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

ID:32363376

大小:853.28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2-03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_第1页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_第2页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_第3页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_第4页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秦海内容提要:制度主义范式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分析诸学科中的兴起,构成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国内社会科学界对此走势应给予充分关注。本文以考察经济学中新、老制度主义学说的兴衰演化为主要线索,兼及“立宪制度选择”、“历史制度分析”、“演化经济分析”诸学派,力求勾描出制度主义在经济学领域中实现某种综合的趋势,以及对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可能的影响。在本文最后,提出了制度主义实现综合的五个必要条件。制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范式,一直非常宽泛,而且经常被日常生活赋予政治、组织和口语习惯上的含义。这些

2、含义因为日常语境和场合,经常是不需要解释的。制度作为经济学分析的范式,却因为不同的假设、逻辑以及社会主张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些以制度作为理论“内核”的学说,不仅有他们的“保护带”,而且构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观。1986年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马修斯(R.C.O.Matthews,1986)在主席致辞中指出,最近几十年来,“制度的经济学已经成为我们学科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此外,它要求我们密切地触及社会科学中其它领域的原理,思想的主体是基于两个主张而发展:(1)制度确实是重要的;(2)制度的决定因素容易受到经济理论分析工具的影响”(Mathews,1986,90

3、3)。本文的基本任务是回顾、阐述和评价不同的制度分析观,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的制度分析观进行一次初步的概览。这些不同的制度分析观主要包括旧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最近的分析称之为立宪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历史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制度经济学:起源、“新旧”之别与概述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制度经济学也许是西方经济思想中最主要的异端学派。制度主义发挥了双重的功能:一方面,它批判了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经济观。制度学派产生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包括马克斯·韦伯(MarxWeb-ber)在内的德国和英国历史学派的传

4、统。它的开创者是凡勃伦(ThorsteinVeblen)和康芒斯(JohnR.Commons),但是凡勃伦本人似乎从来没有自称过是“制度主义”或制度学派。1918年12月,沃尔顿·H·汉密尔顿(WaltonH.Hamilton)在美国经济学会的年会上,提交了一篇题*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曾先后得到了我的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曙光研究员、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刘鹤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刘世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瑞龙教授等的批评与建议。本文可能包含的错误与上述人士无关,完全由作者负责。36为“经济理论中的制度看法”的论文,首次使用了“制度主

5、义”这一名词。凡勃伦和康芒斯之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如艾尔斯(ClarenceE.Ayres)、卡尔·博兰尼(CarlPlanyi)、约翰·加尔布雷斯(JohnK.Galbraith)等人继承了制度学派的思想传统。1966年,美国的一批制度主义者成立了“演化经济学会”(AFEE),1967年起开始出版会刊《经济问题杂志》(JEI)。为了弘扬制度经济学,表彰那些对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AFEE于1970年设立了“凡勃伦-康芒斯奖”,米尔达尔(GunnarMyrdal)、加尔布雷斯、艾伦·格鲁奇(AllanG.Gruchy)和马克·图尔(MarcTool

6、)等人都曾获奖。在W·萨缪尔斯(WarrenJ.Samuels)的主持下,该学派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新近又再版重印,其中包括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D·汉密尔顿的《演化经济学》,甚至还包含了J·A·熊彼特的一部《经济学论文集》。目前,制度学派的影响已不局限于美国,1988年,欧洲的制度主义者也成立了“欧洲演化经济学会”(EAEPE),并同时发起了两个基金会———卡普基金会(K.WilliamKappFoundation)和米尔达尔基金会(GunnarMyrdalFounda-tion)。A·格鲁奇曾在他的两部专著中对制度学派的每一位经济学家都作了介绍。在其1972

7、年①的著作中,他用“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来命名这一团体。但是,“新制度主义”一词却并非是格鲁奇首创。实际上,1953年马克·图尔在其博士论文中就已经使用了这一名称,该论文的题目是《新制度主义哲学:凡勃伦、杜威和康芒斯》。虽然这一派的理论一直发展着———经过肯尼斯·E·博尔丁(KennethE.Boulding)、加尔布雷斯、米尔达尔、格鲁奇、沃尔特·尼尔(WalterC.Neale)、保罗·布什(PaulD.Bush),一直到当代代表人物华伦·萨穆尔斯、杰斐里·M·哈奇森(GeofferyM.Hodgson)、斯蒂芬·麦德马(

8、StevenG.Medema)和马尔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