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

ID:31855753

大小:212.89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1-22

上传者:U-14522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_第1页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_第2页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_第3页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_第4页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世界—世界著名陵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古埃及金字塔(埃及)1789年7月21日,拿破仑率领他的远征军来到了埃及。当他在开罗遭遇到埃及统治者毛拉德本人指挥的阻拦时,面对着穆斯林的弯刀,这位科西嘉的小个子指着金字塔向他的欧洲刺刀们发了话。他说:“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显然,拿破仑对埃及怀有无比的敬意和深刻的理解。金字塔,这些矗立在荒漠中的巨大枯寂而冰冷的石头,的确代表着埃及那曾盛极一时而又被人遗忘的历史,代表着远在没有伊斯兰教之前就早已死去的世界。作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的幸存者,它们沉默而高傲地永远屹立,甚至骄傲如罗马人,在古埃及人的这些杰作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是微不足道而又短暂的。众所周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Pharoah,意为“宫殿”,借指国王)的巨大陵墓。在中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也有类似的古建筑,但它们是庙宇,而非陵墓。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用这些耸立在苍穹之下的石头来作自己死后的栖身之所呢?原来,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使他们相信:人的肉体死亡以后,灵魂是永存的。死后的前程十分远大,但首要的一点是必须妥善保管遗体,保证它万无一失,让那自由飘荡的灵魂和护身魂有家可归并能找到回家的路。他们对死后的世界是如此地深信不疑,无怪有人说:“埃及人的生活就是走向死亡的历程。”死后永生的信念导致了两件事情的发生:一是干尸即木乃伊的制做;一是坚固宏伟的坟墓的修建。在后者上面体现的追求稳固坚实之风到金字塔达到了极巅,埃及人也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者。另外,金字塔的建造也同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三至第六王朝)加强王权神化的思想有关(金字塔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在古王国时期)。国王死后将成为太阳神(拉神)的思想使金字塔从最初的凳子形(马斯塔巴)演变成国王可以由此登天的阶梯形,最后成为尖锥形,因为它更能体现升天入云的气势,而且从远处看,棱形的塔身就像太阳的光芒。尖锥形塔是金字塔的完整体制,也是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金字塔。因为它的底边是方形,立面是三角形,与中文的“金”字相似,所以中国习惯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这种石陵,内有墓室(因为国王死后仍旧是国王,他在阴间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一定要与他生前的地位相称,所以墓室里藏满了无价珍宝),塔前有祭庙、通道、船壕和围墙等附属建筑,围绕金字塔还有后妃、王子及大臣的坟墓,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陵墓建筑群。