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ID:31902160

大小:328.5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5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前超——《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A)。A.过多B.过少C.过量D.过头[2]选择(C)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A.较大B.较小C.适当D.无关。[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A)服从正态分布规律。A完全B.不完全C.不一定D.不可能。[4]圆柱度公差为0.03mm,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D)0.03mm。A.不小于B.等于C.不等于D.不大于。[5]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

2、动的(A)。A.准确性B.无关C低速运动.D.高速运动。[6](C)误差是有某种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A.相对B.绝对C.粗大D.变值。[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误差的综合性指标。A.形状B.定向C.定位D.形位。[8](C)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A.间隙B.过盈C.过渡D.常用[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A.公差值B.公差等级C.配合D.标注[10]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线的距离不得()0.05mm。A.小于B.大于C.等于D

3、.小于等于[11]几何量的基本长度单位为()。A.厘米B.毫米C.米D.微米[12]按GB/T1800.3—1998的规定,标准公差等级分为(A)级。A20.B.18C.19D.22[13]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孔和轴,尺寸公差应采用()等级。A.较大B.较小C.较高D.较低。[14]()误差可用修正法和抵消法等方法消除。A.随机B.系统C.粗大D.相对。[15]标准规定了(B)优先数系列。A.4个B.5个C.10个D.1个。[16]同一公差等级的两个尺寸、其公差数值()。A.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D.不能相等[17]φ50mm的基孔制

4、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A.0.05B.-0.05C.小于0.05D.小于-0.05.[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用于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19]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A、相对测量法13/13杜前超——《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B、被动测量法C、综合测量法D、间接测

5、量法[20]某阶梯轴上的实际被测轴线各点距基准轴线的距离最近为2,最远为4,则同轴度误差值为()。 A.2B.4C.8D.10[21]一般来说,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A. B. C. D.[22]滚动轴承内径公差带的特点是它位于以内径公称直径为零线的()A,上方且基本偏差为零 B.上方且基本偏差为正值C.下方且基本偏差为零 D.下方且基本偏差为负值[23]按国标的规定,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A:1.2.3.4.5.6共六级B:1.2.3.4.5共5级C:0.1.2.3.4共5级D:0.K.1.2.3共5级[24]最大实体要求

6、适用于()A、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B、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D、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25]下列形位公差项目中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的那个公差项目是()A、圆度B、圆柱度C、同轴度D、位置度[26]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基本尺寸D、实际尺寸[2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的高低。A.公差等级B.基本偏差C.过盈量D.间隙。[28]零件尺寸误差同形位误差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边界。A.实效边界B.包容C作用.D.最

7、大实体。[2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提高测量的精确度。A.有利于B不利于.C.提高D.不妨碍。[30]误差值(A)则测量精度越高。A.越小B.越大C.一定D.对称。[31]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A)。A.愈高B.愈低C过盈大.D.间隙大。[32]从制造角度讲,优先选择(D)。.A.基轴制B.高精度C.公差带D.基孔制。[33]一般来说,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时,应采用()。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最大实体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34]()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A形位公差带B.尺寸公差C.配合公差D

8、.基本偏差13/13杜前超——《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35]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A.公差等级B.公差值C.基准制D.基本偏差。[36]若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