开始、\/0发表主题发表评论/。≥淞.,岳毽;z弋:!罗否J疋艘J除发帖I一、’rr结束]\/图2.8在线交流业务流程16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在线交流对应的功能模型如图2.9所示。吴学生图2.9在线交流功能模型2.3.6在线测试教学效果的好坏,测试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手段,网络教学的核心之一功能之一就是在线测试。传统教学过程的教学测试浪费很多纸张资源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准备试卷,教学效率低。在网络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解决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也正是本论文提出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重要目的。学生用户通过网络登录系统后直接进行作业和考试,教师用户利用系统平台的在线测试模块功能批阅和统计学生成绩,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的优势:一方面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另外也免去了集中安排考场和监考人员等大量资源的繁琐工作,教师可以将更多宝贵的时间集中在“教”上,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行测,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检测自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线测试的基本步骤如下:1、教师设计试卷题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是非题;2、教师根据题型添加试题到相应题型的题库中;3、教师从题库中抽取试题生成测试卷,并设置测试时间、分值、总分等信Q人狮吴一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息;4、教师发布测试通告;5、学生选择该教师教授课程发布的测试参加测试;6、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工作并提交试卷,每位学生只能参加一次,不能重复参加测试;7、系统根据学生提交的测试卷,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批改,得出最后的分数;8、在线测试到达最后规定时间,系统将测试情况进行统计;9、完成测试。在线测试的业务流程如图2.10所示。在线测试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开始]、L/Jr添加试题f上亡bF忐{十{妻选择试卷一~。⋯l0}测试I。li上提享案爹警|12氐成绩统计}—,丫rr结束、测试失败\/图2.10在线测试业务流程18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教师在生成课程测试卷之后,在还没有开始测试之前,还可以进行试题的编辑,删除操作。虽然学生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考试,但是只要保证网络的通畅就可以让考试同时进行的,保证考试的公平性。通过上面对在线测试业务的分析知道,教师和学生是在线测试业务的参与者。在线测试的功能模型如图2.1l所示。石≥一,《蒜;。剧,,,:;;√。’‘。--一。’’-·-。,··:,-i:—,。;赢一~篡:=::::::::::::::::!!!i!!莹‘--·:::!::、、:,;:!!!;;≥\“’≮造舞黼)/>弋、\,/造吵......~~.....巷"图2.11在线测试功能模型吴{#生2.3.7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体现。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是纸张、黑板加粉笔,这些资源不方便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网络教学系统通过互联网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弊端。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所有课程都有的教学资源。老师将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上,相关学生用户就可以到网上下载该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为了系统的安全,老师上传教学资源后,管理员要审核后才能在网上显示,保证资料不受病毒等侵害。上传下载教学资源的步骤如下:1、老师上传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源到网上;2、系统管理员审核老师上传的资料,看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安全性,只有系19Q人狮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统管理员审核通过的资料才能上传到网上,否则上传资料失败;3、资料上传成功之后,老师可以发布已经上传相关资料到网上的公告,通知学生可以下载相关资料;4、学生登录系统平台下载该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5、完成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的整个步骤。课程资源上传下载的业务流程如图2.12所示。图2.12课程资源上传下载业务流程 第2章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课程资源上传下载对应的的功能模型如图2.13所示。图2.13资源上传下载功能模型吴学生吴一o+入蛳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1系统总体框架本章将对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描述。包括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系统的软件设计框架,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系统采用的是B/S架构。在互联网络环境下,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访问到系统服务器,并使用系统的功能。B/S架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首先是客户端免维护,无成本,用户电脑只需要安装有浏览器并连接网络就可以使用系统H4|,不再需要下载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系统在升级维护的时候只需要调试服务器代码,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不用去为任意一个客户升级软件系统。这也是相对C/S结构的一个非常大的明显优势,也是选择B/S结构而不选择C/S结构的原因。整个系统的B/S架构如下图3.1所示。⋯廿⋯一手⋯一纛⋯(_屿腑器](『一脏T)(⋯T]』,数据库图3.1系统总体架构图客月艮浏览wEB月艮务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Web服务器,也就是系统平台服务器;另一部分是用户浏览器,两者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连接。服务器包括IIS服务器,ASP.NET系统模块和ASP.NET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及操作的AD0.NET模块。只需要用户电脑安装有浏览器既可以轻松地访问该服务器,而不需要安装任何其他软件。用户登录系统的基本流程如图3.2所示。用户在启动浏览器之后,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或服务器域名,进入系统登录界面,系统会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以及选择用户的类型以便登录系统。提交后系统会判断登录用户的合法性,如果用户合法,即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类型都与数据库种用户信息相匹配,那么系统将根据用户的类型进入不同的操作功能页面,否则提示用户登录出错,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相关登录信息进行重新登录系统。图3.2系统登录操作流程系统服务器的设计采用三层架构。分别为页面表示层,系统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访问层。另外,在这三层中都要需要用到系统的公共对象和部分通用的操作。其中,页面表示层主要是系统的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层是对系统中的逻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辑操作的封装,而数据库访问层是对数据库中各种数据访问的设计。通过这样严格的划分,将给系统服务器的开发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具体架构如下图3.3厂、C!夏表翌j_|)。.、囊鋈公C系掣裙)暴慕蠢蘩匕薯i。