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0430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姓名:杜宝伟学号:200801072班级:社科政教二班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教育嵌入于社会结构中,教育与社会二者的发展是一个互动过程。当今的问题是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处于急剧转型中,教育则相对落后,社会是一个长跑健将,教育则是一个小脚女人,不是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是社会变迁拖动着教育发展,二者甚至在前进中背道而驰,教育在与社会发展反向的道路上正在越走越远。最近关于教育这个怪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讨论又在积聚升温了,有人甚至说,中国现在的教育就象封建社会一个失去贞洁的妇女一样,谁都可以站出来骂它一下,可见目前的情况已经相当糟糕
2、了。既然如此,则结论只有一个:教育必须变革,否则必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教育变革的首要一点就是变革教育模式或者教育体制。教育的变革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休克疗法。将原有的教育体制全盘摧毁,引进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其彻底改头换面。另一种是渐进式改革。即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地、走一步看一步,每做出一小步变革前后都要反复认真地进行调查和实验,最终找到一种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从这一点并结合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尤其是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察来看,后
3、一种方法似乎更切合今日中国之社会现实。总的来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即乡村建设学派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活动并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当时的中国人最需要的是摆脱内外两大束缚,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具体到广大农民则首先需要将其政治化而非科学化和文化化,而乡建学派则企图通过将农民科学化(以晏阳初为代表)和文化化(以梁漱冥为代表)来谋求整体社会问题的解决,事实证明这是不切实际的。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是如此,就教育思想来看,乡建学派明显走在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前面,与今日的情形正好相反,乡
4、建学派的教育是一个长跑健将,社会的发展在它面前则如同一个小脚女人。乡建运动是在一个发育严重不成熟、各种社会条件尚不健全的环境中展开的,因而失败也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乡建运动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今日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却依然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乡建学派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综述(一)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强调教育的工具作用乡建运动并非仅指晏阳初与梁漱冥二人的一系列实验活动,它是一场在乡建学派思想指导之下的几乎遍及全国范围的社会改造运动。“据1935年统计,全国共有实验区139处,著名的有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徐公桥,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梁
5、漱冥在山东邹平、菏泽,江苏省力教育学院在无锡等地进行的实验”。乡建学派代表人物内部的思想主张和具体实践活动其实是有一定差异的,甚至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小的派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主张乡村教育并以此作为改造农村社会进而谋求社会整体问题解决的工具,既教育的工具化。譬如,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服务”,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此外他还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打破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隔绝和对立。梁漱冥认为,当时中国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乡村,而乡村问题则表
6、现在经济、政治、教育或文化三方面,而教育或文化则是改进社会的主要手段,乡村建设应以教育为方法,教育应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两者实是一回事。他甚至主张要政教合一,以教育力量取代行政力量,从而实现民族自救。表现出一种教育工具主义倾向。(二)重视农村教育、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教育在乡建学派看来,中国社会的问题首先是中国农村的问题,而中国农村的问题又首先是中国农民的问题,无论晏关于中国农民四大顽症的论述还是梁的中国文化失调论都反映了这一点,既然如此,那么必然会有两点结论:一、要重视农村教育;二、农村教育要以青年农民为重点对象。为什么呢?因为改造农村的关键
7、是改造农民,而改造农民则是谋求社会整体问题解决的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方法。这也使乡建学派的教育具有了明显的中国特色。(三)以人为本的全面、综合的大教育观在教育内容上乡建学派普遍主张对农民进行全面教育。正如晏阳初所说“乡村建设不是任何一面可以单独解决的,而是连锁进行的全面的建设。”晏阳初定县实验采用三大方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四大教育文艺(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相结合,梁漱冥邹平实验教授的课程包括公民学、基本读写能力、科学教育、家庭教育训练等内容,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实际生产技术教育还有道德修养,涉及面相当广泛
8、。在对象上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在这一点上,乡建学派实际上想通过乡村教育在中国发起声势浩大的“造人”运动,尤其是造就适应社会改良需要的农民运动。一场将成人教育、妇女教育、儿童教育结合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