埃及境内迄今留存下来的金字塔和金字塔遗址大约有80处。其中最为著1名的是胡夫、哈夫拉和曼考拉三代法老在开罗以南10多千米处的吉萨修建的三座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高大雄伟。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的登峰造极之作,用花岗石砌成。大金字塔原高146米(经数千年风雨侵蚀,现高137米),原塔基每边长230米(现长227米),占地5.29万平方米。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1①胡夫(约公元前2590~2568年在位):古王国第四王朝创建者,他在位期间,法老政权达到古王国的盛世。 作为最高建筑物的历史达45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末才被艾菲尔铁塔超过。它的庞大的体积所需用的石料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据估计,建成此塔共用了230万块石料,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达16吨。这庞大的工程所达到的准确度之高也令人吃惊:巨大的金字塔的边长和角度的误差“不超过一个人的大拇指;石块的拼装紧密,至今石缝里一根针、一根头发也插②不进去”。大金字塔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塔的入口位于塔身北侧中心,高出地面约18米。塔中心地下30米处,是一被废弃的地下墓室。沿距入口处不远的一条上行的狭窄甬道,可到达第二个被废弃的墓室。沿此甬道再上行,走过一条高达8米的大长廊,再经过一小室,就是国王墓室,这里安放着胡夫的红色花岗岩石棺,不过,里边的木乃伊早在古代就被起义人民抛出墓外了。国王墓室长10.5米,宽5.2米,高约5.8米,入口处有一50吨重的石闸门作为保护,屋顶用一块重达400吨的大石板覆盖。由于墓室离地面已有40米高,顶盖承受重压极大,所以上面又连续用同样的石板筑成五层空间结构,这种5倍安全系数让现代建筑师们赞不绝口;当然也有吹毛求疵的人对此提出批评,因为在现在看来,只需一层就够了。哈夫拉(胡夫之子)的金字塔位置居中,高143.5米,底边长215.5米,由于其地势较高,看上去比胡夫金字塔还要高一点。其艺术风格的庄严与工程设计的精确均可与大金字塔媲美,并且以宏伟壮观的附属建筑见长。那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匍匐在其河谷边祭庙的西北方。哈夫拉的继承者——曼考拉的金字塔位于南端,高仅66.5米,底边各长108.5米,体积虽小,装修却十分精美。这三座金字塔体形简洁、稳重,尖锥直刺云端,在长空烈日下对角相接,参差映衬,强烈地传达出似乎亘古即存、万世不灭的不朽气质。通常把它们称作“吉萨大金字塔群”,所谓的“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就是指此而言。在技术突飞猛进的19世纪,西方的技术人员根本不相信、也不肯承认没有机器、滑轮、卷扬机和吊车的古代能造出如此庞大的建筑物。然而考古学家们在一座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法老墓里发现的一幅画,足以证明古埃及人的确干成了这件不可思议的工作。他们用的是最简单、最笨拙的装置,但他们那无与伦比的耐心和技艺却使拥有机械装置的现代人不得不甘拜下风。法老们追求万世不朽的欲望给人民造成了异常深重的苦难。金字塔逐层加高,千千万万的人们却一批批地在劳累中死去,国家财富也被这石头巨人吞得精光。少数人的长期骄奢必然导致长期挨饿的多数人的反抗;金字塔的墓葬多次被起义人民破坏,盗墓业也日益发达。到第十八王朝初年,整个埃及已没有一座王陵是完整的了。那些幻想不朽的国王们生前费尽心机造墓的结果却是引来大举的破坏,如果他们地下有知的话,对这样的大违初衷,想必无限懊恼。不过,他们后面的法老却是心惊肉跳,最终不得不放弃这富丽堂皇的陵墓,另觅他途。围绕伟大的金字塔,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和猜测,直到今天仍然不断,金字塔的神奇魅力可见一斑。