一C黼常层1『)≮/⋯⋯一≤手⋯⋯/r、L/3.2系统功能架构图3.3网站服务器开发三层架构图图3.4系统功能模块图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图3.5系统功能架构图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3系统建模分析本系统主要有3类用户:管理员、教师、学生,他们都是系统的参与者,下面用用例图分析用例之间以及同用例参与者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图3.6管理员用例图图3.7教师用例图26蓦9④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4系统数据库设计图3.8学生用例图数据库设计(DatabaseDesign)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应用环境中,构造最适合数据库模式,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可以把数据存储在里面,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在数据库中,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论文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选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SQLSERVER2005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开发、部署和管理。3.4.1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库是应用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设计得好,系统中其他部分才能配合在一起有效的工作,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因此要设计出一个好的应用系统就必须先把数据库设计好。本系统数据库设计乜41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鸯,④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l、规范命名: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库名、表名、域名都遵循统一的命名规则。2、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用户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时,系统需要对添加的数据进行审核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3、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独立,不存在依赖关系。4、数据安全性:数据库中的数据只有授权合法的用户才能修改。5、数据可伸缩性:数据库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伸缩性和适度的数据冗余。6、数据规范化:系统中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应尽量满足第三范式。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有时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3.4.2数据库选择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它是微软下一代的数据管理与商业智能平台,SQLServer2005将是微软5年来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企业级数据库产品。SQLServer2005通过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增强企业组织中用户的管理能力,大幅提升IT管理效率并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提供一个极具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开发平台,不断拓展应用空间,实现Internet数据业务互联。SQLServer2005将在安全性、高可靠性、性能、扩展性、可管理性方面有极大的提高,不仅能够确保企业级数据业务的实时稳定运行、还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操作复杂度和运维成本。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加强的T—SQL(事务处理SQL);2、CLR(Co姗onLanguageRuntime,通用语言运行时);3、月艮务代理(ServiceBroker);4、数据加密:5、SMTP邮件;6、HTTP终端;7、多活动结果集(MultipleActiveResultSets,简称MARS);8、专用管理员连接;9、SQLServer综合服务(SS工S)。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4.3系统数据库设计网络教学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存储和管理数据。关系数据库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一般包括多张表。每张表内的字段内容都各不相同的,不允许出现重复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操纵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有选择、投影、连接等,通过对关系模型的扩展,在关系表中存储复杂数据类型、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对用户定义数据类型、嵌套表及对象的支持,就形成“面向对象关系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就是通过使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实现、显示现实世界中的资料和信息的。根据模型应用的目的不同,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即概念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交流的工具,关系数据模型是由概念模型转化而来,是按照数据库系统的观点来对资料建模,从模型产生的数据库设计即为逻辑设计。下面列出本系统数据库所建立的主要数据表及表间的关系:表3.1AboutResult(测试结果表)序譬列名数据类型长标识主键是钉允说明度许空lID自动编号型O是否自动ID21℃stid整数型0否是测试号3Resultl正整数O否是结果14Result2正整数O否是结果25In仃。备注型0否是开场6TeachingSubjectID整数型0否是教授课程编号表3.2Admin(系统管理员表)i]i0列笔数妣类型长}窆标钞3主键怂fi允≯}:训刿’,‘1ID自动编号O否自动ID2N锄e字符型50否管理员用户名3Pwd字符型50否允许密码4Pic字符型200否允许头像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表3.3BBS(论坛信息表)序号、。i曩,射名i数据类型长度I¨?标识i主键是否龛说明薯矗鬻?。-蒸j蘩蒸。谗塞鬻毒=警纛萎。囊。≤i。蔓i一¨}t『一1ID自动编号型0否自动ID2Title字符型200否贴子主题3Poster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帖子作者4PostTime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发帖时间5Content字符型7000允许否允许帖子正文6ParentID整数型允许否允许父结点7LaStUpdateTime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最后更新时间8LaStUpdateUser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最后更新用户表3.4Class(班级信息表)1ID自动编号型O否自动ID2N踟e字符型500否班级名3ZhuallyeID字符型0否专业ID4MainTeacher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班主任5SchoolID字符型10否学院ID表3.5HomeworkNotice(作业公告表)lID自动编号型0否自动ID2Title字符型500否标题3COment字符型3000允许否允许内容4SubjectID整数型0否科目ID5AddMan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添加人6AddTime字符型100允许否允许添加时间30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表3.6Msg(内部消息表)1ID自动编号型0是否自动ID2Title字符型2000是否标题3Content字符型50是否内容4ManFrOm字符型50否允许发送者5ManTb字符型50否允许接收者6IsRead整数型0是否是否阅读SentTime字符型50否允许发送时间IsReplyed整数型0否允许是否回复0是否自动ID500是2否Ti否e字标题3StudentID整数型0是否问题提出者4Answer字符型100否允许回答5AskTime字符型100否允许提问时问Answertime字符型100否允许回答时间6Content字符型5000否问题内容7TeachingSub整数型0否允许科目jectID8TbacherID整数型0否允许回答老师