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ID:32381439

大小:66.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_第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_第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和相磨曾-----()-----()-----()-----()-----()-----()-----()-----()似卷饮转-----()-----()-----()-----()二、比一比,组词语。谙()挺()暇()泰()棉()臀()暗()庭()瑕()秦()绵()臂()簇()梢()据()渐()蜒()孔()族()稍()锯()浙()蜓()乳()三、课文要点。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 1、课文简说:李白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

2、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2.词句解析。(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

3、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望洞庭》 1.课文简说。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2.词句解析。(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

4、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忆江南》1.课文简说。“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其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二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词句解析。(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2)“日出江

5、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3)“能不忆江南?”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第二课桂林山水1、课文简说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2句子的理解。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把漓江水比作是“

6、无瑕的翡翠”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3词语解释。兀立: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 嶙峋:形容

7、山石突兀的重叠。 连绵不断:指山脉河流连接不断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文简说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行文中还有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水。在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晰。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2、句子的理解。 ①一

8、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一个“迎”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