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88234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1
《安徽高考语文卷答案及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高考语文卷答案及简析【1. 【答案】 B【解析】A项“不充分表达”应为“不表达”;C项“科学家”应加上“追求真理的”这一定语。D项“特点”是“西方所特有的”而不是“概念”。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概念的混淆,要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B,A项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阐述了科学思维的两个特征,没有“推导”的过程;C项“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根源”应为“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另外,第6段的“重点明确”也不当。D项中原文写的是“并无很大的差别”,与原文不符。本题考察的虽然是思路,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至关重要的。】【3. 【答案】
2、D 【解析】文中说“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因此“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错。注意修饰性语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由,出自】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D,所字结构,什么的。A于是/因为;B目的连词,来/转折连词,却;C于是/竟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文中没有“南越君民同心”一说。】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
3、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译文:现在你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冠巾带,想凭借小小的南越之地跟天子对抗,成为大汉的敌国,灾祸将要降到你的身上了。【弃,反,冠带,且】(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译文:我没有在中原起兵,因此在这里称王;假设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不过汉王!【王,居,遣】(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译文:男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跟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我之前没有听到的道理。【足,至】答:8、解析:同:都表达了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等表现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喻诗旨
4、,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异:韦诗孤独中有淡静,皓月悦目,凤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努力,指向意象、意境、情感、心境方面。】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答:韦应物诗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气袭人;“晕”又表明天气变化,引出下句。【修辞考查,会结合诗句分析作用。】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10、答案:(1
5、)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③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⑤而后人哀之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①民生各有所乐兮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杜鹃啼血哀鸣④江间波浪兼天涌⑤静影沉璧⑥水随天去秋无际 解析:注意“暇”“摧眉折腰”“璧”的写法 】11、答:(1)新建筑物陆续出现,人的精神面貌转变,文娱生活更加丰富,旅游业快速发展。【解析】注意从“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开始回答,可从新建筑物涌现、人民文娱生活丰富、旅游开发三方面概括。(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那些方面?请加以概括。答: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传统雕刻,流传的、富有诗意的抱柱对联
6、,悠久的、引人向善的民间传说。【解析】只要能体现历史的都应该算上。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提炼及概括能力。12.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1)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2)为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3)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解析】作用从内容(内容重点、手法、思想情感)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划线句子写古诗词中樱桃形象,大量引用名句,照应了上句樱桃“时令短”“不易发现踪迹”的特点,与下文樱桃的心形象形成对比,为作者下文情感的转变做了铺垫。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1)按照游览顺序依次
7、展开,行文舒徐自然。(2)在前五句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助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及思考,丰富文章内涵。(3)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揭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解析】作者借樱桃写充满生机的未来,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这与樱桃的形象是一致的,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了铺垫,提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从结构,内容,主旨三个方面作答。14.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
8、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8分)答:示例(1)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发现和积极肯定,显示了作者的魅力。写桐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