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表3.9School(院系信息表)表3.10Student(学生信息表)自动编号型0是1否ID否自动ID字符型200是否姓名2N锄e整数型0否允许班级ID3ClaSsID字符型50否允许性别4Sex字符型50否允许联系电话5Tel字符型300是否邮箱6Email字符型50否允许QQ号7QQ字符型200否允许MSN号8MSN字符型50否允许密码9Pwd字符型50否允许学号10Sno字符型100否允许政治面貌11Zhengzllimianmao字符型50否允许民族12Nationality字符型200否允许籍贯13Native字符型200否允许身份证号14CardID整数型0否允许学院ID15SchooUD整数型0否允许专业ID16ZhuallyeID字符型100否允许出生年月17NiallⅦe字符型200否允许头像18Pic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4AddMan字符型100否允许添加人5AddTime字符型100否允许添加时间6TeachingS整数型O否允许课程IDubjectID表3.12Subject(课程信息表)表3.13Teacher(教师信息表)1ID自动编号型O是否自动ID2NalTle字符型200是否名称3Synopsis字符型5000否允许简介4Sex字符型50否允许性别5Pic字符型300否允许照片6Tel字符型50否允许电话7Email字符型200否允许邮箱8QQ字符型50否允许QQ号9MSN字符型200否允许MSN号10Pwd字符型80否允许密码lSchoollD整数型0否允许学院ID12ZhuanyeID整数型0否允许专业ID13Tno字符型50否允许教师号表3.14Teachin§uject(开课信息表)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2SubjectID整数型0是否科目ID3TbacherID整数型0是否老师ID4TeachingYear字符型100是否学年5Semester字符型50是否学期6C1aSsID整数型0是否班级ID表3.15TestCount(测试计分表)序一譬。÷÷!i}i}一列袈薯蘧豢数据类蘩囊≥长度:.藜谖主键至是否危j?囊。‘说明箬曩i誊霉许空1ID自动编号型0是否自动ID2UserN锄e长字符型40否允许用户名3DoTime日期时间型0否允许做的时间4EndTime长字符型10否允许结束时间5DoTitle长字符型100否允许做的标题6DoResult短整型O否允许做的结果表3.16TestName(测试名称表)、序。譬黧薯;。一夕H籀警囊黪攀数据粪型j长叠隧鬻i主键攀鬻是否允i鬻i说明⋯;j一⋯ii奠j度织⋯许空1TeStID自动编号型0是否测试ID21℃stN锄e长字符型50否允许测试名称3Subject长字符型50否允许课程名4TotalResult正整型0否允许白测总分5CountA正整型0否允许单选题数6ResultA正整型0否允许分值7CountB正整型否允许多选题数8ResultB正整型0否允许分值9COuntC正整型0否允许判断题数10ResultC正整型0否允许分值1lSetTime日期时间型0否允许设置时间12TestCount整数型0否允许测试内容13OrderNo短整型O否允许顺序号14Checl(Flag正整型O否允许测试标识15Passtime日期时间型0否允许通过时间34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16Types正整型0否允许类型17DataID长字符型255否允许数据编号18IntrO备注型O否允许开场19TeachingSubjectID整数型0否允许课程ID表3.17TestSubject(测试科目表)表3.18TestTopic(测试题)lID自动编号型0是否自动ID2Subject长字符型50否允许课程名3Type长字符型10否允许题目类型单选或多选4Question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问题)Textl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选项l6Text2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选项27Text3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选项38Text4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选项49T色xt5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选项510Text6长字符型200否允许选项6IlAnswer长字符型20否允许答案12PicList长字符型100否允许图片列表13TeachingSubjectID整数型0否允许课程ID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表3.19Specialty(专业信息表)表间关系如图3.9图3.9表间关系36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5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设计是用户与软件的直接界面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系统的第一印象。好的界面设计吸引用户并起引导作用。通过网络系统界面学生可以对安进行信息查询、网上操作,系统则通过它向学生提供信息,以供阅读。界面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计开发,并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本系统界面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规范性原则:使用规范的界面元素,使用相同的信息表现方式,在字体、标签风格、颜色、术语、显示提示信息等等做到统一;2、易用性原则:按钮名称易懂,用词准确;3、服务用户原则:帮助用户处理问题,系统要设计有恢复出错现场的能力,在系统内部处理工作要有提示,尽量把主动权让给用户,方便用户操作;4、安全性原则:要尽量考虑到用户的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出错机率降到最低;5、独特性原则:一味追求规范,则丧失自己的个性,在规范性原则下,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6、美观与协调性:本系统在界面设计上,做到了颜色和风格的统一,字体规范,利用左侧菜单为用户提供导航。如图3.10所示,为系统主界面。o目_c"自‘■■§m@瓴@@金@o、‘m·一¨·‘■%-‘¥日—鬲;;=_——-.1-d■窑里嬖銎兰—_———__—C========!塑苎翌£========u竺竺竺竺i!竺苎翌!!川■-___-_-—_-■-■_-■■_-■■瞳盟■___■■■_■幽■I~}瓠●毫£封}鄂鼍。v纛墼,{;里二i立:§17饥.",一!』0,二00{图3.10统一风格的用户界面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6系统安全设计本系统运行于校园网内的服务器上,校园网与互联网络通过防火墙隔开,内网相对比较安全。这样,系统有了基本的安全保障。系统只允许经过正确注册的用户可以登录使用系统功能,即系统要求对登录的用户进行必要的身份验证,其他非注册用户不能使用系统,只能看到系统登录界面。另外,我们对系统的账户也进行了基本的安全防范,为系统的三类用户均提供了自行修改密码的功能,并且教师和学生账户用户不能修改自己的用户资料,需要修改必须通知系统管理员处理,这样增加了破坏的难度,有益于系统的安全。为了保证系统更进一步的安全性,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通过ASP.NET与IIS配合工作为系统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乜5|。ASP.NET能支持三种身份验证程序:一是Forms身份验证(使用应用程序特定的逻辑)、二是Passpor身份验证(由Microsoft提供的集中身份验证服务)、三是Windows身份验证(使用直接通过IIS提供的身份验证)。Forms身份验证(基于窗体的身份验证):要采用Forms身份验证,可以在应用程序根目录中的web.config中做相应的设置:</forms></authentication>标签中的name表示指定要用于身份验证的HTTPCookiePassport身份验证:由Microsoft提供的集中身份验证服务,该服务为成员站点提供单一登录和核心配置文件服务。由于访问新的受保护资源或站点时不再需要登录,所以它有益于用户。如果希望您的站点与Passport身份验证及授权兼容,则应该使用该提供程序。Windows身份验证与工IS以及Windows在工作上紧密结合。实际上,ASP.NET只是接收IIS传递给它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映射到.NET主体和身份对象上。所有凭证交换和身份验证的事务都在I工S端使用Integratedwindowsauthentication(或者Basicauthentication)来处理,而不能使用匿名访问。这对于企业内部互联网和外部网最适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是您组织中的一员,并且已经具有公司域中的windows账号。利用MD5加密算法提高敏感数据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传递的安全性,MD5即Message—DigestAlgorithlIl5(信息一摘要算法5),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是计算机广泛使用的散列算法之一,于90年代初由Rivest开发出来,它在MD4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一带子”(safety-belts)的概念。