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

ID:32215646

大小:49.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_第1页
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_第2页
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_第3页
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应追问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却经常可以观察到这样两个现象:一是教师提问比较随意,尤其明显的是填空式提问较多,或不能成为问题的提问较多。二是选取回答问题的学生随意,张三、李四、王五……,直至某一个学生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可以让老师将课堂教学继续推进下去为止。由此,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反思:一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成为问题?或是否有必要成为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在提出问题时,老师是否已大致确定要选取哪些学生,选取几名学生来回

2、答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应都与对课堂提问低效有关系。与低效课堂提问相对应的是有效提问。我们的课堂应多一些“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它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三是选取合适的提问对象。而这三个层面,都与我们课堂提问的目的有关系,只有明确了我们课堂提问的目的,我们才能做到有效提问,也才能避免提出问题的盲目性和选取回答问题对象的随意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有哪些呢?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可

3、能有不同的答案,但也应有一定的共性。我这里抛一下砖,大家可以共同探讨。一般来讲,提问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几个:1、确实是一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解决。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学生发展。2、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3、提出问题,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巩固知识。4、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平台,从而鼓励学生。……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必须:峰山中学王凯1.坚持的五个原则:a.以教学内容的深化为目的设计问题b.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标准筛选问题c.以相关知识的联系为桥梁铺垫问题d.以课堂生成

4、的促进为手段完善问题e.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保证提出问题2.达到的四个目的:a.追求有意义的内容生成b.实践挑战性的思维训练c.驱动持续性的学习过程d.实现预设性的教学目标3.加强的三个步聚:a.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出发点,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b.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参照系,促进知识学习的拓展升华c.以课堂的真实情景为反光镜,调整原有问题的内容形式(2)小组讨论必不可少,形式重于内容价值、时间、角色、参与“学生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说,喜欢讲什么就讲什么”课堂“散乱的活跃”(3)激励成为主流,评价失去标准《司马光砸缸》:公物《秦兵马

5、俑》:皇陵《虎门销烟》:环保2.非预设性生成依然被边缘化生成=预设性生成装聋作哑轻描淡写急中生“智”蛮不讲理教学片段1:《防艾滋病教育》“同性恋”教学片断2:数学课《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师:现在我们通过分豆子的方法知道了11个豆子分3份,分不尽,还余下2颗豆子,是不是?所以我们写成:11÷3=3,余数是2。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而所提出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一节课40分钟里教学一般只能解决一个“中心”问题。提问是为了引导

6、学生围绕着“中心”问题积极思维。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4+1/5后提问:“1/4与1/5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说:“都是真分数。”还有些说:“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中心”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提问的意图,问与答都脱离了本课的“中心”问题。提的问题只有具体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的程度。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

7、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因此,课堂提问必须要具备启发性。设计提问内容,要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设计提问时可采用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的方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设问,最后概括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概括能力。如:在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先让学生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根据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梯形,找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与平行四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

8、自己就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在讲解异分母的加减运算时,教师先问:“1/2和1/3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从分子和分母的数值上看,再问能否直接进行加减运算?联想上一节的同分母的加减运算,经过启发诱导,学生自然想到先要经过通分化成同分母。[1] 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