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ID:32261808

大小:50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2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市玄武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2)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3)▲,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6)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

2、《出师表》)(7)花草的脚步就是春天的脚步。春天,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细察中露出朦胧的姿容,在白居易“▲,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欣喜中即将走向烂漫,在刘禹锡“苔痕上阶绿,▲”的愉悦中款步走入居室,在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的赞叹中又将走向新生的美丽。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chù)倔强(jué)潜心(qián)相形见绌(zhuō)B.诧异(chà)瞥见(piē)处理(chǔ)锲而不舍(qì)C.愧怍(kuì)挫折(cuò)慰藉(jiè)汗流浃背(jiā)D.惬意(qiè)粗糙(cào)惩罚(chěnɡ)鳞次栉比(zhì

3、)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憧憬冗杂辉煌一愁莫展B.忏悔潇洒狭隘心无旁骛C.馈赠阔绰蜡烛金榜提名D.驰聘沉湎烦燥一鼓作气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据悉,南京西站将保留站台和部分铁轨,有望在未来五、六年内建设成为南京第一座铁路博物馆。B.湖北高三学生张文驰毅然决定高考前进京捐献骨髓,挽救福建4岁小男孩生命。他说:“功课落下可以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C.为节能减排,北京部委大楼顶上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些部委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保部……。D.本届人大会上,浙江团72件议案被采纳,仅企业家周晓光就贡献了

4、33件;湖北团14件议案被采纳,8件来自周洪宇教授。85.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他们那里最高的树木大约有七英尺,我指的是皇家大公园里的那几棵,我举起攒着的拳头刚好够得着树顶。”这段文字出自《鲁滨孙漂流记》,描写的是鲁滨孙漂流到小人国所见到的情景。B.“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持铁禅杖来救林冲的好汉便是《水浒》中的鲁智深。C.“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它运用比喻

5、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优美,热情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也溢满童真。D.“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这里说的是孙悟空一借芭蕉扇的故事,罗刹的儿子是火云洞红孩儿。6.下面是一幅环保宣传画,蓝天为背景,大树为绿色。观察这幅画,完成后面题目。(每题2分,共6分)(1)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这幅图的画面。▲(2)下列对整幅画画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呵护地球上的绿色,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B.绿色是地球的心脏,呵护绿色就是呵护地球。C.绿色是地球心中的风景,是生命共同的向往。D.爱护鸟类,让鸟儿能

6、够永远在天空自由翱翔。(3)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列短语组成语意连贯的句子,表达这幅画引发的思考(可增加其他词语)。A.滥砍滥伐B.泥石流肆虐大地C.沙尘暴弥漫天际D.小鸟无家可归▲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3分)金陵驿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四年了。7.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

7、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8,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怅惘。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8.本诗中的“▲”一句诗,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二)阅读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4分)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①皆在焉,持兵戟

8、而卫者甚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