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

ID:32170874

大小:8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01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_第1页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_第2页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_第3页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_第4页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福建省2010届语文考前冲刺周考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2)女也不爽,。,二三其德。(《诗经·氓》)(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4)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景延楼记(宋)杨万里予尝夜泊小舟于峡水之口,左右后先之舟,非吴之估

2、①则楚之羁也,大者宦游之楼船,而小者渔子之钩艇也。岸有市焉。予蹑芒屦策瘦藤以上,望而乐之。盖水自吉水之同川入峡,峡之两崖对立如削,山一重一掩,而水亦一纵一横。石与舟相仇,而舟与水相谍。舟人目与手不相计则殆矣。下视皆深潭激濑,黝而幽幽,白而溅溅。过者如经滟澦②焉。峡之名岂以其似耶?至是,则江之深者浅,石之悍者夷。山之隘者廓,地之绝者一,顾数百里不隔矣。时秋雨初霁,月出江之极东,沿而望,则古巴丘之邑墟也;面而觌,则玉笥之诸峰;溯而顾,则予舟所经之峡也。市之下,有栋宇相鲜。若台若亭者。时夜气寒甚,予不暇问,因诵山谷先生《休闲赋》登舟。至今坐而想之,犹

3、往来目中也。隆兴甲申二月二十七日,予故人月堂僧祖光来谒予,曰:“清江有谭氏者,既富而愿学。作楼于峡水之滨,以纳江山之胜,以待四方之江而陆憩者。楼成,乞名于故参政董公,公取鲍明远《凌烟铭》之辞,而揭以‘景延’。公之意欲属子记之而未及也,愿毕公之志,以假谭氏光。”予曰:“斯楼非予畴昔之所见而未暇问者耶?”曰:“然。”予曰:“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精品资料第18页共18页——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山水之乐,易得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故人与山水两相求而不相遭。庾元规、谢太傅、李大白

4、辈,非一丘一岳之人耶,然独得竟其乐哉;山居水宅者,厌高寒而病寂寞,欲脱去而不得也。彼贪而此之廉也,彼予而此之夺也,宜也。宜而否何也?今谭氏之得山水,山水之遭乎?抑谭氏之遭乎?”祖光曰:“足足以记矣。”乃书以遗之。[注]①估:通“贾”,指商人。②滟澦: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舟人目与手不相计则殆矣殆:危险B.面而觌,则玉笥之诸峰觌:见,看C.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与:(被)给予D.山居水宅者,厌高寒而病寂寞病:生病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景,从

5、夜泊峡水之口舟中所见写起,夜色迷蒙之中,大小船只云集于此,江岸边又有市镇,好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B.作者描写了舍舟登岸后登楼所见的奇山异水,经过层层渲染,烘托出清幽明丽的气氛,而对于楼本身,只以“有栋宇相鲜,若台若亭者”形象的比喻,新颖独到。C.接下来的议论颇有理趣,通过旧友祖光和尚代人请自己为景延楼作记之事,阐述了“人与山水两相求而不相遭”的观点。D.作者认为贪图山水之乐的人得不到真正的乐趣,而不企求山水之乐的人却反而能拥有山水之乐,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感受和思考,也似乎透露了自己的困惑迷茫。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至是

6、。则江之深者浅,石之悍者夷。山之隘者廓,地之绝者一。顾数百里不隔矣。(3分)(2)公之意欲属子记之而未及也,愿毕公之志,以假谭氏光。(3分)(3)今谭氏之得山水,山水之遭乎?抑谭氏之遭乎?(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精品资料第18页共18页——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注]①江皋:江岸。②凤团:宋时一种名茶。(1)前人评此词第二句“颇含画意”,试作

7、具体分析。(3分)(2)本词抒情优雅细致。请结合下片中的某个词语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A.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1930年的一天,吴荪甫和杜竹斋等人迎接由乡下来的父亲吴老太爷。到了吴公馆后不久,吴老太爷两手紧紧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觉,客厅里各色的灯在旋转,古怪的家具,时髦的女人不停地眺着……最终突发脑溢血气绝身亡。(《子夜》)B.那道

8、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姑苏城乡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