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

ID:31988901

大小:8.40 MB

页数:170页

时间:2019-01-30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_第1页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_第2页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_第3页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_第4页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历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最能体现在教科书中,尤其是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教科书就是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1教科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是一定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体现,它能折射社会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追求,为我们提供一个时代的阅读经典,并进而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思想脉络。鲁迅被阅读,其问的反响、评价、争论与研究横亘近一个世纪;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阅读鲁迅,同样可以体会到时代的温度与呼吸。通过对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世纪玄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2、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不同程度地选编了鲁迅作品,并且其历史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包括胡适、周作人、徐志摩、林语堂等,虽然他们在民国时期的教材选编中大量选入,且数量比鲁迅多,但在现代教材的选编中都没有连续性,甚至包括孙中山、毛泽东等。而鲁迅作品在各个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史上从未缺失。这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事实: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地位,具有永恒性,不可动摇。然而,世人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却是毁誉过当的。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说:。在民国十六七年,他还没有接近政党以前,党中一班无

3、知妄人,把他骂得一文不值,那时我曾为他大抱不平。后来他接近了政党,同是那一班无知妄人,忽然把他抬封三十三层天以上,仿佛鲁迅先生扶前是个狗,后来是个神。我却以为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人,有文学天才的人”.2这是陈独秀在鲁迅接受史上独特的贡献,历史跨越了五十年,鲁研界又回到了陈独秀这里。的确,真正把鲁迅当作人的时代毕竟是太少了。正如孙玉石所说,在鲁迅接受史上,。始终存在着一个超世俗的神圣化与反神圣的世俗化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与阐释,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超世俗的神圣化”之路,并

4、且现在还在走。然而,鲁迅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超然与纯净,而是置身于文本世界中的孤立与茫然;。两问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回望历史,无论是作为“神”的鲁迅,还是鲁迅作为。人的独异性”,都留下了无尽的言说.在这里,我只想希望获得一种与己更直接的方式来走进鲁迅,即在中学视野里,关注鲁迅及其作品,这是我论文撰写的视角。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使解读回到现场,拟以建国前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鲁迅作品为核心(建国后以人教社为主),以各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教材与教参编者和语文教师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阐释的史料为学术基础,

5、在接受美学理论的视野里,梳理鲁迅作品自选入中学以来到本世纪初一八十多年来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考究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历史演变轨迹,动态地显示中学鲁迅作品的历史生命与艺术魅力。藉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史中所反映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厘清中学鲁迅作品在各个时期接受的基本流程以及探讨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鲁迅观。也试图在史料的选编之外,寻找一个牢固的阿基米德点,撬起与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相关内容,即通过中学鲁迅作品的1谢浓‘三十年代太原各中学国文试慝',孔庆东等主绸‘审视中学语文教育'第,舒页.

6、汕头z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陈独秀‘我对于鲁迅之认识'.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第抖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晒年版’孙玉石‘反思自己。走进真实的鲁迅’t‘鲁迅研究月刊'。舢年第7期4鲁迅‘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问余一翠,葡载独彷德.’‘鲁迅全集,第七卷,第1.50页,北京t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f外部研究,透过政治文化的视角,叙述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语境,揭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内在联系,明确中学鲁迅作品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方面所

7、起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论文关涉的问题。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简要论及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从中学语文教科书选编的角度入手,在接受史的语意背景下。来测量一个世纪的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及其文化走向,阐述鲁迅作品在接受过程中,其放大、延伸、扭曲丽折射出来的时代的光与影,借助这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文字,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一个世纪,并与之保持持续的对话,1是本文的冀望所在。中学鲁迅作品受现代人歆慕已久,有些篇章已有口皆碑,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词

8、汇。把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定为坐标,以此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透视出中国学人精神独立过程中的种种内在的认知逻辑、思维方式、内心动因、学术范型及其变迁的原因与规律;把鲁迅精神当作现代知识分子的最高品格,这不单单是一种学术行为,而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选择。然而,世纪之交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已是被批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从现况而论,中学鲁迅作品接受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一致的地方是来自选编者的观念和教师教学目的上的滞后固陋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