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36166
大小:308.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29
《2017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27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7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1
2、西学东渐1.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2)目的: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3)表现①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传教士在澳门、广州等地创办的报刊,命人译出《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魏源:是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编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4)意义①“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②从此,为抵御外侮
3、、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2.体用之争(1)表现①洋务派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②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③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都持“中体西用”的思想立场。(2)评价①积极性: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②局限性:争论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3.早期维新思想(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3)主张
4、(4)评价①对引导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②对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维新思潮(1)背景①思想基础:中法战争的结局促使早期维新派从学习西方工商科技转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形成早期维新思想。②经济基础: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③政治基础: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产阶级形成。(2)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代表代表作思想观点历史影响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5、依据梁启超《变法通议》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维新派的宣传家谭嗣同《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批判纲常礼教最为激烈严复《天演论》译稿用进化论阐述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3)论战①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②影响: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思想维
6、新派与洋务派的比较二者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一)“中体西用”思想史料一 下表为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
7、。①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史料二 ②“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③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
8、。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学会读史]史料一叙述了洋务运动时期课士试题的特点。由①可知,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维护传统封建制度。史料二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积极意义。由②得出,有利于冲击传统文化的结论;由③可知,维护“中体”客观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学会用史
9、](1)史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提示】 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坚持纲常政教。(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分析这种思想是如何迎合了“改革派和保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