虽然MD5比MD4复杂度大一些,但却更为安全。这个算法很明显的由四个和MD4设计有少许不同的步骤组成。在MD5算法中,信息一摘要的大小和填充的必要条件与MD4完全相同。Denboer和Bosselaers曾发现MD5算法中的假冲突(pseudo—c01lisions),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被发现的加密后结果了。旧5应用包括:一致性验证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信息(Message)产生信息摘要(Message—Digest),以防止被篡改。数字证书肋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字节串)产生fingerprint(指纹),以防止被“篡改”。安全访问认证MD5还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如Unix、各类BSD系统登录密码、数字签名等诸多方面。如在uNⅨ系统中用户的密码是以MD5(或其它类似的算法)经Hash运算后存储在文件系统中。这也是为什么UNⅨ系统比一般操作系统更为坚固一个重要原因。图3.11C#中的MD5加密方法代码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7系统运行环境图3.12C#中的MD5解密方法代码1.硬件环境服务器端:IntelXeon3。OGHz/内存4GB/硬盘500GB以上的专用服务器客户端:酷睿i3/内存2GB/硬盘300GB以上的台式计算机。2.软件开发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EnterpriseEditionSerVicePack2后台数据库:MS—SQLSERVER2005WEB服务器:工ISV6.0客户浏览器:IE6.0及以上版本或其他相兼容浏览器40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4.1系统关键技术介绍4.1.1Microsoft.NET简介Microsoft.NET是MicrosoftXMLWebservices平台。.NET就是Microsoft的)(MLWeb服务平台。尽管编程语言或操作系统有不同,但应用程可通过)(MLweb服务在Internet上传输和共享数据。Microsoft.NET产品都是基于)【ML和Internet行业标准构建,提供从开发、管理、使用到体验)(MLWeb服务的每一方面。向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和服务的应用程序逻辑单元。应用程序使用标准web协议和数据格式(如H”P、)(ML和SoAP)访问XMLwebservices,与每个)(MLwebservices的实现方式无关。)(MLwebservices综合了基于组件的开发和Web的优点,它们是Microsoft.NET编程模型的基础。Microsoft在工具、服务器、)(MLweb服务、客户端和.NET体验五个方面创建.NET平台。.NET编译平台由核心组件及其他构件(开发工具及协议、WEB客户端及终端用户应用、wEB服务及企业服务器)所组成。微软的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运行于.NET框架之下,在WindowsXPSP2/WindowsServer2003/WindowsVista系统中内置.NET框架,它也可以安装在大多数老版本的windows系统中。.NET框架作为.NET开发平台的核心组件为web服务及其它应用提供构建、移植和运行的环境。.NET组件是一个带有动态链接库扩展的预编制类模块。在运行的时候,通过使用一个用户使用程序被激活并加载到内存中。.NET组件是用于创建网络和Windows应用程序的,这些应用程序使一个应用程序所需的功能可以显示在外部。.NET平台还包含Web表单,web表单是可从网上下载的标准接口。一个web表单包含供使用者输入数据资料的文本框。然后使用者可以将表单提交给接收器。.NET平台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查询协议和标准的合集。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网络服务器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换数据资料.NET开发平台的结构如图4.1所示。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圈困团圈困图4.1.NET开发平台的结构4.1。2ASP.NET技术ASP.NET的前身是ASP技术,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因为它比较强大,并且适应性强,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很多平台上都可使用它,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中。在web开发技术中,ASP.NET有以下优点∞3|:第一点:编译后执行,运行速度快。由于微软公司的产品都采用了缓存技术的,在ASP.NET中程序的执行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当用户是第一次访问的时候,首先,客户端像aspx页面发出访问请求,aspx再讲客户端的请求发送到ASP.NET引擎,在返回给引擎的同时程序还会编译aspx.cs这个后置文件,将aspx.cs文件现变异成中间语言(MsIL语言),再通过即使编一起(JIT)编译成机器语言,最后程序就会将结合ASP.NET引擎和aspx.cs编译出来的机器语言一起形成一个页面类,再将这个页面类返回给客户端。第二点:程序与代码无关。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ASP.NET遵循的是w3C的标准化XHTML标准,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所经常考虑的兼容性问题,在ASP.NET中,我们不用太多的去考虑兼容性的问题,因为ASP.NET执行出来的效果以兼容IE同时也兼容火狐浏览器,在基于B/S模式的开发过程当中,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开发者们头痛的问题,而ASP.NET就从实际考虑从而解决了这些技术上的问题,排除了开发者们的烦恼。第三点:强大的开发工具,代码的调试。微软公司推出的IDE是目前时间上相当高级的一种调试方式,这个的出现使得开发者的调试变得简单,从而提高了开发的效率,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比较繁琐的事情,断点方式的调试出现这也是微软公司的一个特色之一。第四点:页面代码和逻辑代码分离。ASP.NET把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以不同的文件分离开,复用性和维护性得到了提高。界面文件的后缀为:aspx,逻辑代码后缀为:aspx.cs,这样做更有利于保证思路的清晰,同时也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以及我们的可阅读性。第五点:良好的升级能力。这个跟C/S模式下的编程模式相比的化可以更加的显现出B/S模式下两者的区别,同时ASP.NET也实现了可升级性的要求。第六点:丰富的控件库的支持。80多种控件的封装是的编程的效率大大的提高,这些也是微软公司的特色之一。总之,ASP.NET从性能、开发、升级、语言、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非常强大。4。1.3.NET框架的原生语言C}}C#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NET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看起来与Java很相似;它包括了诸如单一继承、接口、与Java几乎同样的语法和编译成中间代码再运行的过程。但是C#与Java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借鉴了Delphi的一个特点,与CoM(组件对象模型)是直接集成的,而且它是微软公司.NETwindows网络框架的主角。总之,C#是一种简单编程语言,但功能比较强大,并且因为它的易用,高性能及低级内存访问船⋯,开发者都比较喜欢用C#来编程。43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4.1.4AD0。NET技术AD0.NET是微软NET平台中的最新的数据访问技术,通过它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连接。它可以高效访问任何数据库中的数据源。其设计准则是简单性和性能,其设计原理是提供分布式应用程序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用户先通过连接对象取得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然后断开与数据库的连接,在前端操作,处理完后再与数据库连接,将变动的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资源。总之,AD0.NET通过一系列全新的对象和编程模型口8|,并与XML技术紧密结合,使得在Microsoft.NET中的数据操作更加方便和高效。4.1.5XML简介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ML),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由于HTML难以扩展,交互性和语义性差,缺乏弹性,人们改进了HTML从而形成了)(ML。)(ML有利于信息的表达和结构化组织,使信息检索更为有效。xML包括了一组相关技术:xSL(可扩展样式语言)、)(ML链接语言、xML命名空间和)(ML模式。)