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

ID:32367210

大小:32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03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_第1页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_第2页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_第3页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_第4页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团队情况及成员组成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团队历史沿革、人员构成、目标定位、建设成果等)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所在的冶金工程系是昆明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之一,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她源于1923年成立的私立东陆大学采矿冶金系,1931年更名为省立东陆大学采矿冶金系,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1938年更名为国立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1950年更名为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于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贵州大学工学院矿冶系,西康技艺专科学校,重庆大学有色金属专科在原昆明工学院成立冶金系。1954

2、年有色金属专业按教学计划要求开出38门课程,并且还在学生中进行了课程设计,1956年第一次组织了毕业设计。1956年前这段时期,是昆明工学院的初创发展阶段。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初步建立起了以有色金属矿冶为主的专业教育体系,扩大了学院的规模,提高了培养能力,为我国新兴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1958年增设钢铁冶金专业,1961年冶金系分为冶金、选矿两系。1962年创办有色金属合金及热处理专业。1973年增设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并成立了钢铁冶金系。1980年,钢铁冶金系和冶金系合并为冶金系。按教育部

3、专业目录,1997年将原来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轻稀贵冶金等本科专业合并为冶金工程专业。196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0年获得有色金属冶金为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有色金属冶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经教委批准举办了冶金系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2005年开始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8年获得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001年设立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专业在创立之初,就形成了一支以李梦庚、刘纯鹏、谭庆麟、戴永年等教授为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冶金工程系已

4、经成为我国冶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冶金工程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一类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校共建重点学科,1个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循环工程、应用电化学工程、冶金能源工程、冶金工程控制、冶金资源与生态环境、生物冶金、生产过程物流学10个二级学科博

5、士学位点和3个硕士学位点,并有1个冶金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1个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能效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创新团队,7个校级创新团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真空冶金,非常规冶金、冶金节能减排、计算冶金、离子液体冶金、冶金熔体(溶液)物理化学、冶金新材料与表面工程、湿法冶金等特色研究方向和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老中青的有效结合,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

6、研究型教学团队。本教学团队整体水平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整,现有专任教师57人,教授21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占师总数71.93%,讲师16人,占28.07%(见图1);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47人,占师总数82.4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占54.39%;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6人,占28.07%)(见图2)。教师中35岁以下17人,占29.82%,36-55岁37人,占64.91%,55岁以上3人占5.26%;(见图3)。本团队拥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优秀人才26人次。其中

7、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博士生导师12人,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人才26人次。团队学缘结构合理(见图4),成员在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分别有在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兰州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拉夫

8、堡大学、美国南达科达矿冶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团队实现了老中青的有效搭配,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传帮带”,具有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职称结构20151050院士正高职副高职中职人数人数1202016比例比例1.75%35.09%35.09%28.07%图1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35302520151050博士硕士学士人数311610人数比例54.39%28.07%17.54%比例图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