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

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

ID:3240540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_第1页
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_第2页
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  作者:殷丽娟

2、中国民俗学网     北京市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给宣武区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而且孕育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能够独立存在,其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承和延续有一定的困难。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武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新思路,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宣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宣武区的厂甸庙会、天桥中幡、抖空竹和荣宝斋木板水印技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3、遗产;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白纸坊太狮老会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命脉所在,所以宣武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列为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校园传承计划",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民俗精粹在我们这一代断裂。     宣武区从学校和社区入手,特别是着眼于青少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006年,"北京抖空竹"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抖空竹"在宣武区十四个中小学校开始传承。作为"抖空竹"的发祥地之一和北京市"抖空竹"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广内街道地区开始传承和发展抖空竹这门传统技艺。

4、     不久前的一天,记者来宣武区上斜街小学,正赶上课间操时间,还未走近操场,就听到抖空竹的"刷刷"声。记者看到小学生们抖空竹的技艺娴熟,一个个高难度的花样被抖得淋漓尽致:"抬头望月"、"反弹琵琶",一只只空竹就像舞动的精灵,上下翻飞,最终总能稳稳落在线上继续旋转。上斜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朱玉华接受采访时说,抖空竹在学校一至六年级普及,通过练习抖空竹学生们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增强了学生们的凝聚力,增强了团队精神,也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朱玉华介绍,学校五年级的学生、11岁的刘娟非常喜爱抖空竹,自打学校将"抖空竹"设定为本校课程之后,刘娟和另外23

5、名小学生一起拜空竹技法传人李连元和空竹制作传人张国良为老师,成为空竹技法第四代传人。现在,刘娟和另外30名小学生正在抓紧时间练习,他们将要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演出,向世界展示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抖空竹"。      如今,宣武区广内街道的"抖空竹"、大栅栏街道的"五斗斋高跷秧歌"、白纸坊街道的"太狮老会"、牛街的"掷子"、天桥街道的"鼓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成为宣武区各街道的社区品牌文化活动。宣武区区域内的十四中、十四中分校、北京小学、北纬路中学、香厂路小学等中小学校都已先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纳入了学校的教课内容。以宣武师范学校第一附属

6、小学为代表的一部分学校,则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童谣纳入了本校课程。     北京市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童谣"被纳入了宣武区一些学校的小学课程。记者走进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便听到"正月正挂红灯""小小子坐门墩儿""小耗子上灯台"等咏诵童谣的稚嫩童声。     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老师罗兰对记者说,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学、民俗学和社会学内容。"叮当门铃响,请问是谁呀?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大妈。进门快请坐,请喝一杯茶。大妈把我夸,说我懂事啦!"美妙的歌声,灵巧的动作,整个课堂互动好似一台精彩的演出,活泼展现了北京童谣的礼仪

7、之风。     课堂外也少不了北京童谣的影子,跳花筋、踢花毽、跳房子等吟唱歌谣,使学生在游戏嬉戏中受到了熏陶和教育。"洗衣粉,泡泡多,我洗手绢唱着歌。唱着歌,慢慢搓,搓出一盆花朵朵。妈妈笑,奶奶乐,大家齐声称赞我。"宣武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卞媛学生自创的这首《洗手绢》,已经被编入了校本教材。李清怡每天看到姥姥买菜、做饭、收拾屋子,就和姥爷共同完成了作品《姥姥辛苦啦》:"放学回到姥姥家,肚子饿得叫呱呱。饭菜香味扑鼻来,真想快快吃掉它。放下书包忙洗手,干干净净开吃啦。丰盛美餐真高兴,谢谢姥姥辛苦啦!"像这样小学生们自己原创的童谣有147首被编入了教材。   

8、  在著名民俗学专家赵书和北京少儿图书馆的帮助下,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收集编写出《北京童谣》,将礼仪知识编成童谣,在每周一节的礼仪课堂上教、学、传、唱。宣武区其他小学也陆续将北京童谣纳入本校课程。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创编童谣。北京童谣的创作、吟诵,在未成年人中起到了弘扬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     宣武区在"椿树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天桥杯"鼓曲票友邀请赛等群众品牌文化活动中,专门设立了青少年组以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之时,大量的戏剧艺人便定居在宣武椿树地区。200多年间,萧

9、长华、金少山、余叔岩、姜妙香、尚小云、苟慧生、杨宝森、裘盛戎等几十位梨园名家都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