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注重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_4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重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今新课程新理念之下,我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他们能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就应该从原来在教育中,处于高高在上,权威地位,重新省视师生的关系,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努力地去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对学习感兴趣,从内心深处自己想去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熟悉的事情外,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外。另一
2、方面,从师生情感、从师生的良好关系去激发、调动他来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你的教案写得多好,讲得天花乱坠,但是有的同学身在教室,心在外。他如果在心里排斥你、排斥你这一科,即使他没有违反什么纪律,但他把自己脑袋装在套子里,裹得严严实实的,拒你的话于千里之外,不去想、也不听,你的课讲得再好,也是一独台戏,就是再好的老师,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没参与进来,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如何融洽师生情感了,把他的心怎样才能集中吸引到你这里来。 有的老师一进教室,为了严肃纪律,就板着脸,话语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蹦出来,语音一平到底,简直把学生当作一群机器来操作对待。你说同学们这四十五
3、分钟都在忐忑不安的恐惧中熬过,可想而知,课堂气氛如此,教学效果收获当然甚少,他能喜欢学习吗?他能对你所教的知识感兴趣吗?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怎能是这样呢?作为教师的我,虽不要嘻皮笑脸的,但也要以微笑面对我们的学生啊!把他们当作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探讨!这又不得不说到我们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鸿沟、隔阂? 那么怎样才能缩小与同学们心灵的距离呢?经过我这几年的实践和经验, 我觉得,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进学生中去,从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交流合作,才能构造师生和谐平等的关系,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他才能向你说说心里话,从而你才能帮助他排除解决他
4、的学习、生活困难,他才可以放放心心的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我仅例举几例,谈谈我是如何增进我与同学们这师生感情的: 1.在课外,每周我都安排我班的同学一节体育活动课 比如打乒乓球,当然,在与他们一起参与活动时,我算打得比较好的了。但是我会妥善的对待不同的同学不同处理。对打得一般的同学,特别是平时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我可以让一让,又有何妨呢?退一步,海阔天空嘛!让他们觉得自己还行,有信心,在一起活动还有意思。心从这里、从此时就与他们建立了友好、平等的配合的关系。不然,两下就被打下了,回回输,心里认为,跟老师打起真没劲,这老师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再玩的信心、兴趣全无。当
5、然,他的心从这里开始,从此时开始可能就排斥老师了,甚至可能延伸到这个老师的课我以后就也不喜欢了,那多可悲! 对于才开始学习乒乓的同学,我会尽我全部的力量帮助他们,除了基本动作外,耐心的教他们如何发球时,是什么球?上旋球等等如何接……用我的爱心、细心、耐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好好的结识我这大朋友。但是我这爱中也有严的原则,比如有同学发球没抛球,没什么可说的,算输一球。 长江后浪推前浪,有时候我也有被打输的时候。该输就输,别耍赖,“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拿老师的称号去压人,胜败乃兵家常事嘛,此时我会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所在嘛,这样我们的国
6、家才会进步嘛!但是你可别骄傲,松懈,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别以为我老了,我会加油努力的,下次就不一定了哟!”。让自己的豁然大度、宽容去感染同学们。在与同学们建立朋友般友好的同时,也建立了在他们的心中的诚信,他们才信服你。 正如我们学校有位老师跟我说的,这是我使用的乒乓外交效应。虽然这不是当年七十年代新中国与美国以小球—乒乓球,来推动两国外交那么大的影响。正是这小小的乒乓外交,让我与原来有些陌生的同学,重新认识了他的长处,发现了他们各自的潜力,闪光点。以此大大的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记得有个同学曾经给我说:“老师,我原来的数学基础差,对数学也没什么兴趣。就是因为与你经
7、常在一起打乒乓,我觉得你这老师在做人方面挺不错的,挺看重我的,所以我在学习方面,想不学习,不去努力,总觉得有点对不起你这老师似的!因此我只有勤奋的学习,不懂就问,成绩才越来越好的”。听见这些我觉得欣慰,在这里我感谢这位同学,也得感谢那小小的乒乓球了。2.那么在课内呢,关于这细致的微妙的师生情感,要从身边,时时的去培养,缩小老师与学生的鸿沟,敞开心扉地交流。 同学们是比较喜欢看电视的,电视上的语言是同学们乐于接受的一种熟悉的语言。上课时,有时我就模仿支持人的神态、语言风格。这样可以增强与同学们的亲近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提问,有的老师直呼其名:“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