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ID:32371584

大小:944.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_第1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_第2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_第3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3期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3No.32016年9月Journalof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SocialScienceEdition)Sept.2016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121魏效玲,范志红,王佳宁(1.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2.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摘要]机械类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0的大背景要求,加强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构建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

2、和多样性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为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机械类人才奠定基础。[关键词]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6.03.033[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16)03-103-04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盲目消减专业理论教学课时,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增加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没有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业未来的发展,关键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实

3、践教学间的联系,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盲目叠加。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3.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具备工程素养培养的主战场,担负着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验教师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重要责任。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机械制造技专业技能训练,引进教师一味追求高学历,忽视实术人才,已成为高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3]实践教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制度不严格,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对实践教学不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督导,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1]可替代的

4、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理工科院校的重视。学校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时间不能保证,学生因此,加强机械类专业多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只能走马观花,没能达到实习效果。台建设,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具有先进性和4.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机械类专业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验设备价格贵,投资大,资源配置缓慢,具体表对机械类专业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现在用于传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机械原理、液压传动、要意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等实验仪器设备生均[4]量严重不足,高端数控机床、3D打印、机器人和一、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设备的拥

5、有量更少,难以满足目前,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化和规模化发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展,省属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校内实习实验基地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校外实习专业特色不明显,有大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理基地数量不少,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规模和技术能力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较强,但企业往往从经济效益和自身利益的角度考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专业发展要求,实践教学课虑,真正接受学生实习的较少,有的接受实习也是[2]程设置不到位,实践教学效果欠佳。这里不能去哪里不能看,怕技术泄密给企业带来麻1.不能有效地结合当前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烦,怕学

6、生受伤惹上官司,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实习造技术的发展要求,系统地制定机械类专业创新人的质量和实习的热情。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新体系,过分依赖二、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现有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忽略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打造具有国际创新性。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2.受老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过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机械制造[4]程中,一方面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业是支撑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和[投稿日期]2016-05-18[基金项目]2

7、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D151030);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GJJG125)[作者简介]魏效玲(1963-),女,山西河津人,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104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企业需要大量的机械类专业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层、专业能力层和综合创新层,可以根据学生不同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机械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采用不间断逐层递进和分层[4]机械类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