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

ID:32271079

大小:4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2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_第1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_第2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_第3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_第4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四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卷)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四面第四行,看最后这两句:【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性皆离垢,仁慈祐物。】这段经文是总结如“吉祥主药神”等,他们的人数也是无量无边,都显示出经里面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会尽虚空、遍法界,所以里面的大众都是无量无边。末后这一句是叹德,虽然只有一句,意思很深。‘性皆离垢’,他们的性德说明都是离一切尘劳烦恼。主药神是表十住菩萨,四十一品无明已经破了十品,这个地位相当之高。所以他的位置在这个经里面讲,十住是灌顶住,也就是入佛位,证得佛的果位。‘仁慈祐物’这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学习。凡夫跟佛菩萨不一样的地方,凡夫说实实在在话,没

2、有仁慈,所以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名号要用“释迦牟尼”,很有道理。释迦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仁慈,就是这四个字;照字面上来翻,“能仁”。他能够仁慈,对治六道凡夫缺乏仁慈,而且多分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其次是心不清净,这是六道凡夫的病根。“牟尼”名号就是寂静,也就是心地清净寂灭;寂就是一个妄念都没有,妄想断尽了,清净寂灭,灭烦恼。这是在这一段里面,末后在叹德里面,把这个意思表彰出来,这用意很深很深。554经文讲到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段落。从前面我们看到异生众当中,实在讲华严会上哪里会有异生众,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示现表演的身分,不是他本来的身分,他在此地表演示现出来的身分,他们示现是异生众。

3、异生众就是没有明心见性,表这一类。这一类总共有三十九个团体,佛法里面讲众,众就是讲团体,这一类有三十九个团体。这里面也分三类:第一类是杂类诸神众,我们现在所读到的都是讲杂类诸神;第二类是八部四王,这是佛家讲的护法神众;第三类是诸天,欲界、色界诸天。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从前面海月光大明菩萨众,一直到主药神,总共是十个团体,我们现在讲是十个社团、十个团体都可以。这十类代表十住的因果,也就是从初住到十住。初住是发心住,由海月菩萨这个团体来代表,他们代表发心住。这一发心就是菩萨了,它这个用意很深。初发心的都是菩萨了,后面金刚神、身众神、足行神一直到主药神,怎么不是菩萨?从这个地方就非常明

4、显的告诉我们,大菩萨示现的神众,不是真正的杂神,是示现的。为什么示现?不示现行不行?给诸位说,不示现决定不行。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他这一示现、一表演,我们就明白了,知道从哪里学起,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使我们了悟最初方便,可见得这个用意很深。所以他是表像观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分,这么多团体都是佛菩萨为度众生而示现的身分,这个要知道。更深一层的意思,让我们去体悟诸佛菩萨没有名号、没有名字,诸佛菩萨也没有身相。你要认为佛菩萨有一定的样子,错了,没有这个道理。佛菩萨没有身相,也没有名号,身相跟名号都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楞严经》上讲随心应量,“随众生心,

5、应所知量”而化现,所以缘聚他就现形,随机说法;法也没有一定的,随机说法;缘散了,相也就灭了,就消失了,缘聚缘散而已,哪里真的会有相?佛菩萨果地如是,我们现前凡夫因地实在讲也没有两样,这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实相本来如是,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你体会得,有很大的利益。一切凡夫破身见最难,最不容易,几个人把身见看破?把我执放下?能破身见、能放下我执,他就脱离六道轮回了,这是小乘阿罗汉的境界,大乘圆教《华严经》上讲七信位菩萨的境界,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你逐渐逐渐明白事实真相,确实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放下,对于破我执很有利益。所以要晓得决定没有相,一切相缘聚而现,缘散而

6、灭,这是我们凡夫眼里面所看的。聪明人在这个现象里面他就明了,缘聚相也不生,缘散相也不灭,这给你讲真实话,没有生灭,生灭是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实际上决定没有。希望我们体会得愈深,受用就愈大了,就愈殊胜了。海月光大明菩萨他们代表初信位,初信叫“发心住”。十住住在哪里?住佛之住。佛住在什么地方?初住菩萨告诉我们,佛住菩提心。如果我们发菩提心了,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你就是海月光大明菩萨一流的人物。菩提心它的体是真心,《观无量寿佛经》上给我们讲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这是菩提心。什么叫诚?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里面,将诚下了一个定义,他说得很好,与佛法相应,“一念不生是诚”,你心里面才起心动念就

7、不诚了。儒家讲诚是这个标准,佛法比这个标准还高。儒家的起心动念,说老实话是见思烦恼而已,尘沙、无明他还不知道,所以佛家讲菩提心的标准高。但是儒家所讲的我们都不容易做到,要怎样你才能做到诚?554《大学》里面八目列得清清楚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什么叫格物?物是欲望,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这是欲望,把欲望断得干干净净叫做格物。人有欲望,欲望常常牵动你的心,格是格斗,是跟它打一仗,要把它战胜;换句话说,你要把你自己跟欲望战胜,这才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