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59643
大小:1.00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1-31
《基于软件构件技术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软件构件技术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1.1研究背景第一章前言在近20年来信息化浪潮下,我国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各个政府部门都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对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至关重要。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较早提出了就业市场化,保障社会化,服务网络化的管理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目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上海中心城市的特点,在数据和业务逻辑等不同层次上整合所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实现共享和协同处理,规避管理和业务操作上的盲点,提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服务水平以及决策能力。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在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从业务上:
2、目前的劳动保障政策尚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多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劳动保障政策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故新的政策及操作的出台具有延续性:同时,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政策的出台与业务操作基本是并行的。而从技术上大规模的技术投资显著地提高了rr复杂程度,从而使得新的系统业务的开发不能完全满足业务拓展的需要。这些特点对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带来较大压力。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中,“自底向上”法只重局部而忽视了对整体的把握,难以实现其整体性,同时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无法满足劳动保障业务一体化稳步推进的要求;“自顶向下”法在大系统中,对下层系统的实施
3、往往缺乏约束力,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成本较高,同时见效慢、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不适应劳动保障的业务特点;快速原型法虽然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但如果原型本身功能设置不齐全、性能不好,会导致原型的设计和使用超出预期的花费和时间,同时也更多的依赖快速开发工具的支持。采用软件构件化技术来构造系统,搜集一些已经开发出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规范、局部流程以及某些人机界面、通用功能模块,构造出适合劳动保障领域的构件库,并建立相应的构件库管理平台,就可以把开发过程大大简化,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风险。1.2研究目标同时对劳动保障业务进行分析,结合劳动保障所使用的IBMCICS,实现
4、劳第1页共32页Ne柳ork.aware应用程序技术研究动保障系统内的构件;研究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模型,并整理出一套规范的可操作的软件工程方法。1.3本文结构本文结构如下组织:第一章前言,阐明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标。第二章,介绍构件技术的背景知识,中间件技术在构件技术领域中的作用,以及ⅢMcICS中间件技术。第三章,分析劳动保障应用,并结合mMcIcs,建立构件系统模型。第四章,描述在劳动保障系统中使用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方法。最后是本文内容的总结与展望。第2页共32页Network.aware应用程序技术研究第二章背景知识2.1软件构件技术软件构件是指应用系统同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
5、成成分,包括源代码、需求、系统和软件的需求规约、系统和软件的构架、文档、测试计划、测试案例和数据以及其他开发活动有用的信息。基于构件的开发来自于利用构件生产应用软件的概念。开发者在设计和详细描述阶段,使用内部开发的构件和公开市场的构件来为他们的应用软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功能。然后,开发者编写其它的构件来粘联代码,把构件一一连接。他们可以把新写的构件放进公司的知识库,以至于其它人就可以使用这些构件的功能。这种做法有效提高了软件重用的效率并降低了开发成本。[1]2.1.1软件构件技术的历史渊源软件开发的初期阶段,是程序设计时代,软件开发处于小作坊个体生产方式水平。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
6、出现了一些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W.E.DOks打a首先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采用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运用数学上的枚举、抽象、归纳、类比等思维方式,把问题简化。用工程的概念、方法、原理和技术来开发和维护软件,产生了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带来了诸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特别是所开发的软件不能适应系统的不断演化。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认识到,软件在结构上还应该适应客观世界的自然结构。M.A.Jackson提出了JSD系统开发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仿真客观世界”,采用自底后上的设计步骤。然而JSD方法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如何仿真要确定系统的实体和活动,它没有给出准则可循
7、;没有区分客观世界的模型和软件系统模型,不能直接映射过去,其结果是系统结构混乱、效率低,软件成份复用性差。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面向对象重新崛起,面向对象的认识论是将系统看成由多个对象组成,通过对象之间的通信形成了系统,为客观世界过渡到软件系统提供了途径和编程的思维方法。其主要特征是:(1)类和封装性,实现数据抽象和信息隐蔽,给出了对象类型和参数化,通过生成实例后组装成系统,提供了实现复用的手段。(2)继承性,提高了代码复用性。(3)多态性。面向对象给出了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引入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