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

ID:32065431

大小:150.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31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_第1页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_第2页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_第3页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_第4页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65一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tationarysourceemission-Determinationoftin-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photometricmethod2001一07一27发布2001一11一01实施国家环屯境1呆护总局发布669HJ/T65-2001前言为配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大气固定污染源中锡的测定,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大气固定污染源中锡的样品采

2、集和样品保存方法,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步骤等。本标准经文献调研,方法研究和方法验证等过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后制定。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HJ/T65-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范围1.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中锡及其化合物的测定。1.2方法测定范围当将采集lom,气体的滤膜制备成10ml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为3X10-'leg/m'o测定范围5X10-'-100X10一3pg/m'o1.

3、3干扰当mg2+的浓度高于500mg/L时,对本方法有干扰。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中大气固定污染源中的锡,系指经滤筒或滤膜采集的颗粒物中能被硝酸一高抓酸体系浸出的锡及其化合物。4原理将经硝酸一高氯酸体系消

4、解后的试样溶液注人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石墨管中,于286.3nm处测定吸光值,根据特征谱线的光强度,可确定样品溶液中锡的浓度。5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5.1硝酸(HNO,),p=1.42g/mL,优级纯。5.2硝酸溶液,1+9:用硝酸(5-1)配制。5.3盐酸(HCl),p=1.19g/ml,优级纯。5.4高氯酸(HCIO,),p=1.67g/mL,优级纯。5.5锡标准贮备液(Sn),0.100mg/ml:准确称取光谱纯(或含量不低于99.99)的锡0.1000g,用10mL盐酸(5

5、.3)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2)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5.6锡标准使用液(Sn),1.0mg/l:临用时,用硝酸溶液(5.2)A级稀释锡贮备液(5-5)而成。5.7错溶液(m/V),1%:称取360mg氧氯化错(ZrOCh"8H20)溶于10ml水中。5.8酒石酸一错基体改进剂(Zr,Img/mL;酒石酸,100mg/ml):取1ml,1%(m/V)错溶液(5.7),NHJ/T65-2001于已盛有1ml-硝酸溶液(5.2)的小烧杯中,依次加入8mL水、1g酒石酸(C4H刀。,优级纯),溶解至安全。6

6、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和:6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辅助设备62热解石墨管。6.3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6.4烟尘采样器。6,5玻璃纤维滤筒。6,6过氯乙烯滤膜。7样品的采集和保存7.1样品的采集7.1.1有组织排放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采样方法,按GB/T16157-1996中第4,8章有关规定执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16297-1996中第8章有关规定执行。采用玻璃纤维滤筒(6.5)采集排放的顺粒物。详细记录采样条件了门.2无组织排放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和时间按GB16297-1996中附录C中有关规定执行。采样方法参照GB/T15

7、432-1995第5章中有关规定执行,采用过氯乙烯滤膜(6.6)采集样品。滤膜安装时,将“毛”面朝上。详细记录采样条件。7.2样品的保存将采集的样品放在采样袋中,置于干燥洁净的干燥器中保存。8分析步骤8.1试样溶液的制备B门,1玻璃纤维滤筒将试样滤筒剪碎(切勿使尘粒抖落),置于锥形瓶中,加人30mL硝酸(5.1),5mL高抓酸(5.4),瓶口插人一个小漏斗,于电热板上加热至微沸,保持微沸2h。稍冷,再加人10mL硝酸(5.1),继续加热微沸至近千。如果样品消解不完全,可加人少量硝酸(5.1)继续加热至样品颜色变浅.冷却,加人少量水,用定量滤纸过

8、滤,用水洗涤锥形瓶、滤渣数次,合并洗涤液和滤液,加热浓缩至5mL左右,移到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即为试样溶液。8.1.2过氮乙烯滤膜取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