②此为19世纪创立埃及宫的四大名人中的最后一位——威廉·驮·弗林德斯·比特里语。 哈特谢普苏特墓(埃及)崇信太阳神的古埃及人按照太阳东升西没的规律兴建城池:东岸是活人居住的城池,宫殿如云,庙宇森列,无限繁华;西岸以远则是阴间冥府之地,陵寝遍布,珍宝深积,一片哀荣(古埃及著名的金字塔都在西岸)。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1085年,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首都底比斯的西岸一带被开辟为古代最大的一个墓葬区,长达数十里的地带内,满布着数以千百计的古墓;在尼罗河各地边缘的山崖与河岸之间,耸峙着法老们的巍峨祭庙,至于他们的墓室则深藏于著名的帝王谷中。由于古埃及人厚葬的习俗,这个位于西岸的亡灵城的富丽堂皇要远胜于东岸的底比斯都城,留下的遗迹也远较东岸为多,其中尤以法老的祭庙最为壮丽。而新王国时期所有的祭庙建筑中,最有特色也最为美观的则当推哈特谢普苏特的祭庙。祭庙是作什么用的呢?根据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人的灵魂不灭,肉体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一种迥异于凡间的伟大天地。但是想要获准在那里定居,首先要保证遗体万无一失,其次必须得到天神在世界最终判决书中的批准,要懂得一套秘密的礼仪,而且死后要带走一批与生前地位相称的财富。祭庙是用以进行对法老来世的荣华富贵极其重要之仪式的寺庙,当然它还要为法老祭献供奉一日三餐。在金字塔的黄金时代,法老的木乃伊和随葬品都藏在巨大的金字塔内,与塔连通的祭庙,则是前者的附属建筑。然而愤怒的人民的起义和盗墓者的猖獗,迫使后世法老不得不重新考虑这种布局。从中王国(约公元前2181~2040年,第七至第十王朝)开始,金字塔就只具象征意义了,真正存放木乃伊的墓室则凿建在隐蔽的山崖深处,不过,那时的墓室和祭庙还没有截然分开。第十一王朝法老孟特霍特普二世建于尼罗河西岸的一座异形金字塔庙,可说是这种变化的开端。日后各代法老虽然没有仿照这种形制,却使金字塔不再成为法老陵墓的主体,而山崖中的墓室和河谷边的祭庙却日益重要。古埃及墓葬形式的巨大变化始于新王国的图特摩斯一世——哈特谢普苏特之父。他怀着极大的勇气经过慎重的权衡利弊之后,把自己的墓室同祭庙分开,二者相距近1.6千米。这种大胆的措施对他的灵魂极为不利,甚至也给自己死后的永生带来了威胁,因为灵魂要通过在死者的祭庙里按宗教节日举行祭祀才能生存,而且据说灵魂是不离遗体左右的。然而图特摩斯一世的遗体却藏在了远离祭庙的地方,希望冀此保证自己不再遭受与前人同样的骚扰。他的率先入驻标志着帝王谷建筑活动时期的开始。对法老陵墓这截然分开又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墓室和祭庙,我们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图坦卡蒙墓》篇专门介绍墓室,而此篇则重点介绍祭庙,因为正如图坦卡蒙墓以其完整的墓室出名一样,哈特谢普苏特墓(Hatshepsut’sTomb)也以其宏大壮丽的祭庙而垂名建筑史。哈特谢普苏特(公元前1489~1469年在位)是古埃及王国时期唯一的女法老,也是埃及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伟大女性之一。她和她的同父异母兄弟、也是她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从公元前1496年起共同执政,直到公元前1490年图特摩斯二世英年早逝。他们二人只有一个女儿涅弗鲁瑞,图特摩斯二世指定其偏房所生儿子(即图特摩斯三世)为继承人时,便令二人成婚,这种王室内部成婚的习惯可以保证王位的更加巩固,像图特摩斯二世本人的婚姻就是如此。然而,哈特谢普苏特新寡后不但摄政,而且翌年为自己加冕,声 称自己拥有所有的权力与国王的头衔。为了使她的王位名正言顺,掌权之后,她在祭庙的墙壁上仔细记录并描绘了她“从神所生”,并且在壁画中,她由父王——图特摩斯一世加冕为王。这位以“阿蒙——拉神之女”的名义进行统治的杰出女性“使埃及向她低了头”,她的长期执政,对埃及来说是一段和平与繁荣的时期。