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ID:32261423

大小:8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2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广州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调研测试语基分析(第一大题)郑群(所用数据为越秀区评卷数据)1题分析本题命题形式、命题思路与2008年~2011年的广东卷一脉相承,仍然是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体现了这次调研测试的特点。题目每一选项设计3组词,共列举24个字的读音,考查对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形近音异的汉字读音的辨识。其中,第一组是形近音异(或音同)字,第二组是形异音同(或音异)字,第三组是多音多义字,考察了常见词语与成语的读音。这样的考查,分类明晰,关注点多,覆盖面广,有利于全面考查方言地区

2、学生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瑰”和“傀”分别读gūi和kǔi,两个都是学生常见常用的汉字,且训练比较多见,一般不会读错;“噱”和“谑”分别读xué和xuè,两个字在形声字造字法上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读为同音字;“靡”是多音多义字,学生易受方言音的影响认为该字只有一个读音产生误读,该字表示“浪费”时读mí,所以“奢靡”读mí;而用作形容词解为“奢侈华丽、精美华丽”之意或用作动词解为“倒下”或“无,没有”之意时读mǐ,所以“骄奢靡丽”、“风靡一时”、“望风披靡”、“靡然成风”“靡坚不摧

3、”都读mǐ。B项“诡”和“桅”分别读guǐweí,属于形近音异词,由于平时训练中常见常考,学生一般不会读错;“歼”和“缄”都读jiān,是形异音同字,相对来说也是较常用的,但也有学生容易把“缄”与“碱”混淆为形近音同词而造成误读导致判断失误;“蹊”是多音字,当做动词表示“奇怪、”“可疑”时读“qī”,所以“蹊跷”的“蹊”字应读“qī”;当作名词表示“小路”时读xī,所以“下自成蹊”的“蹊”字应读xī。C项“圄”和“龉”都读yǔ,两个字虽然并不陌生,但由于学生平常使用不多、不够注意该字的读音或由于受方

4、言的影响出现不会读或错读的情况。“甄”和“臻”都读zhēn,两字虽然字形相差较远,但在各种文本阅读中出现较多,学生大多数都能准确判断。“载”是多音字,当用作动词表“用运输工具装”“充满”或用作助词构成“载……载……”的格式,表示“两个动作交替或同时进行”时读zài,所以“载体”的“载”字读zài,当做名词表“年”,或做动词表“把事情记录下来,刊登”时读zǎi,所以“千载难逢”的“载”读zǎi。D项“脂”和“诣”分别读zhī和yì,属于形近音异词,且是常用字,学生多数都能准确读出该组字音;“寤”和“毋”

5、分别读wù和wú,两个字也都是常见常用字,但学生受方言音和古文翻译影响,容易把“毋”与“勿”相等同导致误读。“裨”是多音多义字,当用作动词表“增补”或用作名词表“益处”时读bì;当做形容词表“副的、辅佐的”时读pí;所以“裨益”和“无裨于事”的“裨”字都读bì。答题情况该题得分1.26分。答对率为41.9%。有14.9%的考生选B项,13.8%的考生选C项,29.2%的考生选D项。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对一些常见难读字如“圄”、“臻”字,多音字如“靡”字以及易误读的字如“毋”字的记忆不够牢固。2题分析这次

6、命题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成语的形式。所选的语言材料为社会热点话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念。本题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项。“摧枯拉朽”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拉:摧毁)。”它强调摧毁得非常容易,通常针对敌人或腐朽势力。因此不能用来修饰“陷入困境”。学生望文生义,误认为该选项符合语境。A项的“如履薄冰”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解释为“如同走在薄冰上一般。比喻做事非常谨慎,存有戒心。”它通常用于事情的危机,

7、文段中的西班牙等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以控制财政赤字,吻合“如履薄冰”的语境。B项的“呼风唤雨”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旧指神仙道士用法力驱使风雨;现多比喻使用强大的力量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文段中用于描述“三巨头”在欧洲债务危机的严峻局面下的左右能力,吻合语境。D项的“改弦更张”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革计划。”符合语句中“改革现有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的呼吁”

8、的语境。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均属常见常用成语,针对学生识记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现象进行命题,考查了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答题情况该题平均分是0.86分。答对率仅为29%,有13.4%的考生选A项,44.3%的考生选B项,13.5%的考生选D项。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对成语的掌握令人担忧,有接近70%的考生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说明考生对成语的识记和理解掌握还不到位。备考建议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成语的把握令人担忧。这是由于词语(成语)数量多,不少学生在备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