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

ID:31916717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7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_第1页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_第2页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_第3页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_第4页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学与美育导学大纲第一章美学构成与美育构成一.学习目标和要求了解美学学科的历史及其发展,掌握美学学科理论内容的框架性构成。掌握美育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内容层次构成,正确理解美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美学与美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观点,为本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知识结构系统和学习方法建议本章在全书中带有绪论和导言性质,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节,介绍了美学学科的产生、发展及其框架性内容构成。第二部分即第二节,谈美育的概念内涵,美育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内容层次构成。学习方法建议:美学是一门富于人文特性的学科,所谓人文特性,是说美学

2、学科不以认同事实为目的,而以创设意义和价值关怀为指归。所以,学习美学不应该满足于记忆一些名词概念或理论条条,而应该在充分理解美学学科人文特性的基础上,努力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修养。为此,建议学员深入思考美学与美育的内在关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阅读有关中国和西方美学史著作,以加深对美学学科性质的理解,更好地实现美学理论向美育实践的转化。三.重点、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美学学科理论内容的框架性构成2.美育概念及其特点3.美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二)教学难点1.美学学科的发展2.美育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内容层次构成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美育一.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

3、本质的有代表性的观点,理解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深入思考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两个尺度,初步建立起从人的历史生成角度思考美的本质的基本思路。掌握美育与人的人化、人的文化、人的美化的基本关系,提高审美塑造的自觉性。二.知识识结构系统和学习方法建议本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节,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首先约略考察了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最后阐述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第二节,涉及美育与人的人化、人的文化、人的美化三个层次的内容。学习方法建议:本章是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一章,美的本质本来就

4、是美学史上一个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学员不必死抠教材中的文字,不明白可以先绕开去,待深入学习后面的章节以后,再回过头来领会本章内容。同时,希望学员努力超越“美在主观”与“美在客观”...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从人的历史生成亦即从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中思考美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一.重点难点解析(一)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二)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实践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2.人的本质力量对象话3.“两个尺度”(三)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1.美的社会性2.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四)美育与人的人化(五)美育与人的文化1.文化的涵义及功能2.美育中的文化内涵3

5、.美育与人的文化(六)美育与人的美化第一章美的形态与美育一.学习目标和要求掌握社会美、人的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涵特征及其美育效能,掌握上述美的形态在美育实施中的基本途径,了解社会美在生活领域的表现。认识艺术美与社会美、自然美的联系与区别,正确理解艺术中的“化丑为美”的原则。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还应该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到自己的审美实践中去,努力培养出高雅得体的行为举止,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二.知识结构系统和学习方法建议本章是从美的存在形式角度谈美育。美的主要存在形态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鉴于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最高级的审美对象,所以本教材将人的美列为

6、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并列的一种美的形态,这就有了本章并列的四节。第一节,社会美与社会美育,贯穿如下知识:社会美的内涵,社会美的特征及其表现,社会美的美育效能及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第二节,人的美与人的美育,涉及如下内容:人的美的概念、特点及其表现,人的美的美育特点及其效能。第三节,自然美与自然美育,主要介绍了自然美的概念、特征,自然美与“人化的自然”,自然美育的特征及其效能,自然美育的基本途径。第四节艺术美与艺术美育是本章较难的一节,主要涉及艺术美的概念,艺术美与社会美、自然美的联系与区别,艺术中的“化丑为美”的原则,艺术美的创造,艺术美的特点,艺术美的美育效能,艺

7、术美育的基本途径。学习方法建议:本章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但并不复杂,学员比较容易掌握。本章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学员一个审美实践的价值标准,建议学员以自己的审美实践去印证、去领会所学知识,然后将所学知识融汇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从知识向修养的转化。...三.重点、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社会美与社会美育(1)社会美的内涵及其表现(2)社会美的美育效能(3)社会美育的基本途径2.人的美与人的美育(1)人的美的内涵及其特点(2)人的美的表现(3)人的美的美育效能3.自然美与自然美育(1)自然美及其特征(2)自然美育的特征(3)自然美育的效能(4)自然美育的基本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