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严氏家史记

木渎严氏家史记

ID:32387058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4

木渎严氏家史记_第1页
木渎严氏家史记_第2页
木渎严氏家史记_第3页
木渎严氏家史记_第4页
木渎严氏家史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渎严氏家史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洞庭东山安仁里严氏家族史记(国馨公木渎支系)--良灿公分出--公元贰零壹壹年修编9【目录】◆严姓起源-----------------------(2)◆洞庭东山严家世祖-------------------(2)◆严氏家族明代名人-------------------(2)◆严家三代进士在清朝------------------(3)◆清代福宁知府严良勋------------------(3)◆洞庭东山安仁里严氏家族谱---------------(3)◆洞庭东山安仁里严氏家族木渎支系------------(4)◆严氏家族木渎支

2、系名人-----------------(4)◆严氏家族木渎支系外姓名人---------------(6)◆《洞庭安仁里严氏族谱世系图》三房世系(木渎部分)---(9)◆《严氏族谱世系图》(良灿公支出)-----------(11)9严姓起源严姓起源于东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始祖严周。严周本姓庄,名周,因东汉明帝刘庄登位,为避讳而改姓严。(注1、2)洞庭东山严家始祖南宋建炎年(1127-1130)向有严氏四十八公者出任吴郡平江府判官,遂举家迁吴。有兄弟三人,一居甪墓,一居常熟,另一定居洞庭东山马家堤。追潮最先定居东山的祖先严伯成

3、,是浙江宁波鄞县人。当金兵南巡,北宋皇室被迫迁都杭州的时侯(公元1127年)严伯成尚在襁褓之中。他父母相继染病身亡,幸得奶娘尽心喂养,长大成人。严伯成从小就把奶娘当作亲娘看待。而这位奶娘把怀中的严伯成视同己出,吃饱穿暖外,聘师教读,未尝怠忽。严伯成于是仍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十年寒窗,不负众望,严伯成考得功名,被授浙西路平江府(今苏州)一官之职。他便从原籍把妻子儿女连同奶娘一并带到了任上,在苏州当官。多次去东山巡视,他见湖山秀丽、景色优雅,就萌生了定居东山的想法。当告老退职后,在东山马家堤安仁里选购了一方土地,筑起了一座住宅,定居下来。严

4、伯成便成了东山严家的始祖。后来奶娘年老病故,严伯成不忘她的养育之恩,以隆重的母礼把她葬在东山。他还把奶娘一生心血都耗费在严家的事迹遍告儿孙,都认为如果没有这位奶娘,就没有他们严家。每到清明,他们必先祭扫了奶娘坟,然后再祭扫自己的祖先。代代相传,居然形成传统,纳为家规,一直持续到现在。(注2)严氏家族明代名人进士严经五世孙严经号芥舟,从小家里叫他去学生意,习商几年,乏善足述;但在读书学问方面,他却显露才华。有一位东山贤达贺元忠(泽民)一见奇之,把严经带到京师,重拜名师求学。严经刻苦攻读,不过几年,即于弘治九年(1496)考中进士,官授南

5、京刑部主事。他在刑部历任员外郎、郎中。由于办事明决,晋升江西吉安府知府。不久父亲故世,丁忧三年,守制在家。期满后他就任彰德府知府。他在彰德期间,做了不少好事:开仓济贫,安抚百姓,是其一;清理积案,明判公断,是其二。但最受人景仰的,还是他的人品道德。彰德府本是藩王府的所在。这位现在已失去名字的藩王,见严经政声显著,人又能干,便想笼络他,用以博取敬贤爱士的虚名,掩盖业已被人唾骂的劣迹。他摆出了豪门筵,邀请严经;同时慷慨馈赠女乐一组,以供享受。然而,却被严经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从此以后,藩王和他的一些狐群狗党,对严经既敬重又畏惮,为非作歹的行

6、径不免有所收敛。照理严经应该升官了,不料他得罪了执掌铨叙大权的官员曹某。有一次,曹某因公路过彰德,换了别人,正是趋奉的机会,严经却仍按常礼接待,别无表示。曹某从此耿耿于怀,每逢朝廷考核,他都要托词将严经死死的压着,不给提拨。严经旋亦因病辞官回家。9他仍住在原名务本堂的安仁里老宅,该宅因他做过刑部的官,又名秋官第;后又以花墙门出名。现在已有四百多年了,那里大部分已被改建而变了样,残存的仅有瑞云楼等处,尚可看到原来的明代建筑风格。文人严果七世孙严经的孙子严果(毅之),自称天隐子。他虽有文才,却不愿做官,常喜独坐书房,埋首于古籍书里,故他的

7、学问十分渊博,尤其通哓文字学。人称他胸藏万书,并没有夸张。他遗下的诗文各体都有。有《天隐子遗稿》十卷,传于后世。(注2)严家三代进士在清朝先说一个武士严威(幼清),康熙六年(1667)考中进士,任陕西固原参将。无奈一向重文轻武,在要讲的三代进士中,只能算是编外。真正被人推崇的殿试进士,则要待到乾隆年间才出现。严福(景仁):乾隆二十七年(1762),顺天乡试时考中举人,七年后,会试时中王榜,官授内阁中书。又六年后,考中会元,选任庶吉士,授编修,充任《四库全书》校对、武英殿国史馆万略馆纂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他典试河南。后以教习庶吉

8、士入值上书房。严荣(瑞唐):严福的儿子,少年时期深受家学熏陶,于乾隆六十年(1795)考中进士,授编修。至嘉庆四年(1799)任浙江金华府知府,十一年后调任杭州知府。在职期间,颇多惠政,为民称道。严良训(迪甫):严荣的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