(ML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定义的单纯标记语言,它是一种元语言,可以用来定义任何一种新的标记语言,用来定义各种不同的文件类别.,它有别于HTML那种单一的格式及固定的语法,而要让用户在www上制作页面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而又容易地添加新的标记,同时又不破坏标记语言格式的统一性。XML与HTML的设计区别:XML是数据的内容,而HTML是数据的显示。XML与HTML的语法区别:HTML的标记不是所有的都需要成对出现,XML则要求所有的标记必须成对出现:HTML标记不区分大小写,XML则大小敏感,即区分大小写。XML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H0|:1、简单性XML的严格定义和规则集使人类和机器都能更容易地阅读文档。xML文档建立在基本嵌套结构之上。其树形结构的层次非常清楚。2、可扩展性允许开发者创建他们自己的DTD,可被用于多种应用;作为一个核心标准,XML为其他标准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3、互操作性)(ML可以在多种平台上使用,而且可以用多种工具进行解释。4、开放性)(ML标准在Internet上是完全开放的。)(ML文档中的数据却是任何应用都可使用的。4.1.6C/S模式与B/S模式C/S技术在结构、开发环境、应用平台和开发方式上已经非常成熟。C/S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将汁算机应用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多台计算机分工完成,克服了终端/主机结构中主机负担过重,用户界面不友好等缺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S系统有3个基本部分组成:客户机、服务器和中间件(MIDDLEwARE)。一般地,客户端完成用户与数据交互的任务;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中间件负责联接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管理程序,协同完成一个作业,以满足用户查询数据的要求。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体现了分工的差异,它们完成的处理是不同的。C/S体系结构如图4.2所示。客户端服务器端请求显示逻辑‘:-二)数据库业务逻辑响应图4.2典型的C/S结构在传统的C/S结构中,重点是对客户端的开发,客户端不仅要完成数据交互、显示,还有完成应用逻辑的处理。这样系统扩展性较差,并且维护起来很麻烦。为了解决C/S结构应用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基于三层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结构的应用软件技术,整个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本章主要介绍基于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典型的B/S体系结构如图4.3所示。45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甫水雨水浏览器wE醐鼢嚣数据库服务器一响应1响应图4.3典型的B/S结构B/S体系结构的特点基于wEB的B/S体系结构是随着wEB的广泛应用而被人们所熟知,它是由C/S结构转化而来的。B/S结构的特点如下H4|:1、由于wEB支持底层的TCP/IP协议,使WEB网与局域网都可以做到连接,从而彻底解决了异构系统的连接问题;2、由于wEB采用了“瘦客户端”,使系统的开放性得到很大的改善,系统对将要访问系统的用户数的限制有所放松;3、系统的相对集中性使得系统的维护和扩展变得更加容易。比如数据库存储空间不够,可再加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系统要增加功能,可以新增一个应用服务器来运行新功能;4、界面统一(全部为浏览器方式),操作相对简单;5、业务规则和数据捕获的程序容易分发。表4.1C/S模式与B/S模式比较H61■圈鬣舞蕊礴强瞄豳黼鞭隳懿嬲翳潮醺霸曩麟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客户端需要配置几层软即可(如工E,Netscape等),不用做任件:操作系统、网络协系统界面设计何其他安装和配置工作议软件、客户机软件、开发工具、应用程序等由于客户端无需安装专用的软件,真正升级维护麻烦实现了“客户端零维护”,应用系统需系统维护性要进行升级,也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即可,大大降低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与工作量。采用标准的TCP/工P,HTTP协议,它可扩展性差以使网管系统与工nternet/工ntranet系统扩展性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HTML是数据格式的一个开放标准,目数据、信息共享度低前大多数流行的软件均支持HTML,同信息共享度时MTML技术使得浏览器可访问多种格式文件B/S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更多的用户C/S一般建立在局域网广域网支持性群。上,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4.2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实现4.2.1系统用户模块的设计实现教学系统共有三种用户: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员负责基础信息的维护,录入学生、教师基本信息,维护学院、专业、班级辅助信息,开设课程,与其他用户在线交流等。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系统中能查看自己的资料,修改登录密码,查看课程信息,发布课程公告,上传教学资料,管理题库,发布试卷,在线答疑,与其他用户交流等。学生是教学的对象,登录系统后能查看自己的资料,修改登录密码,查看课程信息,进行在线测试,在线答疑,与其他用户交流等。为了系统的安全性,每种用户登录系统,都只显示与其相对应的功能模块,因此登录后各用户的页面左边的功能按钮都不同H8|。网络教学平台图4.4系统用户登录入口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相应的用户登录流程如下正确图4.5用户登录流程毋R自_痒}☆麴蚴蛾蓐4㈦i#∞i_∞蜘I@工Io●自㈤‘r—o苎静@@蛰或则压蒜而而j丽i函毓磊r’。一~一一;F万磊j菌q由濑---硼一‘确-盆芋≈,姑自t,睦迅^,盆硅,函t#,誊青§+鸯矗∞tk±_一直P阵,盆拄$,蠡糠-如学忮-盆月-,o誊和富靖辱,童鼢,∞囊s,oI聃t~j;=i8j;。&.女1二“,。{。j。。~:。。.图4.6管理员用户登录界面48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用户登录判断代码:用户通过特定的地址访问系统,在系统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别,这些信息都提前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会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别匹配数据库中的信息。如果一致,则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用户登录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publicpartialclass—Default:System.Web.UI.Page{protectedvoidPage—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if(!Page.IsPostBack){this.txtUserId.Text=,,,,:this.txtUserP、vd.Text=∥,,:})protectedvoidbtnLogin—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stringuserId=Request.Form[∥txtUserId,,];stringuserPwd=Request.Form[,,txtUserPwd,,]:SqlConnectioncon=DB.createConnection();con.Open();if(this.rbAdmin.Checked){SqlCommandcmd=newSqlCommand(,,selectcount(木)fromadminwheremid=’∥+user工d+,,’andpasswd=’,,+userPwd+,,’,,,con);intcount=Convert.ToInt32(cmd.ExecuteScalar());if(count>0){Session[”mid”]=userId:Response.Redirect(”admin\\index.aspx”);)else{Response.Redirect(”loginFailed.htm”);49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else{if(this.rbStudent.Checked){SqlCo衄andcmd=newSqlCommand(,,selectcount(米)fromadminwheresid=’,,+userId+,,’andpasswd=’,,+userPwd+一’,,,con);intcount=Convert.ToInt32(cmd.ExecuteScalar());if(count>0){Session[,,sid∥]=userId;Response.Redirect(”student\\index.aspx”);)else{Response.Redirect(,,loginFai1ed.htm,,);)else{if(this.rbTeacher.Checked){SqlCommandcmd=newSqlCommand(”selectcount(术)fromadminwheretid=’,,+userId+∥’andpasswd=’,,+userPwd+,,’,,,con):intcount=Convert.ToInt32(cmd.ExecuteScalar());if(count>0){Session[,,tid,,]=userId;Response.Redirect(,,teacher\\index.aspx,,);}else50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4.2.2院系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院系管理即院系管理模块,它包括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信息,包括添加、删除学院、专业及班级信息并可以修改相关信息。