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

ID:31939946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_第1页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_第2页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_第3页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_第4页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韩愈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唐宋古文八大家中,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创立了异于秦汉古文的唐代散文新格。欧阳修继他之后,领袖北宋文坛,革新诗文,又开创了宋以后中国古典散文的独特风貌。韩欧二人高举改革大旗,分别在唐、宋两代完成了对旧俗时弊的矫正和新的文学体系的建立。就文艺理论而言,韩愈以元、白新乐府为辅翼,完成了古文运动,荡涤六朝淫靡文风,树立儒家道统和雄伟峻峭的散文格局,为文学史上由唐文学向宋文学转变开辟了道路。欧阳修继承古文运动余绪,标举儒学大旗,在哲学上将韩愈的道统从高不可攀的位置上拉下来,使之更加切于北宋时局,在文风上将韩愈的雄浑外放化为内敛和优美,从而使文学创作渐臻

2、于成熟。韩愈是一位伟大的创建者,欧阳修则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韩欧二人在散文理论的承传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道的内涵、文道观及文风三个方面来论析。(一)永叔之于退之,在诸多理论之中,变化最大者有二,曰道曰文。文章本之于内容,发之于形式,道的内容不同,外在表现形式必将不同,文风必将大变,永叔是由内到外,都将退之观点做进一步的发展。道本义为道路,《说文》曾云:“道,所行道也。”由此引申出多重意义。退之所谓道,即为儒家之道,是儒家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须遵循的一种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规范。儒家思想严格强调宗法秩序,这对于封建王权的巩固和强化,具有高度的实用性,故而儒

3、学一直是正统官方哲学。但在唐代,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冲击,以至于出现了三教鼎立的状况,加之当时社会君臣失道、藩镇割据、仁义不施,在这种社会状况下,韩愈奋起疾呼,重新阐释道的内涵,并建立了集大成的道统。首先,韩愈确立他的道为承继严格、内容纯正的儒家之道。他在《答张籍书》中说:“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杨雄所传之道也。”“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为他的道明确了传袭的正统地位。韩愈又规定了道的具体内涵:“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它

4、以仁义为前提将儒学与其它异端思想划清了界线,并强调了严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退之的道统观念出现于中唐之时,自有其合理之处,当时社会弊端有二:佛道猖獗,侵占土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退之之道,中心反对者便是这两大积弊。唐代历代帝王大都佞佛,除武宗曾导演一出会昌法难的灭佛之事外,帝王将相都竞相拜佛。道教在唐本为国教,故而佛道之说在唐极盛,寺观有朝廷撑腰,大量侵占良田,不纳赋税,吏不能制,使国家收入锐减,这一现象早在中宗时辛替否,代宗时王缙都曾深表忧虑。到韩愈时,国势衰微,而僧侣地主势力更见恶性膨胀,势必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退之对此极为痛恨。所

5、以他在《谏迎佛骨书>>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奈何民不穷而且盗也。”佛道猖獗,正如韩愈《原道》所指出的:“佛本夷狄之人……,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直接导致人心涣散,封建秩序大乱,尤为韩愈所憎恶。退之辟佛,并非从哲学上去批判佛老的虚妄,而纯从功利实用中来,主要在业报无征,蔑弃忠孝、混淆华夷、危害封建伦理关系上。反对僧侣地主大肆占用土地而不纳赋税、不服徭役,反对僧侣地主大量集田给封建经济带来的破坏,反对人们盲目信佛带来财物上的浪费,虽然险遭杀身之祸,却

6、进一步强化了儒家道统的正统性、权威性和纯洁性。除辟佛之外,韩愈面对藩镇凶悍、皇权衰微,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强烈要求反对藩镇,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和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他在《原道》中明确指出:“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人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君,则诛。”显然,这些话都是对藩镇悍将而言的。韩愈之道,看似高玄不切,实与中唐政治经济状况紧密相联。至宋,光谈道统已无法改变积贫积弱的状况。因此永叔论道,尤侧重于强调经世致用。宋太祖一统全国,遂奖励儒学,后仁

7、宗诏令天下州县立学,宋郊等并上奏改革科举:“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宋史·选举志》)自此,宋学应运而生,儒学也进入一个革新阶段。正当以理学相标尚之风开始抬头之际,永叔却另辟途径,独张异帜,义利并陈,心存匡济,反空谈心性之说。永叔曾说:“性非学者之所急,圣人之所罕言。”(《答李翊第二书》),他所追求的是遵循礼制,并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不是迂远空疏的性命之说。永叔独树一帜,实非标新立异。时北宋建国未满百年,战乱初平,百废待兴。至仁宗朝已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