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

ID:31939835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_第1页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_第2页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_第3页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_第4页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荀子“性恶”说重估内容提要: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性的涵义作了界定,但后世学者对此误解颇多。杨倞和王先谦没有说透,而傅斯年、徐复观等人的解释则有所偏差。把荀子的人性论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天论、圣人论,放在先秦儒家性命思想演进的整体脉络中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其说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他的学说也有着无法弥补的缺陷,并最终导致了对自身贡献的遮蔽。关键词:“性恶”说先秦儒家性命思想自蔽重估提起荀子的“性恶”说,对其涵义与得失,似乎学界已有定论,无须赘言。实际上,对于荀子对性的涵义的界定,后世学者的训释尚有未尽之处。更进一步,如果把荀子的人性论及与之密

2、不可分的天论、圣人论,放在先秦儒家性命思想演进的整体脉络中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其说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当然,他的学说同时也有着无法弥补的缺陷,并最终导致了对自身贡献的遮蔽。一对于性的涵义,荀子在《正名》篇中作了一次提纲絜领地界定:“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对这段话,后世出现了几位改字为解者。首先是王先谦,他指出:“‘性之和所生’,当作‘生之和所生’。此‘生’字与上‘生之’同,亦谓人生也。两‘谓之性’相俪,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生之不事而自然者谓之性,文义甚明。若云‘性之不事而自然者谓之性’,则不词矣。此传写者缘下文‘

3、性之’而误。”[1]其次是傅斯年,他以荀子的修辞特点立论:循荀子之用语也,好用在语法上异其作用之同字于一句中,即如《非十二子篇》,“信信,信也”(上信字为动词,中信字为名词,下信字为谓词。)如不贯上下文以读之,几不可解。今《正名篇》曰,“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如此句法,则正名之界说性也,固应作“生之所以然者谓之生,生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生。”如将下生字改为性字,语法不类矣。[2]另外,张岱年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以”与“已”同。因此,他指出:“荀子所谓性,乃指生而完成的性质或行为,所以说是‘天之就’,‘生之所以

4、然’,‘不事而自然’。生来即完具、完全无待于练习的,方谓之性,性不是仅仅一点可能倾向;只有一点萌芽,尚须扩充而后完成的,便不当名为性。”[3]虽然“以”可解为“已”,但把“所以然”解为“所已然”则于故训无征。因此,张岱年的说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改字为解。综观上述三说,实涉及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首先是“性”字的书写问题,此实即如何理解“生”与“性”关系的问题;进一步则是如何理解“所以然”的问题;再进一步则是如何理解前一句“生之……谓之性”与后一句“性之……谓之性”关系的问题。尝试论之:“生”、“性”同源,“性”自“生”出,现在看到的《荀子》中的“性”字在荀

5、子生活的时代是否已被写作“性”,大成问题。但即使如傅斯年所主张的,现行《荀子》中的“性”字原本都被写作“生”字,也不能说《正名》篇中的“生”与“性”即全然相同。傅斯年说“荀子之用语也,好用在语法上异其作用之同字于一句中”,所谓“同字”而“在语法上异其作用”,不仅应被理解为傅氏所指出的词性不同,更应被理解为“生”字有生、性二义而异词。而生与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正当体现在“生之所以然谓之性”中。对“生之所以然谓之性”,杨倞注云:“人生善恶,故有必然之理,是所受于天之性也。”[4]以“理”解“所以然”,但没有展开论述。后来,徐复观对此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他指

6、出,前一句“生之……谓之性”的论性与后一句“性之……谓之性”的论性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后者是就经验层立论,前者则是就经验求其形而上的根据,并据此认定王先谦的说法不正确[5]。对于徐复观的把前后句之论性加以区别的做法,廖名春列出三点理由以证成之。一,前句是在“所以然”的层面立论,后句是在“然”的层面立论。二,“性之和所生”的“性”应当同于“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性”而异于“不事而自然谓之性”的“性”,否则后句就成了循环论证。三,从《正名》篇在定义知、能等所采用的表达形式来看,荀子对同一个名词所下的两个定义,它们绝非意思平列的“相俪”之句,而是意义相承的

7、递进句。廖名春虽赞成徐复观的做法,但不同意其具体结论。他指出,按照徐复观的说法,前句之论性即为“所以生之理谓之性”,此性即理、道。这样,人的天性就是理之和所生,自然就成了善性了;真如此的话,荀子的人性论就要全部改观了。最后,廖名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前句之性是生的凭借、载体,指人的形体器官,后句之性指人的天赋本能[6]。综观廖名春对徐复观做法的证成及其本人所提出的观点,皆难成立。单纯从语法的角度论,在“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中,性可以是就生的凭借、载体言,也可以是就生之理言。尽管性可以训为形体器官,廖名春对此也做了充分地论证,但依此把“生之所以然者

8、谓之性”的性解为形体器官,则绝难说通[7]。而他认为若以理言则荀子的人性论就会变成性善说,也殊为无据(详见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