下面给出了相关的操作界面。图4.7管理学院信息图4.8添加学院信息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图4.9管理专业图4.10添加专业图4.11管理班级图4.12添加班级52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图4.13查阅学生信息4.2.3系统公告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系统公告模块主要包括两个一是学习公告,一是作业公告。学习公告针对所有的学习,作业公告只针对某门课程:图4.14编辑学习公告图4.15编辑作业公告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4.2.4内部消息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三种角色的用户之间都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具有较好的私密性,类似电子邮箱的功能,当然它只能在系统内部的用户之间进行,与外界邮箱地址之间不能进行通讯。功露菜单鬻羹剜翻誊萄涮疆甾函睦案案璺鼍哟翼璧箩鬯攀遴鬯翼擎攀竺紫幢冀挚紫紫学紫秀算紫-阐幽幽i誊i遴_I捌肖息∞封未读澜萱蔺瀚喾蓄酱蓄蓄譬诗备描笛滏酱耸i稍l,我的谱料ii瑟毒35{堡壶剑堑篮盔张小军:邓晔2012—10一58:03:23×一⋯薹鬻毫34越塑张小军邵晔2012-10_58慢小×罕爿公舌jj灞。。。。汹;瀛函黼。蕊菱l魁i墓。≤趣萎。l£戛;。量:蟊;王主磊;l§戛戛达:嫩菱!夏。。。。。;。。;。。。。I图4.16查阅我的消息进行内部消息传递的相应代码:publicpartialclassstudent—newProblem:System.Web.UI.Page{protectedvoidPage—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protectedvoidbtnUpProbleIIL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try{SqlConnectioncon=DB.createConnection();con.0pen();intpID=Convert.To工nt32(this.txtID.Text);stringpTitle=this.txtTitle.Text;stringpContext=this.txtContext.Text;stringsID=Session[一sid,,].ToString();stringc工D=Session[一cid,,].ToString();SqlCommandcmdl=newSqlCommand(”selecttidfromstudentwheresid=’”+sID+”’andcid=’”+c工D+”’”,con);stringtID=Convert.ToString(cmdl.ExecuteScalar());SqlCommandcmd=newSqlCo姗and(,,insertintocourseintervalues(@id,@title,@context,@reply,@sid,@cid,@tid,@day),,,con);SqlParameterpara=newSqlParameter(,,@id,,,SqlDbType.工nt):para.Value=pID;cmd.Parameters.Add(para);para=newSqlParameter(”@title”,SqlDbType.Text);54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para.Value=pTitle;cmd.Parameters.Add(para);para2newSqlParameter(”@context”,SqlDbType.Text);para.Value=pContext;cmd.Parameters.Add(para);para=newSqlParameter(”@reply”,SqlDbType.Text);para.Value=删;cmd.Parameters.Add(para);para2newSqlParameter(”@sid”,SqlDbType.VarChar,8);para.Value=Session[”sid”].ToString();cmd.Parameters.Add(para);para2newSqlParameter(”@cid”,SqlDbType.VarChar,8);para.Value=Session[”cid”].ToString();cmd.Parameters.Add(para);para2newSqlParameter(”@tid”,SqlDbType.VarChar,8);para.Value=tID;cmd.Parameters.Add(para);para=newSqlParameter(”@day”,SqlDbType.DateTime);para.Value=System.DateTime.Today;cmd.Parameters.Add(para);cmd.ExecuteNonQuery();this.1bErroIfo.Text=”提问成功!”;)catch(Exceptionerror){this.1bErroIfo.Text=”提问失败!”;)4.2.5在线交流模块的设计实现ii日々枘JL∞t|来馕j我的瓷科J竿习公古作业公青.误柽掌习同目●苦疑在馥自潮芏丑五芏耋盟墨茎张小军2012-lo_5。t33-3T张小军20五ii;;百鬲—一一_-----—-——-—_-_■啊霸曩■啊啊■'b,!!奠!曼曼!暑匦—确囊_,舅嬲F—·_-—_——_-_一iii匠竺竺兰竺兰ji宣萱萱溪囊、量萋..誓一j≥0。甏j:坚Ji!兰i⋯图4.17查阅交流信息55 4.2.6在线测试模块的设计实现图4.18在线测试题单顼逸择恶.每蹈20分第l霜生活毫的各种压力鹾垮和囊^变缮景罄时:{::}篇i糍篓≮⋯粼“多项选择题.每韪20分第1舞;ce;《-羔曩*20w蠹ij《I『I蜘判断囊,每蠢20分黧鋈黛誊薰?≤羹u|I霪|I鋈I‘|『鋈|鋈|『鋈≯嚣删鲷鞘j谚毯螃;l∞、缀鍪iii豢鬻。囊j囊i磐i鬻警篡j峦箍蘸:8@麟蠢7曼薹溪蓥t:繁i≥鬻=基。童蠹譬篓;薯_蒸誊黧。⋯薰图4.19分数统计进行测试统计的相应代码publicpartialclassstudent—courseScore:System.Web.U工.Page{DrotectedvoidPage—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if(!this.IsPostBack){stringc工D=Session[∥cid,,].ToString();stringsID二Session[一sid,,].ToString();SalConnectioncon=DB.createConnection();con.0pen();SalCommandcmd=newSqlCommand(”selectnamefromstudentwherecid=’,,+c工D+,,’,,,con);stringcName=Convert.ToString(cmd。ExecuteScalar());this.1bCourseName.Text=cName;cmd=newSqlCommand(,,selectDoResultfromTestCountwherecid=’”+cID+”’andsid=’”+s工D+”’”,con);this.1bScore.Text=Convert.ToString(cmd.ExecuteScalar());}56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cid=’,,+cID+,,’andcoursefile.tid=user—t.tid,,,con);DataSetds=newDataSet();sda.Fill(ds,,,courseFile,,);this.gvCourseFile.DataSource=ds.Tables[∥courseFile,,];this.gvCourseFile.DataBind();con.Close():protectedvoidgvCourseFile—RowDataBound(objectsender,GridViewRowEventArgse){if(e.Row.RowIndex!=一1){HyperLinkh1FileDownload=(HyperLink)e.Row.FindControl(”hlFi1eDownload”);hlFileDownload.NavigateUrl=e.Row.Cel1s[2].Text;h1Fi1eDownload.Target=”一blank”;)58 第5章系统部署及测试5.1系统部署本系统w踮服务器采用window2003Server+I工S构建,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Server2005。客户端不需要安装软件,利用系统Windows自带的IE,输入地址进入系统,再用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用户操作非常简单、方便。