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

ID:32183055

大小:2.8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2-01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_第1页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_第2页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_第3页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_第4页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知识视域下的“提质减负”分析-(1083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其中,评价问题一直处在“减负”问题的风尖浪口,针对教育评价制度和方式,尤其是其中最传统的考试以及当下以“提高升学率”为导向的“应试教育”的鞭笞之语充斥文章,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高考制度不变,只要存在升学率这个硬指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事实上,在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下,减负仍然可行,且势在必行,关键在于找到打开减负之门的钥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都是在动态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既有其内在因素的

2、驱动,也离不开外在因素的支持和帮助,评价亦然。就考试而言,其功能之一在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和诊断信息;另一方面是甄别和选拔功能,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社会分流,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涉及到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至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取向的“应试教育”,其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分数和升学所附加的社会功利因素,但这不是考试本身的特性,其背后的社会物质基础才是其发展变革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在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评价无不是重头之戏。宏观方面,评价理论的逐步完善和评价制度的系统建立;中观方面,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由

3、一元走向多元;微观方面,具体到某一学科和某种课型的评价方法。②评价发展之路尽管曲折艰辛,但其终究会在不断的探索、调整和改进趋近完善。我们需要在辩证对待现行考试评价制度的同时理性思考评价背后的因素。对于评价,考的是什么?评的是什么?考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评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这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评即是对课堂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问题,这是一种基于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价值总是具有事实判断的因素,任何价值判断都必有一定的事实指涉。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对课堂教

4、学效果的价值判断,而其所依据的事实基础即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视为课堂的教学效果,判断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然考试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减轻为何不能从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寻找突破口呢?3。教师知识是“提质减负”的核心要素“向葵花,陈佑清.聚焦学习行为:教学论研究的视域转换明.课程教材教法,2013(12):30.35噼王本陆.中国教育改革30

5、年——课程与教学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5—1972万方数据导论学生是以接受教育为己任、以促进自身发展为目标的个体。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学生需要以文化科学知识为武装,在对知识的理解、建构和内化中实现自己认知结构的完善、思想情感的熏陶、价值观念的感悟和技能技巧的锻炼与提升。而学生在教育中所接受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教育者依据相应的教育目的,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从人类浩瀚如烟的文化宝库中精心选择、组织并以教科书为主要媒介而呈现的教育内容,是无数人类先贤前赴后继的心血结晶和

6、夜以继日的伟大杰作,因此,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领悟、建构和内化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认知和情感努力。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不可能独自完成对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合理建构,甚至在对知识的理解建构方面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致教学目标不能顺利的达成,学生自身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接受教师高效的指引和帮助。而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引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合理建构,还扮演着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学生学习的指

7、导者和促进者等多重角色,承担着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和评价等多种任务。这也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为确保教师更好的承担这些角色和完成这些任务,教师除具备大众职业所必需的一般的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唯有如此,教师方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知识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教师知识的建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指引效度和帮助力度,进而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和内化程度。对同一教学内

8、容的正确理解和合理建构,由于教师指引效度的高低和帮助力度的大小,不同学生所付出的认知和情感努力也不尽相同,由此导致了学生不同的课业负担。换言之,教师知识的建构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二)概念界定1.教师知识(1)知识“知识”的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