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

ID:32401748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_第1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_第2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_第3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_第4页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德意志统一》课例研究绍兴一中张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确定本次课例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为此,我以"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课前我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堂教学程序上我打算让学生先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跟其他同学交流,然后再让大家把通过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择其中比较集中

2、或与课时中心关系密切的问题一起探讨。本次课例研究我选择了本校高二(1)班和高二(3)两个文科班上课。一、第一堂课(一)课前准备课前我统计了高二(1)班学生提出的疑问一共有20个左右,其中有几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1、德意志的资产阶级为何无人站出来完成统一?2、俾斯麦既能宽松对待战败地奥利,为何不能宽松的对待法国?3、德意志为何长期处于分裂状态?4、德意志统一中的关键战役是什么?5、俾斯麦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杰出人物,那普鲁士国王难道不担心政权旁落?6、普鲁士打败奥地利后,为什么没有合并奥地利?7、德意志统一与美国独立运动

3、有何不同?……看得出来,这些问题是在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后想到的真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切中了本课的难点或重点,有些问题还是老师在备课时不太会注意的。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以及备课时确定的课时中心,我加以整合,设计了五个问题:1、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为什么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能走上统一之路?2、为什么德意志的统一最终是由普鲁士领导完成的?3、俾斯麦为什么要用“铁血政策”政策来统一德意志?4、俾斯麦在统一中除了运用“铁血政策”外,还有没有别的策略?请用史实说明。5、德意志统一的影响有哪些?我估计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会

4、超出这些问题的范畴。如果有不在这些范围的问题,我打算根据问题的价值及课堂时间再决定是否在课堂上探讨。(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放映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战争片段,导入新课(学生对录像的内容很感兴趣,都抬起头来全神贯注地看影片)教师指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一页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他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的领域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整个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犹如灿烂群星、光辉夺目,而同时,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一个培育了马克思、歌德、贝多芬、康德这些伟人的民族,

5、却又是野蛮疯狂到一次又一次地挑起战争的民族,德意志的思维是疯狂的还是理智的?通过《德意志统一》的学习同学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2、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组织学生55在小组间互相讨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学生讨论的气氛比较热烈,大家都把自己想到的问题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但是讨论后让学生再提出问题,同学们却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踊跃。也许有些同学觉得问题已经解决了,而有的同学可能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被别的同学笑话,更多的同学则是缺少一种主动精神,大家都在互相观望。结果这节课总共只有三个同学提

6、出问题,根据这种现状,我不得不调整教学方案,改为自己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学生回答的质量并不高,除了第一个问题“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为什么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能走上统一之路?”大家回答得比较好之外,其他问题学生反应非常冷淡。于是接下来我只能自问自答了。我按照德意志统一的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把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3、课堂小结凸现主题教师:在一百年前,德国的左邻右舍就惊呼这个民族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平静一些的说法,则称德意志为欧洲的“问题儿童”。也有人说:“每当德意志民族统一,就意味着要爆发一场战争。”为什

7、么统一后的德国会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教师:日耳曼的民族主义、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也成为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我们需要怎样的民族主义?(2)我们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三)课后反思与评课1、自我反思:这堂课我自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始终围绕德意志统一中的民族主义这一课时中心开展教学。无论是开始的录像,还是设计的几个问题以及最后的小结都围绕这一中心。但我感觉这堂课与我原先设想的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讨论后几乎没人

8、提出问题,也没有多少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整堂课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感觉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我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生预习程度不深,质量不高造成的。大多数学生只是把课本草草地看了一遍,也没查看其他的参考资料。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除非老师布置硬性要交的书面作业,一般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地去预习和探究。当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