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12185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文言文断句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断句复习学案教学目标:诵读文章,把握内容,领悟主旨,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给文言文断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断句练习,掌握断句方法教学难点:特征不明显的文言句子的断句学习过程:一、明白断句的重要性:标点在中国是近代的产物,古书里面,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在句意结束时用“。”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不能断句就无法读懂未断句的古书。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可以在相反!据说旧时有一个老头儿,
2、只有一女。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那么,县官是怎么断句的呢?请在句中用/线进行断句。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二、考点探析: 断
3、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不能断句就无法读懂古书。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看,就需要练习断句。这也是高考中出现断句考查形式的依据之一。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这对培养我们的文言语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007年北京高考语文卷就出现了这种题型。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文言断句题将出现在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40分的加试题中,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6分;并回答有关
4、问题,4分。断句只需用斜线表示,而不用加上具体的标点。实质上,这两个考查点是密切联系的,能正确断句了,文段大致内容就能理解了。所以重点还是在前者。湖南断句题是新出现的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我们的考试中已出现了相关的题目,但是大家做下来的情况却不是很乐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准确地为文言文断句呢?今天我们就结合例题一起来探讨。三、小练身手,总结方法。请大家将下列文段进行断句,做题后总结文言断句方法。51.给下列文段断句。(在原句上画)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
5、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5.(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3)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
6、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总结文言断句规律:文言文阅读断句步骤:(一)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不管给我们什么文段,第一步都应该是通读全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运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顾及前后文,弄清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正确断句的基础。(二)找名词代词,明句读5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
7、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子、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三)看虚词,找位置理解古文大意是抓关键实词,古文中的虚词也不能忽视了,因为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也可以做为断
8、句的依据。1、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2、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