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

ID:32288378

大小:1.3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2-02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_第1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_第2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_第3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_第4页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ResearchonLegalSupervisionSystemofInternetFinance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Candidate:SongShuyuSupervisor:Prof.HuangJuanSchoolofLaw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中图分类号:密级:公开学科分类号:论文编号:37_030107_1045632015000359_LW硕士学位论文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作者姓名:宋书钰申请学位级别:法学硕士指导教师姓名:黄娟职称:教

2、授学科专业:经济法学研究方向:金融法学学习时间:自2012年9月1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止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6月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

3、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今天,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甚至颠覆了许多行业和领域,在对其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加速了传统行业领

4、域的变革和创新,金融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甚至在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很多新型的金融形式,这种迅速崛起的新型金融模式就是互联网金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变革,其灵活、快捷、高效的特点和衍生出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不仅有效整合了各种零散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极大地满足了个人和小微企业的需求,扩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填补了传统金融业的不足与空白,促进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创新和转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自身特点所引起的新型金融风险也日益突出,这需要我国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来“保驾护航”。但是由于

5、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各种模式发展进程不一,国家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较低、退出机制不健全、监管职责不明确。另一方面,国家缺少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缺乏健全的法律约束,阻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加强风险防控力度,强化政府协调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对其涵义、特点、类型和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监管、技术创新等角度探讨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保障及监管机制问题,对保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机制问题进行研究

6、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本部分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等基本情况作出概述,并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情况和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概述。本部分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原因和基础,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和特点,将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典型业务模式根据自身特点划分为传统金融网络化、互联网支付、网络融资三种类型,并在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刻揭示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即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资源平台,以云计算和大I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研究数据为基础的新型金融模式。第三部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本部分按类型指出其各自监管现状,并总结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主体和经营范围不明确、准入与退出机制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四部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完善。本部分首先从风险和理论两方面说明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其次在吸取国外互联网金融安全保障和监管政策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提出了建议和构想,主要从相关立法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监管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监管机制;对策建议II摘要AbstractTher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