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06485
大小:3.10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1-30
《水肥耦合对杂交中稻生理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是否保密俺如需保密,解密时间年月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始孟荐确帆砷等多月,z日糊_:五老办摊名:蚴/受签名日期.泖7年否月m签名日期:莎衫年∥月侈日注:请将本表直接装订在学位论文的扉页和目录之间水肥耦台对
2、杂交中稻生理特性及氮肥利用牢的影响1.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稻作历史约有7000年,是世界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随着人口的增加,稻作面积大幅增加,同时因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稻谷单产也随之增加。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中预计,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稻谷总产量近20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世界稻谷总产的35%;稻谷平均单产6.212吨/公顷,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和生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耗水量最多的
3、作物,目前其耗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左右,占农业总用水量的70%以上。水分和肥料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氮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仅次于水,目自订中国已成为世界氮肥的第一大消费国。在传统的稻作生产中,由于采用“大水大肥”的水肥管理模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由于土壤渗漏、地表径流、氮素挥发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世界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石山,2006),我国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70%(山仑,2003),农业缺水与用水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我国当前农业水分利用效率只有30%~40%,而先进国家达到70%'-'80%。
4、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实行节水灌溉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水稻是半水生作物,是耗水量最多的作物,水稻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总量的70%。传统的灌溉方式是全生育期深水淹灌,不仅农田耗水量很大,而且对水稻的根系生理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在长期淹水的条件下根层土壤处于还原状态,氧气浓度很低,当温度较高时土壤还原性增强,有害物质大量产生和积累,导致水稻烂根和早衰。同时,田间大量的渗漏和径流不仅使农田养分流失,还造成水环境污染。因此,推行节水灌溉被认为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日趋紧缺的首要途径。施用化肥特别是施用氮肥是水稻生产的主要投入之一,由于土壤供氮不足,大量投入化学氮肥是
5、水稻种植体系中氮循环中养分输入的主要形式。农民为了获得高产,往往增加氮肥的投入。随着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氮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和大量的氮素损失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一系列不良的环境反应。为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氮肥用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湿润灌溉、间歇灌溉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上学位论文以及水稻旱作等节水灌溉技术和优化的氮肥运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水或肥单因子效应方面,针对水肥双因子对水稻的影响研究较少。作物生长发育是水肥多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关系要比单因子作用复杂得多。1.2.国内外研究进展1.2.1.1.氮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吸收氮素的形态
6、包括N03"-N,NH4十-N和N02"-N等无机态氮,也吸收如氨基酸和尿素等小分子有机氮,但通常可供水稻吸收的有机氮和N02。-N并不多。根系是水稻吸收氮素的重要器官,研究表明,水稻根构型参数对供氮量和供氮方式具有适应性反应,不同的生育阶段、不同的供氮浓度对根系的生长量、不定根长和根粗的影响不一。通常,水稻吸收氮素的总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呈曲线增加。水稻刈氨索的I吸收有明显阶段性。水稻吸收的氮素主要在生长t-f1煳,占水稻全生育期吸收氮素的1/2以上,双季早稻只有一个吸氮高峰,而双季晚稻则发现有两个吸收高峰。当土壤溶液中或者在液培条件下当铵态氮或硝态氮浓度较高时,水稻在抽穗后仍然
7、能吸收部分氮素。尽管水稻在全生育期都能吸收氮素,多数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水稻吸氮高峰出现在幼穗分化始期,在这一时期,水稻最高的吸氮速率达6kgN.hm-2.do左右。黄见良等(2004)的研究发现,水稻在幼穗分化始期最大吸氮速率可达12kgN.hm-2.d-1。因此,在这一时期施用50kgN·hm~,水稻在1.2周内就可以将大部分肥料氮素吸收殆尽,土壤溶液中铵态氮含量也随之降低至施肥前的水平。氮素是影响水稻生育和产量的敏感因素,单季稻在分蘖盛期和穗分化期呈两个吸氮高峰,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