许多伟大的建筑在她的时代耸立起来:她修复了很多被①希克索斯人破坏了的建筑,并在卡尔纳克神庙立起了两座高达30米的方尖碑,不过,其中最伟大的建筑则非她的祭庙莫属。哈特谢普苏特祭庙由女法老宠信的公共事务大臣森马特设计。在它的南侧是孟特霍特普二世墓(约建于公元前2050~2010年),后者开始摒弃金字塔单纯、原始的艺术构思,一方面另建墓室于别处,一方面把金字塔置于双层的外沿围绕柱廊的土台上,塔身变得很小,有如柱廊中央的屋顶。这种塔庙合一的建筑甚为独特美观,给了哈特谢普苏特祭庙很好的启发。后者的造型的确部分参考了前者,但它则完全淘汰了金字塔的造型,并且放弃了传统的神庙布局,而完全按照山崖台地景观的需要来从事设计和建造,使整体布局更加宏大开阔,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也更为密切。这座祭庙建在半圆状的梯形峭壁中,背依山岩峭壁,巧妙地利用了断崖伸出的宽阔平台来建造主体建筑。整个建筑设计成迭升的台阶柱廊,有明确的纵深轴线,用平缓的坡道贯穿层叠的柱廊。最上层柱廊后面是殿堂本部,内殿则凿于山崖之中。正面柱廊用简单的方柱形,简洁明快;第一层平台上的侧廊采用刻有凹槽的圆柱,形制优美;第二层平台上的柱廊则采用国王祭庙特有的奥西里斯柱,每支立柱前安放一尊身着奥西里斯式服装的女王像。这些柱廊比例协调,庄严而不沉闷,外观色调清亮纯净,与作为背景的悬崖互相呼应。这座祭庙的装饰非常精美。各种廊庑的墙面上都有华丽的彩绘壁画和浮雕。一些浮雕描述了女王神圣的诞生和她统治期间的大事,包括派遣贸易船队远征朋特(今索马里海岸),搬运碑石到卡尔纳克神庙,以及一些宗教活动。哈特谢普苏特祭庙因成功地利用了天然地形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被认为是古代建筑中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好的杰作之一。其对传统的突破,充分表露了埃及艺术家创新的才能,而这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是非常难能可贵而且也难得一见的。①希克索斯人:亚洲的游牧部落,公元前18世纪末侵入并占领埃及三角洲东部地区,在此先后建立起第十五、十六王朝(约公元前1720~1570年)。约公元前1567年前后被逐出埃及。 图坦卡蒙墓(埃及)豪华醒目的金字塔从建成之日起就日益成为吸引盗贼的磁石,以及人民发泄他们正当的愤怒的场所,使建筑它们的真正意图全盘落空。埃及法老们心惊肉跳之余,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把墓室和祭庙截然分开,后者依然留在城市,前者则修到穷乡僻壤之中。尽管这对法老的亡灵非常不便,因为它不得不每天几次赶远路到庙里就餐,然后再赶回墓室安息,未免太辛苦了些。但为了使自己的墓室不再受到骚扰,别无选择的法老只好痛下决心。所以,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1085年,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开始,法老们在首都底比斯坐落的河对岸,即亡灵城里,建起了自己的祭庙;而在尼罗河西岸的一个荒凉的小山谷里,凿岩成墓。新王国时期的62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这个小山谷里,于是,有了“帝王谷”的名称。这些墓室分布在山谷两旁,依势开凿,类似中国的窑洞,但经历数千年的变迁也不倒塌;墓穴之上也不像中国的帝陵外加封树,而是用乱石堵住洞口,外面不留痕迹,并立许多假墓以迷惑盗墓人。饶是如此煞费苦心,法老们仍不能如愿安息。因为他们陪葬的巨大财富是盗墓贼担当一切风险、付出一切辛苦的最诱人的报酬。帝王谷不可避免地成为帝王和盗贼的家乡。不过在这被认为是已经掘遍了的帝王谷里面,却还藏着一个幸运儿。那就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的墓室。它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未被洗劫一空的古埃及王陵。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弗林德斯·比特里的入门弟子——发现并发掘了这座墓室。