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43379
大小:1.5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31
《【5A版】网络赌博与网络不良借贷的危害.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赌博与网络不良借贷网络赌博01网络博彩——特点网游博彩平台国际化、玩家分散性强,数量大、网游赌博人群年轻化,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到网游博彩之中、专业化网络博彩公司越来越多,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网络便捷使赌资支付渠道网络化,电子化程度更高、下注金额数额巨大,赌资运转速度加快。网络博彩之所以吸引人,不仅仅在于金钱利益(当然,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兴趣”在其中也占了很大比重。网络上的博彩加入了很多人们关注的话题,比如足球、赛马以及各种体育比赛。这样的赌博方式不仅能吸引赌徒,还能吸引球迷、马迷等其他受众参加。这里仍以赌球为例,让大家看看博彩公
2、司为留住“顾客”采用的种种小花招。网络博彩——种类第一类第二类是传统的博彩转移到网络上。这一类的博彩公司一般会把总部设置在国外,一些赌博合法性的国家,例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的一些博彩公司就是合法的赌场。利用网络互动性强、隐蔽性强、支付方便、证据保全难等特点开展博彩活动,由于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区域性更有可能大大增加参赌的范围,从而使网络博彩的数额不断升级。是网络游戏中衍生的一些博彩活动。即“变相的博彩类网络游戏”,涉及网络游戏服务、虚拟货币、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多个环节,采取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形式,赌资往往不直接与人民币挂钩。与前一类博
3、彩形式相比,在界定上有一定的困难。而这种网络博彩形式一旦发展起来,由于其相当的隐蔽性和中国庞大的网络游戏用户的存在,其传播范围可能更广、发展变化更快。网络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微信红包赌博腾讯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公司共配合执法机关打击涉案赌博案件13起,涉及浙江台州、江苏盐城等5省9市,共抓捕网络涉赌分子100余人,总涉案金额超两亿元。一些人陷入当中不能自拔的背后,是微信赌博几乎是公开秘密的庄家作弊,这些庄家几乎都会使用外挂软件,通过软件可以控制红包大小。对于参与赌博的人来说,总体上赢钱是不可能的,澎湃新闻采访的十几位参
4、与者,从输几千到输几十万的都有,但没有任何人赢过钱。但仍然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参与其中。事例:微信红包何以涉及大金额的输赢?为一探究竟,民警装作“赌客”,加入到一个名为“面膜288一盒4片”的微信群。观察数日,侦查人员发现,该群打着售卖面膜的幌子,实则一直在玩“红包接龙”。群内的单某某、蒋某某等组织者负责代发红包,即所谓“代包”,通过抽头营利。负责此案的上海徐汇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杨警官介绍,该群的入群“门槛”较高,只接受在别的群玩过类似“游戏”的熟客,或者熟人邀请,以防人多嘴杂引起警方注意。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将会被立即“踢”出群。该
5、群“红包接龙”有以下规则:“群内发一种固定金额288元的‘普通红包’,必须由‘代包手’发出,每个‘普通红包’由群主等组织者抽头28元,实发260元,分成4份供玩家‘抢红包’。系统随机生成金额,抢到红包金额倒数第二的为‘输家’。组织者会提醒输家支付给‘代包手’288元作为下一轮的活动本金,以此不断循环实施网络赌博。”截至案发,“面膜288一盒4片”群成员最多时超50人,平均年龄26岁左右,发红包数量共计500余个,涉案金额10万余元。侦查人员根据群成员在群里的表现,列出了17个活跃用户,进行逐个排查,最终确认了1名“群主”、1名管理人员
6、和4名“代包手”,其余为主要玩家。娱乐游戏和违法犯罪的边界,究竟如何划定?“不以营利为目的,亲友间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并不违法。但如果有营利目的在,有抽头这个获利情节在,就涉嫌赌博。”杨警官解释。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警方介绍,微信红包金额的随机性,增加了抢红包的刺激性,但利用微信红包进行赌博,看似与传统赌博形式不同,其本质还是
7、以营利为目的。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竞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此外,目前微信已开通举报机制,用户可选择举报该微信群,举报原因包括色情、赌博、欺诈等违法行为,也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大学生借款160万赌博无力偿还自杀抵债网络不良借贷02P2P网络借贷平台P2P网络借贷平台中文名网络实现方式peer-to-peerlending英文名网络借贷——风险随着网络借贷平
8、台迅速崛起,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较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渡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风险费率不明一些校园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