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ID:32384306

大小:5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_第1页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_第2页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_第3页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_第4页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十堰市人民小学陈莉教育学家陶行知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即大脑、眼睛、手、嘴、空间和时间。其主旨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觉自主地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地感悟课文内容,从中激发创新思维、发展智力,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的目的。自从我在广州参加了“生本教育”培训后,更深刻地、更真切的体会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近两年的生本教育实验,我们的课堂由重视教师的启发、讲

2、授,转变为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因为强化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评价,因而激发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魅力。具体做法如下所述:一、把“讲”的权利让给学生陶老先生说过:“书是教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并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巧能力。”遵照此原则,教师应尽可能地抑制自己的表演欲,把课堂的舞台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技巧能力。比如,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不要因为教师的讲解而克扣学生讲的时间,教师应精讲,组织学

3、生练讲,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经过一年多艰难的尝试,有意识的培训学生的表达方式,孩子们从胆小羞涩的变为阳光自信,从语言无序变为条理清晰,从平铺直叙变为妙语连珠。当我把课堂中“讲”的权利让给了学生,孩子们就带给我太多的惊喜!课堂上,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重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是语文教学能否深入的关键。生字的认识,新词的理解,难句的把握,课文内容的领悟等无一可以离开思考。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多提供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组织课堂讨论,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

4、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分小组讨论是时下课堂中常见的形式,它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之中,以获取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为了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我是这样处理学生讨论的方式,先进行独立自主阅读思考,再进行四人小组交流。最后进行的全班回报交流,根据不同的课堂类型,有时是四人小组一起轮流回报学习收获,更多的时候是让不同难度的问题,请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讨论或补充理解。课堂会听到层出不穷,别具特色的回答语言。    好的语文课,

5、应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应让学生品个够,议个透。在议论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我想补充理解……”。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尝试语言,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我们会欣喜地看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收获的乐趣。二、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对自己的阅读总是会有一定的目的,或是凭个人的爱好,或是各自的经验对读物进行选择性阅读。如教学《鸟的天堂

6、》进入第二段时,我提出:“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他会感到遗憾吗?”这个问题我在设计时考虑再三,会不会跳跃性太大?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能不能承受?但我还是认为留给了学生以充分自主选择的余地。在研读时,学生来自多角度的交流足以证明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甲学生回答:“没有。我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中体会到作者当时对这棵古榕树的赞美之情。”乙学生说:“是的,这是一个感叹句,正因为作者非常喜爱这颗难得一见的大榕树,才会由衷地抒发这种赞美之情。”而丙学生却说:“我是从作者对古榕树作细腻的描写中体会到的

7、,作者写榕树形态的手法很特殊,先是‘这是许多棵茂密的榕树’,再写‘一棵大树,有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根如土’这样不但写出了树大,同时也写出了枝多,然后作者又把自己的所见与自己的联想交替描述,把大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给描绘出来了。这样,水到渠成,赞叹大榕树是‘美丽的南国树’起到了概括段意的作用。因此,我认为作者不但没有丝毫的遗憾,而且是作者刻意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目的是为了达到先抑后扬,先静后闹的表现效果。”   我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合作研讨,入木三分地分析、破解而喝彩,说句心里话,学生的学习效果确让我感动,不

8、难看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多向选择的,学生的交流发言已明显地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综合”起来了。这也给我在教后反思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对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必须是立体的,必须多为学生构建一个个自主选择的平台,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必然的。三、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 “评价”在以往的教育观念里,只是教师的“专利”。现代教育思想否定了以往学生的惟一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