原来图坦卡蒙墓(Tutenkhamon’sTomb)就藏在一些破败的石棚(大概是当年修建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六世墓室的工人的临时住处)下面,入口距拉美西斯六世的墓不到4米远。1933年发掘完毕。这是当时考古界的一件惊人大事。这座墓室规模不大,形式也比较简易。主体由甬道、前厅、棺椁室、耳室和库房组成。甬道长达120米,各室中以前厅为最大,面积为8.5x4米。墓室内有图案鲜明、色彩繁复的壁画,内容以宗教活动和埋葬场面为主。画面庄重精审,手法成熟稳健,代表着埃及古代艺术繁荣阶段的高水平。其实,这座幸运的墓室也并非原封不动,盗贼曾不止一次地光顾过它,但都被守墓官员赶跑了,所以大部分的随葬品被剩了下来。这些数以千计的随葬品布满了除棺椁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家俱、雕像、武器、王杖、包金战车等,豪华精致、美不胜收。尤其是那张木制金银贴面的狮腿宝座,被卡特认为是“迄今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丽的文物”。如今这些随葬品已被移往开罗博物馆中展出。真正原封未动的,是整个陵寝的关键部分——棺椁室。它的金碧辉煌使第一个看见它的人瞠目结舌。首先是几乎塞满整个房间的4层木制圣柜(或称外椁),圣柜通体用黄金覆盖,四面镶着鲜艳的蓝釉饰板,上面是各种旨在保护死者的宗教象征图形。外椁内是整块黄色石英岩雕成的内椁,长2.75米,宽1.5米,高1.5米。内椁的盖是用重达1.25吨的玫瑰色花岗石制成的,大概是当年工匠们把原盖跌碎后的替代品。石棺周围浮雕的女神伸开双臂和双翅托住棺脚,似乎预防有人侵犯。庞大的石棺盖下,尚有三重人形棺。最外层是贴金木棺,如初出熔炉的黄金一样耀眼。棺盖上是国王的金像。像的头和双手铸成立体的,身体则采用浮雕的手法。法老的双手交叉在胸前,手里握着用蓝釉镶嵌的曲杖和连枷,它们是王权的象征。法老的脸用纯金铸 成,眼睛用的是阿拉贡白石和黑曜石,眉毛和眼圈用的是透明蓝玉,表情严峻淡漠,面容栩栩如生。法老的前额上镶嵌着艳丽的眼镜蛇和兀鹰——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图徽,这两样东西上套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这是法老死后,那年轻的寡后献给亡夫的。这富有朴素的人情味的小花环,使卡特感触良多。他说:“尽管这里一片金光闪闪,举目是皇家的豪华,但什么也没有这几朵枯萎的花美丽。花虽枯萎,却还能辨出颜色。这些花告诉我们,3300年不过像是从昨天到明天这样短暂的一瞬。”第二层棺也是贴金木棺,棺盖上法老的金像身穿礼服,周身是阴府之神奥西里斯神式的华丽装饰。最内层棺豪华惊人,竟是由整块的纯金片打制而成,长1.85米,厚2.5——3.5毫米,重达6千克以上,为古代黄金工艺品中所仅见。棺盖下,就是图坦卡蒙这位盛装长眠的法老。在卡特开启棺盖之前,整整3300年的时间里,他既未被生人的眼睛看见过,也未被生人的手触碰过。他被黄金和珠宝层层包裹着,纯金的面罩下,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安祥的青年的面孔。医生断定这是一位18岁的法老。关于这位年轻的法老我们知道,他大约公元前1361~1352年在位,是阿蒙霍特普四世(约公元前1379~1362年在位)的女婿。与其说他这位岳父大人是一个法老,不如说他是一个沉缅于宗教幻想的诗人。在阿蒙霍特普四世①当政之际,王权与阿蒙神庙的矛盾已经明确,于是他以宗教改革的方式来打②击阿蒙神庙,提倡只崇拜太阳神——阿顿神的新教,所以后人称他为“异教国王”。他为此改掉了自己原带有“阿蒙”的名字,立新名曰“埃赫那顿”,意为“阿顿之光”。埃赫那顿膝下无子,只有二女。大女儿和女婿在他驾崩前就死于底比斯,死因不明,很可能是遭到暗害,埃赫那顿本人也险遭暗害。最后,年仅9岁的二女婿图坦卡顿作了继位法老。这个还不懂事的孩子登基以后,在其辅佐者的授意下,很快就把这场声威浩大的改革葬送了,并且又把名字由图坦卡顿改为图坦卡蒙。他在位仅9年即告夭亡,大概也是出于某种政治暗害。这位青年的政绩如何现在一无所知,但只活了18年的国王大约不会有什么重大的成就。卡特说,就我们所知,图坦卡蒙一生唯一出色的成绩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这话是有道理的。