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

ID:31950843

大小:1.20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1-29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_第1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_第2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_第3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_第4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剩余大、积累率高,要素禀赋结构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逐渐缩小,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就会收敛。反之,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按比较优势去选择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产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获利能力低,缺乏自生能力,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升也就慢。5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笔者更加偏向于第二种观点。本文的贡献在于:l、将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论证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虽然还不具备比较优势,但有很大发展潜力;2、辩证的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指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不是陷入

2、比较优势陷阱的先兆,而是产业结构升级不可逾越的阶段;3、提出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理论基础。以现有要素禀赋参与国际分工,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才能逐渐形成,要素禀赋结构才能发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因此我国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一方面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适度放弃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依靠国内和国际竞争来实现产业重组和优胜劣汰,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5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年04明.5第一章:比较优势理论综述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

3、亚当·斯密6的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AdvantageTheory)的基本内容是: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是由于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会使贸易双方获益。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就在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

4、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该理论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并且批判了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来看,该理论的最大不足在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暗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贸易双方至少拥有一种成本绝对比对方低的商品,即一国至少有一种绝对优势产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如果一国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生产两种产品都处于劣势,这时会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呢?如果发生国际贸易,那么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昵?对于这些问题,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回答,但大

5、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给出了答案。第二节:相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7的相对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这个理论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比较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比较劣势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好处。斯密认为当生产要素在一国内部可以自由流动时,绝对优势就决定了该国内部的贸易与生产方式。李嘉图认为斯密的这一观点适合于一国国内,

6、但他认为在国家之问,则情况有所不同。在生产要素不可以在国家之问流动的假定下,虽然绝对优势会导致国际贸易(例如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之间发生贸易),但是,比较优势同样会导致国际贸易。‘亚当·斯密(^dinSminI,1723—1790)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方式和利益.按照斯密的逻辑,如果两国之间发生贸易,将会导致完全的生产专业化,或者说完全的国际分工,即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大

7、卫·李嘉图(David硒chad1772--1823)是英国古典致治经济学家,于1817年出版了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该书第七章‘论对外贸易)中,李嘉图把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运用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产品(棉布和葡萄酒)这种分析模型,提出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这一命题,成功地论证了更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贸易互利原理,解释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6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合理解释了绝对优势国家和绝对劣势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是对

8、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重大发展。它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发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作了理论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