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

ID:32264981

大小:4.36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2-02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_第1页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_第2页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_第3页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_第4页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调节、集合相关参数,比较分析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调节功能有无差异,探讨两眼调节功能与间歇性外斜视发生的关系;用不同方法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比较各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性,探讨其与双眼视破坏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15名,年龄7'--'30岁之间,单眼最佳矫正视力≥1.0,屈光参差≤1.00D,

2、无高度近视、远视、散光,无手术史,集合功能正常,外斜度数≥15△,可以控制正位,无眼部器质性病变;同时期选取相应年龄段的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单眼最佳矫正视力≥1.0,屈光参差≤1.00D,无高度近视、远视、散光,近方40cm处隐斜量在.6△~+2△之间,远方隐斜量在一4△~+2△之间,无手术史,集合功能正常,无斜视、弱视,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无眼球运动异常。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病史等相关资料的调查收集,检查所有受试者的视力、屈光不正度数、主导眼别、斜视(隐斜)度数、调节幅度(负镜片法和移近法)、调

3、节反应(MEM和FCC)、调节灵敏度、相对调节、AC/A比率(梯度法)、集合近点、远近聚散度、生理性复视及远近立体视功能等。研究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集合功能的特点,比较两眼之间相关参数的差异性,探索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不同方法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的检出率的差异性。结果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屈光不正度数为(.1.95士1.99)D,非主导眼屈光不正度数为(.2.07士2.00)D,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

4、调节力为(6.40-士:2.24)D,非主导眼调节力为(5.76士1.78)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近点为(8.78士3。73)nun,非主导眼调节近点为(9.14士4.43)m/lq,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滞后膜銎前量为(.0.24土O.40)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非主导眼调节滞后/超前量为(O.14+0.38)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灵敏度为

5、(13.37士4.29)cpm,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为(12.30+4.30)cp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2.在将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设为多因素变量进行多影响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控制评分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495;Newcastle控制评分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O.545;负镜片法测得的双眼总调节力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361;移近法测得的双眼的调节近点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387;NR

6、A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401;PRA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O.361;双眼调节灵敏度与年龄和斜视度数相关,R2=0.417;NPC破裂点和NPC恢复点与年龄和斜视度数相关,R破2=o.126,R恢2=0.226;近方梯度法测得的AC/A比率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0.287;远方聚散度与斜视度数相关,R开散2.0.293,R辐辏2=o.243;近方开散度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开散2=O,244,R辐辏2=0.351。3.间歇

7、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一0.24+0.39)D和(0.30+0.32)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9.56+3.54)cpm和(14.69+2.59)cp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间歇性夕}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NRA分别为(1.92+0.60)D和(2.19+0.42)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AMP分别为(8.87+2.83)irlm和(8.1

8、7士2.11)IIllll,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NPC破裂点分别为(5.47+3。93)n1IIl和(4.36+3.09)I'nlTl,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在远、近聚散度方面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种双眼视检查的异常率比较,发现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不同;其中对于三级视功能检查中的远立体视和Brock氏线检查同侧性生理复视的异常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7.39%和5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