然而,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的葬仪已是如此豪华,那么埃及昌盛时期的伟大法老的殡葬之奢侈就真是难以想象、难以形容的了,而他们对人民剥削、压迫、驱使之酷烈也自是难以言表。①阿蒙神:中王国(约公元前2181~2040年)以来全国崇拜的主神和国王的守护神。②阿顿神:古王国时期全国崇拜的主神和国王的守护神。 摩索拉斯陵墓(土耳其)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雅克·希拉克先生慕名来到中国秦兵马俑坑参观,面对那高大众多的秦俑和宏伟壮观的场面,希拉克相当震撼,赞誉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这句话给了秦俑坑一个非常响亮的代名词:“世界第八大奇迹。”不过,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在它之前的七大奇迹。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东岸古国腓尼基的城邦——西顿的著名诗人昂蒂伯特最早提出了“世界七大奇迹”这一称谓,用来指称古代,特别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公元前356~公元前323年)西亚·北非和爱琴海地区的7种令人崇敬及规模或辉煌程度无与伦比的建筑。后来古希腊、罗马一些旅行家的著作中,对这七大奇迹也陆续作了记载和描述。不过无论是诗人还是旅行家,都不得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使他们的足迹和见闻遗憾地局限在西亚、北非和地中海范围之内,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类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比如中国、印度、波斯等地区的文明则因超出他们的视野和想象而未被囊括进去。尽管如此,这一显然片面的说法却也在对其内容的参差传说中流传下来,并在公元6世纪时,有了较固定的说法,它包括:1.埃及的金字塔;2.巴比伦的空中花园;3.以弗所的阿耳成弥斯神殿;4.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5.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6.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7.亚历山大城(法罗斯岛上)的灯塔。这其中包括两座坟墓:金字塔和摩索拉斯陵墓,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后者。它是小亚细亚加里亚国王摩索拉斯(?~公元前353年)之墓,公元前4世纪中期,建于首都哈利卡纳苏(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布德伦港)。加里亚是阿那托利高原西南部的一个小国,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它就和小亚细亚海岸的其他希腊城邦一样,屈从于波斯帝国的统治。国王摩索拉斯于公元前359年把国都迁到哈利卡纳苏,对之进行重建,然后下令修筑自己的陵墓,可惜他未能看到这座声动后世的陵墓竣工就去世了。去世前,他把政权留给了王后阿提米西亚,这位未亡人深谙亡夫的心愿,决定完成他生前的愿望:①造一座精致宏伟的陵墓。如其所愿,这座大墓果然成为希腊古典时代晚期陵墓方面最有名的建筑。摩索拉斯陵墓集中表现了统治者追求威严与豪华的思想。许多优秀的希腊建筑师与雕刻家都被聘请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除了要完美地传达出国王本人的意愿外,他们还力求使之成为一座融汇希腊和东方特色的创造性的宏伟建筑。在古希腊建筑师庇者阿斯等人的设计监造下,这座陵墓确实成为他们所希望的那种样子。可惜的是,这座美丽的建筑和除埃及金字塔以外的其它五大奇迹一样,被地球上岁月的变迁摧毁了。根据传说,摩索拉斯陵墓毁于公元14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19世纪中叶以来,学者们先后对陵墓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墓内的甬道、地下的墓室和国王的石棺。