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ID:31996361

大小:573.00 KB

页数:368页

时间:2019-01-30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_第1页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_第2页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_第3页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_第4页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awx_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第一单元参与性技术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咨询的参与性技术,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二.技能要点(一)倾听1.如何倾听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

2、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有些初学者往往以为咨询主要是咨询师“讲”,而不知道最重要的还是“听”,尤其在咨询的初期和中期。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咨询关系,同时还具有助人效果。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有时求助者说的和实际的并不一致,或者求助者避重就轻,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本质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性是许多人羞于启齿、极为敏感的问题,因此,求助者常常只谈些皮毛

3、的问题或打“擦边球”,有时他们希望咨询师能听出问题,主动地向他们询问。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求助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比如,求助者说到在马路上骑车时与他人自行车无意中相撞了,对此他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表述方法:①自行车撞到一起了。②我撞了他的车。③他撞了我的车。④真晦气,自行车撞了。从这些不同的表述中,可以洞悉有关求助者的

4、自我意识与人生观的线索。比如,第一句是对事件作客观的描述;第二句求助者以负责的态度作了自我批评,但同时这种人也可能凡事都自我归因,自省自责,自卑退缩;第三句表明是别人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可能常推诿,容易有攻击性;第四句则含有宿命论色彩,凡事易认命。所以,求助者描述人和事时所使用的词语或结构,有时往往会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反应的目的既是为了向求助者传达咨询师的倾听态度,鼓励求助者叙述,促进咨询关系,同时也是为了深入了解,澄清问题,促进

5、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理解和求助者对自己的了解。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初学者往往不重视倾听,不愿意倾听,容易犯以下的错误:(1)急于下结论有些初学者往往在真正了解求助者所述事情真相之前,便急于下结论,提供咨询意见。这有许多弊端: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没有耐心听自己述说,会因为讲话被打断而扫兴,容易影响咨询关系建立;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的把握会因此不够全面、准确,若求助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对咨询师所作的判断和提供的意见表示怀疑;由于倾听不够,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个性、思维方式、情感特点等就可能缺乏了解,把握不准,从而影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等。(2)轻视求

6、助者的问题有些初学者缺乏共情,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因而流露出轻视、不耐烦的态度。虽然有些求助者的问题在他人看来没有什么,但对于求助者而言却是一个困扰他的难题,因为他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影响了他对事物做出客观、理智的评价,这也就是心理问题的特点。对于咨询师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让求助者真实地感知到问题的性质,转变其观念。轻视求助者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明咨询师还不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咨询师还缺乏共情的特质。(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初学者在了解情况,尤其是寻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不了问题背后所潜藏着的东西,

7、不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故像大海捞针似的茫然,有时又蜻蜓点水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他们常常打断求助者的叙述而转移话题,对方刚讲了一点就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搞得求助者无所适从,不知道说什么好。这需要咨询师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应有耐心,认真地倾听,仔细地思考、判断,逐渐缩小包围圈。(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有些初学者喜欢对求助者的言行作正确与否或道德上的评判。比如“你讲话怎么有这么多的口头禅”,“你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这件事上明明是你错了,你还说别人的不对”,“你这种价值观念是不正确的”等等。并非说不能作这样的评判,但这样的评判一是不要轻易

8、做出,二是不要在求助者还在叙述问题时就讲,三是不要仅仅只作判断而没有具体有说服力的解释,四是尽量少作这样的评判而改用别的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咨询关系建立得好,咨询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