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

ID:32272422

大小:11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02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主题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系列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的提出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原则等,并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党给学校在新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任务。结合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

2、上海市教委相继颁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把中小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的教育以及尊重生命,还原教育本源的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与深化“两纲”教育成了推进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尽管实施与深化“两纲”教育的途径丰富多彩,但我们认为教师始终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与关键。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和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受教育活动的效果。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实效性不强,教师教育能力的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师的

3、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增强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育德的能力。可以说,教师的育德能力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提升育德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必须通过教师去实现。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学生活动的设计,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品行的形成都要依靠教师,因此教师是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同时,我们又认为在众多的德育教育活动中,结合班级和学生实际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

4、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主要载体。不少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成功经验表明,抓住学生成长的最佳时机和最适宜的主题,精心设计方案,切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对提高德育实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很显然,如何切实有效地指导教师设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创造性实施“两纲”,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提出“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系列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旨在依据“两纲”教育的文件精神,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按照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的要求,选择活动内容,确定活动目标,创设活动情境,选择指导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

5、适切性与实效性,从中有效提升教师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增强教师的育德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明确了研究思路:从学生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的现状出发,紧紧围绕“两纲”14教育要求,分析教师设计及实施德育主题活动方案的内涵要求,依托学校实际,因地制宜,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在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小学教师设计与实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的途径、方法及策略,有效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从而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二、研究过程的回顾本课题被确定为区级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有序的研究。(一)以调查研究为起点,了解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现状1、调查的对象与方法本课题研究以小

6、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为切入口,选择了5所学校(其中乡镇学校2所,城镇学校3所)的部分学生、教师为调查、访谈的对象,从学生这一角度了解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情感反应,从教师这一角度了解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形式、来源、效果四个方面,从而了解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现状并进行分析,以求得更好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设计。2、调查的结果与分析(1)学生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情感反应我们认为学生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情感反应,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就学生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情感反应作了调查与访谈。调查结果显示:95%学生对学校组织德

7、育主题教育活动持肯定态度,但对学校目前开展的活动满意程度较低,原因在于:①学生全员参与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次数太少,每学期仅限于1—2次;②活动形式单调,社会实践、体验类活动缺少;③每星期的班队会不能得到落实,几乎都被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挤占,即使难得一次,班主任也东拉西扯,训斥学生;④活动随意性大,缺少计划性,每年的春秋游活动都是到景点逛上一圈后,学生们找块空旷的草地做做游戏、吃吃零食,按规定时间收拾收拾回家;⑤活动缺乏针对性,活动内容与学生年龄脱节。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学生喜欢德育教育活动,渴望参与德育教育活动,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