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18869
大小:45.98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1-27
《xx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单元教案 单元邻里之间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 计划课时:2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
2、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各小组成员交流。 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懂得邻居
3、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 一、身同感受,出点子 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各小组成员交流。 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归纳总结。 二、名言警句中的邻居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得好乡邻胜过亲●多年邻居变成亲 ●邻居好,一片宝●家有患难,邻保相助 ●亲帮亲,
4、邻帮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亲向亲,邻向邻 ●人到难处邻里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贼打火烧喊四邻●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 ●邻居好,胜金宝●和得邻居好,犹如穿皮袄 ●隔邻居,不隔心 ●阴险的邻居比凶恶的敌人更可怕 ●不要选择房屋,而要选择邻居 ●千金买邻,八百置舍●行人好伴,住要好邻 ●在家里结邻,出门要结伴 ●动身之前,要找好侣伴;盖房之前,要找好邻居 ●光顾自己的人,跟邻居合不 三、前车之鉴,可以为师 读故事《六尺巷》并交流收获 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教学
5、目标: 认知: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法建议: 本课主要使学生充分认识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即它不仅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2、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本课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
6、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具:挂图 计划课时:两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7、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观点 .你们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吗?谁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结:"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近旁的邻居来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邻居能够给预及时的帮助。我给大家讲一件自己亲身遇到的事:1998年我的小孩刚两岁,一天夜里,他突然高烧40度,当时浑身抽搐。我突然想起邻居建华家可能有退烧药,刚要打电话,又犹豫了,因为当时已经是夜里一点钟了。屋外狂风吼叫着,我顾不了许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