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

ID:32406843

大小:195.7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04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_第1页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_第2页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_第3页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_第4页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卫生综合(353)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卫生综合(353)科目考试是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5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查目标卫生综合(35

2、3)科目考试涵盖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的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5门专业课程。要求考生:(1)准确地掌握该5门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熟悉职业环境、生活环境和食品中主要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对健康损害的特点及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的原则和方法。(3)能灵活运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4)掌握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以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实际问题。(5)掌

3、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熟悉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6)掌握卫生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变量类型、统计学中常用的总体、样本、概率等基本概念。(7)掌握不同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方法,并能理解各统计参数的实际意义。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流行病学》20%《卫生统计学》20%《环境卫生学》20%《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0%《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四、试卷

4、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100分(20小题,每小题5分)2.单项选择题50分(25小题,每小题2分)3.简答题及分析题150分(10小题,每小题15分)Ⅳ.考查内容一、流行病学(一)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特征、原理与方法、应用。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二)疾病的分布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2.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及用途。3.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的概念。4.疾病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影响因素。5.出生队列分析。(三)描述性研究1.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2.普查的概念。3.现况研

5、究的设计、实施步骤、常见的偏倚和质量控制方法。4.抽样调查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5.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6.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四)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队列研究的设计、样本大小的估计、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3.队列研究资料中各种率(累计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指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计算方法和流行病学意义。4.研究对象(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选择。5.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五)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实施步骤、常见偏倚的来源及控制方法。2.病例与对照的来

6、源与选择。3.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因素。4.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和流行病学意义。5.分层分析的概念和方法。6.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1.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特点。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设计原则和步骤。3.真实验和类实验的概念。4.评价实验效果的主要指标。5.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七)筛检1.筛检的概念、应用原则。2.筛检试验真实性及其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3.筛检试验可靠性和预测值的含义、计算方法。4.筛检中的偏倚。(八)偏倚及其控制1.偏倚的概念。2

7、.偏倚的种类。3.偏倚的控制。(九)病因与因果推断1.病因的概念。2.病因推断的逻辑方法及因果标准。(十)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和预防工作策略。2.疾病的三级预防。3.公共卫生监测。(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1.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概念、三个环节及其影响因素。3.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十二)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1.肿瘤流行病学。2.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3.糖尿病流行病学。4.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十三)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的流行过程。2.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

8、病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评估、处理和预防。(十五)伤害流行病学1.伤害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2.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十六)药物流行病学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