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ID:32282793

大小:17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02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_第1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_第2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_第3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_第4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Gaosan9教学目标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课时安排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修改、备注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掌握“之”“而”“以”虚词的用法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2008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5个: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二、复习“之”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之

2、”字的意义和用法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 辍耕之陇上。3、 奉之弥繁。4、 侵之愈急。5、 子孙视之不甚惜。6、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7、 汝识之乎?8、 可以知之矣。9、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1、余之力尚足以入。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16、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3、有得。17、顷之,烟炎张天。18、蚓无爪牙之利。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2、夫晋,何厌之有。教师明确: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规律总结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4、"(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四)音节助词。3用作动词(实词)课堂训练隐形眼镜网www.qhpj.net易链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2、代词,可译为他3

5、、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三、复习“而”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学生总结规律学生独立完成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典型例题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 图穷而匕见4、 余闻而愈悲5、 庄宗受而藏之6、 温故而知新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 此所以学者

6、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 徐而察之19、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 既而儿醒,大啼教师明确: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

7、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规律总结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3、助词,副词词尾课堂训练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

8、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学生总结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