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59993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2
《风控视角下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风控视角下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实体经济的繁?s发展也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增长动力换挡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得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金融风险呈加速暴露态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令人堪忧。如何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与质量,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下载论文网 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针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强化风险防控,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创
2、新和改变服务模式,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强做实有效金融供给,提升实体经济与其之间的需求匹配度,逐步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分析现状,认清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各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也产生了不协调的现象,二者失衡、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逐步显现,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振兴实体经济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实体企业发展还有很多挑战与困难,尤其是融资难、融资贵
3、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失调,金融资本“脱实向虚” 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现象不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表现为分离、失调。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不断快速增长,自2007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到2016年末增长到万亿元,总量是当年GDP的两倍多,但银企关系紧张、实体企业融资不畅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 一是金融业规模扩张过快,而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据统计,2007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到2016年这一比例就已达到%,高于《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设定的目标值5%,比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
4、比重高出了个百分点。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社会融资增量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例开始下降,从%下降到%,这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减弱。 另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居主导位置。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从2007年末的53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末的232万亿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17%,远超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也从196%提高到313%(如图1所示)。 二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而实体经济发展资金“有短缺”。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
5、M2余额也从2007年末的万亿元上升到2016年末的155万亿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16%,占GDP的比重从149%提高到200%,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然而经济增长率却不断下降,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下降到2016年的%,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超发的货币未有效流入实体经济,造成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特别是超过5成的小微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从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看,2016年各项贷款总额比2015年增长%,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新增贷款中,房地产相关贷款比重却高达45%,占用大量信贷资金,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等实
6、体经济,易形成泡沫。 三是金融资产增长很快,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很有限”。历史发展证明,金融投资收益最终来源于实体投资收益,过度的金融投资不仅不能维护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会对实体投资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近年来,中国实体投资越来越冷,金融投资越来越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体投资增速逐年下降,呈现个位数增长。2016年,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走低,仅为%和%,与全部投资增速相比分别低%和%。而金融投资规模以高速增长,各种资产管理平台在不到5年时间里从不足18万亿元的规模快速扩张到超过100万亿元的水平,大量资金从实体企业流向股市、房地产等热门投资领域。金融投
7、资泛滥,传统制造业产能趋于饱和甚至过剩,制造业盈利水平下降,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大幅降低,不少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据测算,中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为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平均利润率则达到了30%左右,金融业平均利润率远远高过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 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发挥不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一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处于历史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也不断创出新高,但实体经济发展中却一直存在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原因就在于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既要面对融资难的矛盾,面临“等死”的困局,更要承受融资贵的压力,遭遇“找死”的风险。 一是间
8、接融资占比过大。通过对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