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安徽省.doc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

ID:31872749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3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_第1页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_第2页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_第3页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_第4页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印发《安徽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各市、县(市、区)水利(水务)局:为了贯彻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我厅制定了《安徽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试行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厅农水处。二○一一年十二月日安徽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标准(试行)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保障农业高产稳产、节水高效,促进农民增收,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确定,到2020年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受益区1000万亩。现就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制订以下标准。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基本特征是:灌溉有保证,排水有出路;沟渠完善,配套齐全

2、;旱涝保收,节水高效;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水清岸绿,生态良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成区的骨干灌排工程应较为完善,所采用的灌排技术及相应指标应在全省居领先水平,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主要建设内容与分区建设重点(一)主要建设内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应包括下列内容:1、水源工程建设:包括水库、涵闸、机井、塘坝、小型灌溉提水泵站等蓄水和引、提水工程。2、灌溉工程体系建设:包括灌溉渠系、放水建筑物、量水设施及配套渠系建筑物等。3、排水工程体系建设:包括排水干、支沟,桥、涵配套建筑物,排涝抽水泵站等。4、运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管理、监测、调度、运行、控制设施等。5、管理体系建设

3、:包括管理主体、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灌溉预测预报、灌排调度方案、节水灌溉制度等。6、水土保持、水生态环境整治。(二)分区建设重点1、淮北平原区以节水、蓄水、除涝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好机井灌溉、沿河引提水灌溉、以大沟为单元的除涝配套、农村小型河道治理、水环境治理。按照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要求,抓好河灌区的渠道防渗和机井节水灌溉设备的配套,机井灌溉工程以建设管道输水为主,适度发展喷灌和微灌,改进灌溉技术。农田排水重点是排水沟系的疏通、达标清淤及其配套建设。2、沿江圩区本区地势低洼,农田受圩堤的保护,自排机率小,农业生产对机电排灌的依赖性强。为满足“旱涝保收”要求,

4、应加强小型泵站的更新改造及农村河沟疏浚整治工程建设。把农村河沟清淤与圩堤加固、农田水利治理、水土保持、水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以河道、沟渠疏浚带动农田水利及水环境的改善,实现农田水利的综合效益。3、江淮丘陵区利用当地有利的地形,建设小型水源工程,拦蓄当地地表径流,进行塘坝水资源调控、雨养农业技术及水肥耦合与高效利用技术方面的示范,减少面源污染,建立良性循环的塘坝生态系统和适合本地区的塘坝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水源条件好的淠史杭、驷马山等灌区内的农田水利,注重田间工程的配套,进一步提高以末级渠道防渗为重点的水稻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定额

5、,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江淮分水岭地区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基础上,兴建小型、微型集雨抗旱工程解决水源,以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为核心,发展旱作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皖西及皖南山区本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一是要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搞好坡耕地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沟道治理,增加增厚植被,提高涵养水土资源的能力。二是要全面加固配套和新建小型蓄水工程,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水利的综合效益。二、建设标准(一)水源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水利,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各地水源的选取、水源工程建设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县级农田

6、水利规划,参照有关标准确定。(二)灌溉工程1、技术选型地表水灌区,田间灌溉输水工程应以发展防渗渠系为主,配套相应的渠系输、配水建筑物。淮北井灌区灌溉工程,以发展移动式软管输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移动式或半固定式喷灌为主。有蓄水条件的农田大沟,在保证排涝降渍的前提下,建设大沟蓄水控制工程;丘陵区及山区水源工程以除险加固小型水库和当家塘扩挖、更新改造小型灌溉站为主,输水工程以渠道防渗建设为主,经济作物可采用喷灌和微喷灌;沿江圩区水源工程以抽水站建设为主,输水工程以渠道防渗为主。配套相应的渠系输配水和田间灌水调控建筑物。2、灌溉标准旱作区农田灌溉保证率:淮北地区不低于75

7、%,沿淮淮南地区不低于80%,其中经济作物灌溉保证率不低于85%。水稻区农田灌溉保证率:淮北地区不低于80%,沿淮淮南及江淮之间不低于80%~85%,沿江江南地区85%~90%。渠灌区(大中型渠灌区斗口以下、小型灌区渠首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7,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区应大于0.8,喷灌、微喷灌区不低于0.85,滴灌区应大于0.9。高标准农田水利区域的灌溉净定额不得高于《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中相应区域灌溉保证率时的水量。高标准农田水利区域中的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在90%以上;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应占60%以上,其中,淮北地区应在80%以上。高标准农田水利区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