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09094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31
《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结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了解、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展现教材丰富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发展其创造潜能及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心里素质,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力争有效的激发教师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开展初中思想政治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研究。二、课题的指导思想本课题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追求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的发展,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和谐的发展;倡导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线,并运用测量法、文献法、引导启发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并根据课改要求和教学实际采取以下具体方法和途径。1: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与学生生活及社
3、会现实实际,把握切入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标准,形成较为具体的教学目标,重新设置情境,变成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可思考、转化成学生可接受的内容。从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里,以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创造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条件。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设计,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三主作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的主线作用。极大地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
4、,全面提高数学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起始状态的诊断,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矫正反馈。四:研究步骤课题准备阶段(2005年6月——2005年9月)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课题的反思和深化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月)课题的结题阶段(2007年2月—2007年4月)五、课题的研究进程(一)准备阶段(2005年6月—2005年9月)1、理论学习2005年6月—9月:课题组教师学习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理论知识(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
5、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2)温恒福著的《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主要是学习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概论、基本理念与原则、操作程序、主要教学技术等部分。2、课题论证2005年7月,召开课题论证会,课题论证采取本校科研骨干进行课题论证的形式,参与课题论证的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容与方法、实施途径等进行论证。课题组根据出论证结果及修改意见,对课题方案(初稿)进行修改,拟订研究计划。3、前测2005年7月,对七年级4个班和八年级4个班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简称AAT)。将AA
6、T测验各内容量表的原始分加起来,即为全量表的总分,对照常模表,可将总分换算成标准分。如果标准分在65分以上,表示他对学习的适应性等级为“优”;标准分在55—64分之间,学习适应性为“中上”;标准分在45—54分之间,学习适应性为“中”;标准分在35—44分之间,学习适应性为“中下”;标准分在34分以下,学习适应性为“差”。表1是各班不同学习适应性等级的人数分布及比例。表1各班不同学习适应性等级的人数分布及比例班级所占人数比例701702703704804805806807优中上中中下差1022432
7、21210141318171917273030272526252711108118996120210103.70%27.78%50.23%16.67%1.62%合计5252545556555652从表1可知,AAT测验中“中下”、“差”人数的比例之和是18.29%,这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待提高。对七年级各班学习适应性等级的人数分布进行卡方(x2)检验,四个教学班没有显著差异(P>0.05)。课题组把七年级九班,七年级十班确定为实验班,八年级五班,八年级七班为控制班。(二)实施阶段(2005年10月—
8、2007年1月)1、尝试探索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课题组教师教学中以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开始实施课题组设计的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教学程序:(1)设计教学预案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①了解学生起点,合理开发教材。②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精心设计过程。(2)课前准备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②课堂教学材料。(3)导引目标,提出问题①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②创设情景,从中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