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67014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29
《优质课教案《杨氏之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教案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它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语言幽默,且浅显易懂,是学习文言文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但对于文言文,我们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何读通、读懂文言句子,感悟言外之意,体会杨氏之子的对答之巧,进一步说,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文言文,那是更加困难。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去理解文章,去感悟文中人物的语言。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字词,结合
2、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2、品味词句,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3、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并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教师准备:了解背景知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给你们讲一个周总理的故事。有一天,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都是那么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恩来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
3、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时哑口无言,一时说不出话来。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从这巧妙、机智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智慧)是啊,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第三单元的学习将引领我们领会语言的魅力,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九课《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二、揭题入学,解读文言1、解释课题意思(生齐说并写下来)2、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3、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古文或者
4、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三、初步感知,读出韵味 1、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出示“学习提示1”,学生自由读,指名回答)2、同学们,好多人认为古文难学,其实,学好古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屏幕出示课文,师范读)3、怎么样,读古文也蛮有味道的吧?你们觉得朗读古文特别要注意什么?(停顿)对,古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注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那你们听老师读一句(读第一句
5、)好听吗?对,只注意停顿还不行,还要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再听我读。这一遍怎么样了?我们读的时候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4、指名读第一句,进行朗读指导。5、学生看着大屏幕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6、指名读,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家禽”古意与今意的区别。7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四.理解字词,读懂故事同学们,多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但是要想深入、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还得借助于课后的注释。现在请你默读课文,利用课后的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字词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还不能解决的,做上记号,待会儿
6、我们共同解决。(出示学习提示2)1、谁能说说课文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2、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篇古文用现代的话说一说,谁先来说?第一句: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孩子才九岁,很聪明。(解释“梁国”:一个地方,在现代的河南商丘一带。板书“惠”字,指导书写。)第二句: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这里省略了很多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可能是谁呼儿出,为什么要呼儿出,会怎么呼?我们知道文言文语言精炼,省略了很多内容,也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需要我们去想象补白。(第三句):杨氏子为他摆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谁为谁设果?(第四句):孔君平指着杨梅让
7、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为什么要指着杨梅和杨氏之子说“此是君家果”?孔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第五句):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什么是“应声”?(如学生说不知道,可以追问:到底知不知道?像刚才同学们这样的就叫应声答。现在懂了吗?)“未闻”是什么意思?(“耳闻目睹”、“百闻不如一见”中的“闻”都是“听到”的意思。难点是“夫子”的理解。3、学生连起来说说整篇课文的意思,先在四人小组里说,再指名说一说。4、现在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有滋味。五、读中积累,感受机智同学们,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知
8、道是哪两句吗?(生说)1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出示“品一品”)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还得仔细想一想。(出示“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