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议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议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情境课堂生活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而在实施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
2、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我觉得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一、农村口语交际教学状况目前,小学语文普遍忽视口语交际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笔试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更为突出。学生的交际能力存在着一些问题:普通话水平低;表述事情语言单薄,词不达意;声音不响亮,让人无法听清;讲述或回答问题时语言缺乏逻辑性;听他人说话,不专心
3、,难以把握要领。造成这些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口语交际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农村小学的教师也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来源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化人”,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
4、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开展语文听说教学,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任务作出明确阐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5、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能体现它的口语性、交际性,让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切实掌握口语交际的能力呢?这在于每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口语交际教学真正落实到位。我通过近10年的亲身实践,认为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应从实际出发,强化训练,常抓不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民主平等参与,采取实践性、创造性、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模式。针对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我谈谈几点做法:(一)、在课堂中训练 分析“新课标”提出的三个训练途径: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
6、口语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其实质主要强调的一点是课堂训练,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1.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
7、,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2.多媒体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这课时,将各种奇石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逼真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能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
8、么,最后让学生当导游,并配上高山流水似的乐曲,把学生带到了美的境界中。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