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

ID:32360557

大小:709.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_第3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_第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卷现代教育技术Vo1.182008年第12期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No.12200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何克抗刘春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摘要】该文是系统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系列研究论文的第六篇。这组系列研究论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应如何正确认识、以及对这类教学模式应如何有效实施”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该文则着重对课外整合模式中的另外一个也颇具影

2、响力的代表“适时教学(JiTT)模式”进行研究,并从该模式的产生背景、内涵与特征、实施步骤及实施案例等几个方面作出比较深入的阐述。【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课外整合教学模式;适时教学(及时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2—0009—05何实现有效的教学也不仅是高等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而是整一Just-in-TimeTeaching模式的产生背景个教育界所面对的难题。在因特网已日益普及的时代,能否Just-in-TimeTeaching(国内翻译为“适时教学”或“及利用网络在信

3、息传递上具有的无可比拟优势(如快捷性、丰时教学”,简称“JiTT”)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富性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的共享性等等),将它融入到本科教学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策略。由于这种教与学策略必须在中,改变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以灌输为主的传统做法,网络环境下(即要有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才能够实施,所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极大地激发学以基于JiTT的教学过程也被称之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种教学模式,简称Just-in-TimeTeaching模式(适时教学模式),观念与教

4、学模式,达到有效教学(即有效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或JiTT模式。最早提出这种教与学策略的学者是美国空军学的目的。这正是适时教学的创造者们当初考虑的出发点,也院和普渡大学的一批物理教师,1999年,来自这两所大学的4是Just-in-TimeTeaching产生的背景。[3]位物理教师共同撰写了有关适时教学的第一本专著——《适二Just-in-TimeTeaching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时教学:主动学习与Web技术的结合》(Just-in-TimeTeaching:BlendingActiveLearningwithWebTechnology)(下文简称之诺

5、瓦克等人为“适时教学”给出的定义是:Just-in-Time为《适时教学》)。该书对适时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实施过程Teaching(JiTT)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与运用方法以及适用的教与学对象(即何种类型的教师与学(Web-basedstudyassignment)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生较适合于该种教与学策略)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activelearnerclassroom)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1][2]《适时教学》一书的主要作者之一诺瓦克教授(Gregor与学策略。Novak)是一位有着近40年大学教龄的教师,他在多年

6、的物理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学生每周只上一次他的课,每次3~4的预习要求,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写下自己小时,可是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电子邮件在课前反馈给教师。预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大学的本科教习内容事先由教师制作成网页,放在网络上,以便学生随时[4]学会出现这种状况。他认为,这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特殊查看;教师在课前要及时通过网络检查学生就指定预习内容问题,而是几乎所有国家的本科教学都存在的共同问题;如所提交的反馈,然后根据这种

7、反馈所了解到的、学生对即将——————————*基金来源: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ACA07004)收稿日期:2008年4月15日9在本节课上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问题,对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还具有课内整合的特征呢?如上所述,除了在“基于网设计做出适应性调整(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授课络的学习任务”这个实施阶段的第二个方面与课内有关以内容、方法策略与教学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实施外,作为适时教学模式第二实施阶段的“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教学,以达到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

8、课堂”也必须要在课内才能完成——体现学习者主动性、积知发展水平与认知发展特点的目标——这正好体现出适时教极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