5.2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检测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若有不符合的地方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尽可能地达到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目标。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系统中潜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加以修正。软件测试方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白盒测试:是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检测,从软件代码句法中发现系统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并加以改正。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项功能来测试。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是否达到要求。测试者在系统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满足系统需求。我们这里主要测试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所以我们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5.2.1系统测试内容系统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H9|:1、功能测试:检测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2、性能测试:检测系统的负载能力是否达到要求。3、安全性测试:检测系统能否防止非法入侵。 第5章系统部署及测试4、稳定性测试:检测系统稳定运行的时间。5、健壮性测试:检测系统在不正常的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6、用户界面测试:重点是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方便易用等一系列界面问题。5.2.2测试过程设计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的测试唧。1、功能测试:系统设计人员和用户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检测系统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功能,并形成最终测试报告。2、性能测试: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对系统的负载及压力进行测试,将测试的相关数据写入测试报告。3、安全性测试: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对网络、系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安全进行测试,并将安全性描述写入测试报告。4、稳定性测试: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将运行过程中的出错率写入测试报告中。5、健壮性测试:主要是检测程序对各种不正常的情况是否能进行正确处理,包括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测试。6、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对界面的友好性及易用性进行测试,并写入测试报告中。5.2.3测试用例设计这里主要测试网络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因此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就是使用详细设计导出测试用例。为检测特定功能输入相应数据进行测试,看是否达到预期结果,用例之间不重复检测。测试用例的设计数量取决于其是否完成了功能需求的检测,是否完成了路径的检测。这里列出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登录测试用例如下表: 第5章系统部署及测试表5—1网络教学平台测试用例用例编号测试项目测试步骤测试结果备注从测试用例入口处进页面元素完整显示01页面显示入符合设计要求学生用户登录,正02确输入用户名及用输入系统存在的学号、通过验证登陆学生户类型密码及类型选学生界面教师用户登录,正输入系统存在的教师03确输入用户名及用ID、对应密码及类型选通过验证登陆教师界面户类型教师用户不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名不04直接登陆提示输入用户名点击登陆按钮能为空用户及密码匹配性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及05提示密码错误验证错误的密码输入用户名对应的姓06用户姓名提示用户名错误名及相应的密码输入到第十位时系超出07容错性验证输入69008123660规定统拒绝输入长度输入不存在的学号及08输入有效性验证提示用户名不存在教师ID5.2.4测试结论通过对系统的各个项目进行测试及试运行一段时间,本系统能够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各个功能,并且运行稳定,基本可以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61 第6章系统总结及展望本系统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想利用网络资源展开网络教学活动,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目前现存的网络教学系统,然后从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并参照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详细的开发和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设计完成的该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l、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高校、甚至是各类培训机构进行远程教育培训。2、实现时间和空问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3、良好的扩展及升级性能。由于系统采用B/S结构,保证了系统良好的扩展及升级性。4、资源共享性。实现了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力提升效率。5、完整性。充分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其目标都能实现。网络教学系统基本能实现预期的各个功能及目标,但由于时间及经验的原因,系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及需要提高的方面:1、移动学习有待改进,由于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有了手机,上网非常的方便,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可以很好的提升系统的互动性,但是在登录本系统的时候在各方面感觉操作不方便。2、音视频的功能欠缺。音视频的信息非常的生动直观,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可以添加音视频的播放,从而更好地改善师生互动效果。3、系统的在线测试还不能处理主观题。这些也许需要一些新技术的支持。4、网上答疑系统有待改善,如果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如果系统能够自动解答学生的问题这将是革命性的。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随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信息,同时网络教学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 第6章系统总结及展望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发展网络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发展型人才。 致谢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谢军副教授。她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从论文最初的选题、论文撰写到论文最后的顺利完成,她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指导、关怀和鼓励。使我的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她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严谨的治学,豁达的情怀以及对教学科研的专注与投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从选题到论文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她从各方面给子了我极大的鼓励与支持,为我论文的撰写提供很多的新的思维和方法。