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

ID:32369218

大小:204.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_第1页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_第2页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_第3页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_第4页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文化与传播—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以湖南通道侗锦为例121姜凯云刘兵章梅芳1.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E-mail:jkyjyx1209@126.com2.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地方性传统技艺的研究多以民族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收藏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等方面为主,少有对民族博物馆功能与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探究性研究。本文试图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新通道”侗文化推广与研究基地为研究对象,打破以往读者对传统民族博物馆功能的刻板化印象,探讨以一种全新的保护方式和特殊的保护手段真实再现当地的文化传统与通道侗锦的特

2、点;并从少数民族地方性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长期性角度出发,研究新的保护形式在其他类似的民族博物馆建设发展与少数民族地方性传统技艺保护传承中所体现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此探究如何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关键词传统工艺保护与继承传播与普及民族博物馆侗锦这就不得不在保护与继承、传播与推广少数民族传0引言统文化与技艺时,对物质与非物质因素进行通盘考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中国虑,甚至对其进行活态注解。上海召开亚太地区大会,通过“博物馆、非物质遗产究竟该如何保护与继承、传播与推广?笔者在对与全球化”为主题的《上海宪章》,对博物馆参与保护湖南通道侗族织锦的考察

3、中,发现一种新的展示与[1]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指导意见。这充分体保护形式———“新通道”侗文化推广与研究基地(以现了国际博物馆界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简称基地)。该基地于2014年5月由湖南大学艺关系的认识。有学者也提出,“民族博物馆作为以收术设计学院在湖南省通道县横岭村建立。在展示与藏、研究、展示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环境物证的保护过程中,一方面,摆脱“物”的束缚,突破传统侗重要场所,是少数民族文化记忆、传承、弘扬与发展锦博物馆单纯的静态保护形式;另一方面,对其单一的重要阵地,在延续少数民族文明、维护文化多样性功能进行扩展,新添加了传播与普及、推广与教育、[2

4、]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一些目前正在慢慢生产与研究等多重功能。消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民族博物馆要用侗锦技艺是侗族先民们长期在其所栖居的特定其文化自觉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起来。由于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其发展的动力与当地的生活生产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特征、切相关,尤其还往往和当地特定的仪式交织在一起,历史演进过程、生活观念与习俗等,因此其保护与传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保护承并不是民族博物馆就能解决的。并且,在保护形式时不仅要关注侗锦及其技艺本身,还要将侗锦技艺上,传统民族博物馆大多重视对物质文化遗产中放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环境与社

5、会系统中综合考虑,“物”的静态展示与陈列,而常常忽略“非物质”因素;形成对侗锦技艺与侗锦文化更全面的认识。基地在在功能上,一般用于收藏与研究,而忽视传播推广与当地收集与保存传统的侗锦,研究与设计传统与现教育普及等。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中一直保存代结合的侗锦产品,组织当地织娘负责侗锦的生产,着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思维模式,其与自然打交道的以及每年定期举办“侗锦技艺培训班”进行侗锦技艺方式,以及与其生活相关的传统技艺等非物质因素,的教育与培训,传播与普及与当地人生产生活相关使得民族博物馆的传统收藏与展示方式受到挑战。的侗锦技艺与侗锦文化,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文化-90-科学教育与博

6、物馆,2015,1(2)ScienceEducationAndMuseums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通道侗族自治县侗锦的保中可以看出,“新通道”侗文化的推广与研究主要以护与继承、传播与发展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通道县科技局、通道县文化还将学生带到基地,了解与学习侗锦文化与侗锦技局、国家级传承人等为传播主体,以教育培训平台艺,为通道侗锦的保护与继承、传播与推广开拓了新(织锦生产培训、产品样本培训、市场需求培训)和传思路。虽然其反映的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保护播与推广平台(门户网站、APP、微信、书籍、影像)为与民族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并未

7、传播媒介。教育培训平台主要以“侗锦技艺培训班”引起当地政府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当然这一新模为主,受众群体是通道侗族自治县村寨的当地广大*式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仍面临着困境。但是其为少数织娘,这一受众群体具有居住极度分散、文化程度不民族边远地区民族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高、以本土语言为主要沟通方式等特殊性。因此,培以及思考少数民族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价值所在提供训内容为满足这一受众群体的需要,不仅有与当时了参考。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织锦技艺知识与实用技术,还有市场需求的培训,以便织娘了解大山之外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