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03166
大小:36.2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26
《xx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 XX•济南模拟)右图是以“封”字为图案的一枚邮票, 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从字形上来看,具 体行动就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帜。而右图则是以中华百家 姓的姓氏出现。那么,这个姓氏的由来是 A.地名B.植树的过程 c.人名D.祭祀 答案 A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B.分封制
2、 c.郡县制D.内外朝制 答案 B 解析 从上述甲骨文中可看出当时已出现了诸侯和封国,由此判断应是分封制。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 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起来的,逐步形成对祖宗的顶礼膜拜。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3、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明确表达了林黛玉是“外人”,贾宝玉是“自己人”,说明贾母重视本宗中的人,这是宗法观念的重要内容。 .根据下图判断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科举制 B.该图所表现的故事发生在西周时期 c.该图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D.该图反映的是分封制 答案 c 解析 图片的内容是“次子”有才也不能继承官位,这是由嫡长子继承制决定的。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杨延宗,汤显祖等。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
4、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程朱理学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 答案 B 解析 注意这些名字中的“先”“祖”“宗”等字,应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国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以家族的分配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 c.以血缘亲疏关系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答案 A 解析 各级诸侯、卿大夫、士既是一种家族组织,又各自构
5、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向最高宗主——周天子负责。周王即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这样,“国”与“家”结合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答案 A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
6、人”。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集权于皇帝 D.水陆交通发达,便利统治 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的时间并分析材料,可知答案为c。 0.《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
7、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答案 A 解析 从《史记》记载的“更名号”的背景看,皇帝名号是统一后出现的。 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
8、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④ 答案 B 解析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下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郡县制。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