她在百忙之中多次仔细审阅了全部论文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也得到了信息工程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教导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是她们在我收集资料编写程序代码及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她们的关心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以及答辩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架玉芹.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115[2]冯立国.网上教研的教师教研行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6):113—114[3]冯伯虎,张久娟.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65—66[4]寇媛媛.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子设计工程,2011,16:123—126.[5]史胜辉.Ajax技术在WEB客户端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6):88一gO[6]蔡敏,徐慧慧.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58—290.[7]启明工作室.ASP网络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89[8]许振和,范智勇.网上答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莆田学院学报,13卷2期,2006一[9]姚奇富.网络辅助教学理论与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255.[10]王丽颖,徐喜志.基于web方式的网上答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4期,2007[11]吴亚丽.远程教育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D].2006[12]利用如5加密数据库中的密码http://wWW.jscode.cn/develop/aspnet/v44526[13]夏晓慧.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53—56[14]数据加密原理与实现方法http://w唧.jcwcn.com/article一27750—1.html[15]王灵香.基于web的“教师答疑室”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07)[16]龚波.基于B/S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9(03)[17]吴树德.基于ASP.NET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8..[18]刘婷.基于.NET的精品课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1..[19]尉法文.XML文档的访问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20]徐培镟.浅谈数据库服务器的选型[J].科技信息,2012,2l:58+119.[21]刘奎.SQLServer数据库配置与管理指南哺].2010[22]岳付强、罗明英、韩德SQLServer2005从入门到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出版)[23]EdwardWhalen、MarcilinaGarcia、黄湘情、谢琳、SQLServer2005管理员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01出版)[24]鲍威尔数据库设计入门经典[M]清华大学(2007—03出版)[25]苏彦君,朱仲颖.ASP.NET开发环境下的web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研究[26]袁涛、孔蕾蕾、统一建模语言UML[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一05出版)[27]温谦、前沿科技HTML+CSS网页设计与布局从入门到精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8出版)[28]房大伟、吕双、等ASP.NET开发实战1200例(第1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165 参考文献出版)[29]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出版)[30]克鲁尔(AlistairCroll)、鲍尔(SeanPower)、袁菲、房向明网站性能监测与优化[M]人民邮电出版社(20lO一12出版)[31]王轶辰、等软件测试从入门到精通[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7出版)[32]帕派佐格罗(MichaelP.Papaz0910u)、龚玲、张云涛web服务:原理和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1出版)[33]明日科技.ASP.NET2.0开发技术大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4]沈士根、汪承焱、许小东web程序设计:ASP.NET实用网站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出版)[35]特罗尔森、C#与NET4高级程序设计一第5版一C#圣经最新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04出版)[36]段力军.软件产品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J].测试技术学报,2007,02:160—162.[37]程伟想.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7,S2:354—356.[38]陶卫江.基于AD0.NET的数据访问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9]曲宏毅,韩锡斌,张明,武祥村.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5月[40]DavidHunter、JeffRafter、JoeFawcett、吴文国译)(ML入门经典(第4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一02出版)[41]韩云.基于三层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42]李天平.NET深入体验与实战精要[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6出版)[43]吴维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0,29(31):252—253.[44]任泰明基于B/S结构的软件开发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一11出版)[45]苏玉萍基于w曲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年10月[46]蔡长安,王盈瑛.C/S和B/S的模式的比较和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2[47]李金晶基于W曲的高校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12月[48]毕晓彬.基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4)[49]苑文会,彭四伟.黑盒测试技术在辅助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3:4604—4606.[50]韩丽娜.黑盒测试及测试工具RationalRobot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359_一361[51]MacDonald,Matthew、Freeman,AdamAPressProASP.NET4.0inC#2010[M]2010—07[52]Knight,Brian、Veerman,ErikJohnWiley&SonsLtdExpertSQLServer2005IntegrationServices[M](2007一05)[53]Sharp,JohnMicrosoftPress,U.S.MicrosoftVisualC并2010StepbyStep[M](2010—04)[54]Lano,KevinWileyUML2SemanticsandApplications[M](2009—11)[55]Evjen,BillHungryMindsInc,U.S.XMLWebServiceswithASP.NET[M](2002—05)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论文:l、基王箜£:盟曼!笪:太堂让簋扭基础:塾堂圈站的送让[J]《进篡扭迸垄筮鲑生皿一星Q!Q生!墨翅2、型旦箜£±丝£星墨苎珏筮!苎Q厦量笪理签丕王鲍圆上塑丝丕统墨堇盔》一窒Q!!生皇翅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