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

ID:32181893

大小:105.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1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_第1页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_第2页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_第3页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_第4页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儒家为己之学的现代意义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5一、选题依据(包括选择课题的背景、选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一)选题背景在儒家思想展开的历程中,为己之学的传统是一以贯之的。从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为己思想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作了详细的讨论,后经宋明理学家进一步的论证,达到了较充分的表述。为己之学是孔子在讨论群己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时引出的。孔子认为,作为一种文明化存在状态的人,其最明显的表征即人是内在于社会群体之中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在孔子看来,斯人之徒即我们所说的社会群体。这样,我与斯人之徒的相互遭遇,便表现为群与己的关系

2、。在群与己的关系中,孔子赋予自我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便是他关于为己之学的论述。(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儒家的为己之学是成人成圣的心性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它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体现了对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它强调为学的目的就是要完善自己,进而利益社会。因此,它的核心就是内圣与外王的和谐统一。它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内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外王;另一方面,内圣还必须走向外王。成圣成德绝不是独善其身,还要利己利他,兼善天下。这种思想对当前的人伦道德建设具有超时代的意义。它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是对人内在价值的弘扬,它通过践仁尽性,能够有效实现个人的身心和谐,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最

3、后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内在幸福的关怀,是对人性的提升和弘扬。它能够大大减轻当代功利主义的一些负面效应,能够使我们更加关切自己的灵魂与道德,追求内在价值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因此,它的拓展与大用,必然有助于提高民众的修德成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精神气质。5二、选题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情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一)研究现状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论语·宪问》中首先提出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观点,第一次明确的说明了儒家所倡导的学习目的应该是为己。孔子所谓“为己”并不是现在的为自己谋

4、求私利,而是要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也不是为别人着想之意,而是说学习是为了迎合他人,修饰自己,以获得外在的赞赏。孔子之后,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何足以美七尺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在这里,荀子认为君子之学没有世俗追求的功利性目的,君子要做学问,是为了使自己的品行完善,使自己的言行、仪态、风度达到一种完美的程度,而不是为了通达,为了出将入相,出人头地。君子因为有学,能够做到穷而不困,忧

5、而意志不颓废,与物交而心不惑,真正做自己的主宰。小人之学则不同。小人为学,只不过是用所学的东西来交换功名利禄等好处。发展到宋代,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进一步阐述了儒家的“为己之学”。儒家的“为己之学”自孔子提出以后,为后代儒学接受并进一步发挥推广。5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摘要Abstract引言一、诠释“为己之学”二、儒家“为己之学”的提出与发展二、“为己之学”的心性基础三、儒家“为己之学”追求的价值目标四、为己之学之大用五、结语(二)研究方法1

6、.文献研究法:通过引用各种相关文献的有关内容论述;2.综合法:对有关的儒家为己之学进行归纳,形成结论。5四、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一)主观条件1.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儒家为己之学有了很多学习,对为己之学有一定的了解;2.平时关注有关儒家为己之学的报道和评论;3.关注现当代中国的儒家为己之学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4.加上老师的指导、同学的交流吸收很多有益的观点。(二)客观条件1.各种有关儒家为己之学的文献;2.对现实的各种报道及评论;3.图书馆和阅览室的有关的丰富资源;4.发达的网络资源等。5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2.11--2012.12查阅相关文献,准备资料;第二阶段:201

7、2.12--2013.3完成初稿并由老师指导修改;第三阶段:2013.3--2013.4依据初稿完成第一稿并作再次修改;第四阶段:2013.4--2013.5论文最终完成,进行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社,1991.[3]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4]朱熹.四书集注(陈戌国标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