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

ID:32118102

大小:2.5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1-31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_第1页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_第2页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_第3页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_第4页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其文化镜像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镜像功能引言一、研究缘起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曾指出,“媒介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毋庸置疑,大众媒介不仅是向受众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信息,更为关键的是,它为受众提供了社会角色模式、流行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在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报刊、杂志、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对我们的包围。大众媒介与我们生存的社会空问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且复杂。美国文化社会学家黛安娜·克兰曾指出,在“当代社会,由于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媒体文化’”圆。

2、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明确地将媒体文化的影响与性别联系起来,进而发现媒体文化灌输给我们“什么意味着男人或女人的典范”,“从报纸到音乐电视,媒体塑造着我们对性别的理解,通过向我们展示有关女性、男性及其关系的形象,媒体暗示我们,作为男人和女人,我们个体的形象应该如何”@。于是,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大众对女性的观感大多停留在贤妻良母、性感尤物等形象上。事实上,在不同历史阶段,大众媒介对女性的形塑折射出女性在文化层面上的话语转换。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经中国化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作为主导的社会性别理论。随后,国家通过制定男女平等的政

3、策和法律,从立法上给予女性平等地位,并在实践中动员女性走出家门,将其从“家庭中人”迅速转变为“社会中人”。至此,中国在主流意识形态层面,基本贯彻男女平等的思想。但这并未完全让女性跳离传统道德和价值体系的牢笼,如今女性在社会①f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嗍.金燕宁译.北京:牮夏出版社,1990:3.②[美】黛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IMI.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③[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M1.徐俊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86.I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求职中的差别待遇、

4、在公共领域中的失声、在大众媒体中的被刻板化与污名化⋯⋯无不显示出女性无处不在,但又处处不在的尴尬。若细细究之,我们不难发现,真正存在的是女性的身体和形象,大众媒介借用女性的自然属性制造符合消费时代的流行趣味,女性群体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在场的缺席”。基于此,本文拟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出发点,重点考察在这个普罗大众与现代传媒联袂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狂欢节”中,女性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传媒话语是如何建构和表达女性形象的?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暗含着什么样的文化镜像功能?如何促使大众媒介对性别角色做出均衡的、非角色定型的描述,等等。2

5、0世纪60_-7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特殊的历史阶段,它的出现或许能更深刻地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某种内在关联,因此,笔者把这一历史时期大众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建构纳入研究中来,也是为了能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更为理性的思考。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所以,思考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是如何渗透到大众媒介中去的,而大众媒介又以怎样的方式来反映社会转型,又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现实社会⋯⋯这些议题能为笔者提供更为宽阔的研究视野。正如默多克所强调的:“追溯传播在现代性形成过程中的

6、中心地位,并不是一个古怪而过时的爱好,而是了解新世纪社会变迁内在动力的重要事实依据和理论源泉。”①从某种程度上看,对性别意识的阐述和对社会转型的阐述是同源的。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流行叙述与想象,它不仅构成人理解自身和世界的基础,也意味着建构的权力。从上世纪的“铁娘子”、。女强人”、“灰姑娘”,再到新世纪的“剩女”、“女汉子”形象,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历程既表征着社会变迁带来的媒介意识的转化,也折射出不同时期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呈现出丰富的文化镜像意义。通过考察不同历史阶段大①【英】格雷厄姆·默多克.传播与现代性的构成【A】.赵斌译.视界(第

7、7辑)[c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3.2万方数据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镜像功能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差异化生产,我们更能从这种时空交错的历史语境中读懂当下的社会现实。正如学者孟悦、戴锦华所言,“中国女性的命运与中国历史命运之间有着密切的错综纠缠。女性那由地心而地表的特殊历程,无论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作为一种群体经验,都引人也值得人,作不仅纵贯历史今昔,而且横穿历史表里之思。女性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并不代表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但却能揭示后者某些迄今为止仍讳莫如深的方面”①。基于此,女性的生命历程更不应被忽视,离开了女性文化,人类文化

8、本身也就无法达到一个更全面、更丰富的阶段。因而,克服性别文化的偏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