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

ID:32400510

大小:309.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_第1页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_第2页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_第3页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_第4页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59卷第8期2010年8月物理学报Vol.59,No.8,August,20101000-3290/2010/59(08)/5635-06ACTAPHYSICASINICA2010Chin.Phys.Soc.*温度对微界面摩擦影响的研究1)2)1)1)王亚珍黄平龚中良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2)(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广州510510)(2009年9月21日收到;2009年11月21日收到修改稿)以微观界面摩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基

2、于Towle剪切强度-温度经验公式和晶格热动力学理论,推导出摩擦力与温度之间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分析表明:当界面温度低于材料的德拜温度时,摩擦力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理论计算结果与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二者趋势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可行.关键词:界面摩擦,真实接触面积,温度,摩擦力PACC:6220P,8140P和泊松比ν.首先在利用Bowden和Tabor理论研究1.引言摩擦的时候,学者们通常将τ处理为常数,但事实上[7]τ在温度变化时会受到较大影响.Towle等人很早摩擦是日常生活中最熟

3、悉的物理现象,由于其就提出了一个关于τ与温度以及压强之间关系的经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验公式,该公式表明τ的自然对数与约化温度成正和工程师们的关注对象.对于摩擦,已经清楚其性比.这个公式经过实验验证发现适用于大部分晶体能决定于很多因素,如材料组成、力学特性、法向载材料,而且在较广的温度变化范围内都是能够满足荷、速度等.尽管人们在该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实验误差要求的.其次,计算杨氏模量采用的一般但至今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先计算由于结构变形而产生的微观电子能[1]

4、问题是:温度是如何影响摩擦的.日常生活经验量的变化,进而根据其与经典弹性理论能量的关系和长期以来的研究都表明,摩擦本身是一热力耦合[8—10][2]导出形变能,即可求出杨氏模量.对于杨氏模的复杂过程,一方面材料的力学特性对摩擦性能量E来说,由于其本质上来源于材料微观原子之间影响很大,而另一方面,材料的力学特性又受温度[3]的交互作用,当温度变化时,原子之间的振动状态变化的影响.通过推导出材料力学特性与温度的也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原子间的相互平衡距离,关系,再根据摩擦力及摩擦系数与材料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可以

5、得到摩擦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www.spm.com.cn.并最终影响到E的大小.这样,通过计算出温度变Bowden和Tabor[4]最早提出摩擦力与摩擦界面化对材料力学参数的影响,可以间接得到温度变化真实接触面积成正比,即摩擦力Ff可以表示为Ff=对摩擦力的影响.τA,式中A为真实接触面积,τ为黏着点的临界剪切为便于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比较,本文强度,定义为剪切单位面积界面所需的剪切力.两主要探讨了点接触干滑动摩擦情况.基于Hertz接个弹性固体之间的接触问题可以用Hertz,JKR,DMT触理论,同

6、时结合Towle等人的研究成果和晶格动[5.6]模型等经典接触理论来描述,通过这些模型可力学理论,推导出摩擦力与温度等参数之间的理论以计算出真实接触面积A的值,该值取决于法向载关系式,并将理论结果与超高真空AFM实验结果进荷Fn,探针半径R以及材料力学常数如杨氏模量E行了对比,以验证本文所提出理论的正确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675068,50875087)资助的课题.E-mail:yazhen.wang@mail.scur.edu.cn5636物理学报59卷2π(1-v)τcτ0=,(5)2

7、.单峰接触Hertz模型4G25/331/3232hNgGVB=-.(6)2()()根据Coulomb定律,摩擦力与法向载荷Fn成正9πkBC(1-ν)τcb比,即其关系可以表示为F=μF,式中μ定义为摩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kB为波尔兹曼常数,N为阿fn伏加德罗常数,C为林德曼常数,对于大部分金属该擦系数.同时Bowden和Tabor的黏着理论则认为摩擦力与真实接触面积A成正比,法向载荷F和真实值约为125,g为无因次比例常数,其值≥1,τc为理n想晶体材料的最大剪切应力,G为剪切模量,对于大接触面积A之

8、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而微观接触理论则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部分材料,理论分析表明(G/τc)的值在15左右,最大不会超过30,V为分子体积,b为伯格斯矢量长度.纳米摩擦实验中表面黏着的作用不可忽略,在以材料铜为例,τ0=1GPa,计算可得B=考虑界面接触机理时必须考虑其影响.根据修正[12]Hertz模型[11],当接触界面间存在黏着力F-4.6,而常压下铜的熔点温度为1358K.以这些adh时,对于一个曲率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