其中,1857年英国人牛敦所进行的发掘要算是最重要的一次,他从那里搜集到的主要雕刻遗物现藏于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借助古典文献与发掘材料,学者们绘制了不少这座建筑物的复原图。从这些可靠资料,我们能够大体想像出陵墓的风貌。①希腊古典时代是指公元前5~4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 这是一座神庙风格的建筑物,它耸立在高大而又近乎方形的台基上。台基用雕饰华丽的白色大理石砌成,约25米长,24米宽,20米高,内有停棺①室。台基上四面竖着36根爱奥尼亚式的珍奇华丽的廊柱,用来支撑上面的沉重屋顶,那是一个由24级台阶构成的小型金字塔状的层级屋顶,气势十分雄伟。塔顶端有一台座,台座上载着一辆作急驰状的驷马战车,摩索拉斯夫妇的大理石立像就竖在战车上,这座高约4米的乘车塑像是典型的希腊作品,也是世界艺术史上著名的早期写实肖像雕刻作品之一。这样,这座长约39米、宽33米的长方形陵墓的高度就升至约50米。这个高度当然远逊于埃及的胡夫大金字塔,不过在古代已属于罕见。无怪乎一位古代西班牙诗人在形容这座陵墓时说,它“好象悬在空中”一样。由于斯科巴斯等希腊雕刻名家的加盟,摩索拉斯陵墓成了一座希腊雕刻艺术的展览馆。柱廊之间和台基座四周都饰有雕像、群像和浮雕,墓前还有大理石雕成的石狮护卫,这些均出自于这些艺术家之手。令人扼腕的是,这些艺术珍品早已佚失,只有部分彩带浮雕、摩索拉斯夫妇的车马群像以及巨大的大理石马、狮雕像被找到。其中被认为最卓越的彩带浮雕要算表现希腊人同亚马孙女战士战斗场面的一部分,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摩索拉斯夫妇的大理石立像,这座塑像人物头发后披,容貌庄严,对光线和阴影的处理非常出色。摩索拉斯陵墓具有爱奥尼亚式建筑的特点,柔和俊秀、活泼精致。同时它成功地吸取了古代东方的各种艺术传统,与希腊建筑风格溶为一体,又呈现出繁华宏大的特征,被誉为后来许多壮丽陵墓建筑的典范。而且它的美名远扬竟至有了造词之功:拉丁文中“陵墓”一词即源于它。①这座被毁掉的绮丽豪华的陵墓,曾派上过其它实际用场:十字军入侵到哈利卡纳苏城时,骑兵团曾经用它的石料来修建城墙。这使得摩索拉斯墓的残迹更少得可怜。不过,它依然能引起世界各地的旅行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人们从残存的废墟遗址中,可以依稀辨认、领略古代文明的光彩。①爱奥尼亚式:古希腊柱式之一,与多立克柱式并行发展,柱身修长,上细下粗,柱头呈精致柔和的涡卷状,细致柔美的造型吸收了女性人体的特征。①十字军: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罗马教皇为掠夺东方建立的宗教武装,出征者佩戴十字徽号,故名。 马其顿王陵(希腊)在希腊北部萨洛尼卡城西南64千米的韦尔吉纳村,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马其顿王陵,这里“沉睡”着一位野心勃勃、妄图征服天下的国王——古希腊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公元前336年在位)。雅典最杰出的演说家德谟斯提尼认为,腓力二世是蛮入、僭主和暴君,他不但不能拯救,而且还将窒息希腊的独立、自由和文化。腓力二世的确是个僭主,他在其兄帕迪卡其三世死后处死了继承王位的侄子——他亡兄的儿子,自立为王。但他绝对不是一个蛮人,尽管他生长于马其顿这个希腊北部边陲的蛮荒国家。事实上他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年轻时在底比斯做人质期间,他学习了希腊有关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政治权术等方面的知识,他不仅受益于希腊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还熟知希腊城邦的弱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他登基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财政改革,建成了统一的马其顿王国,并使之在希腊诸邦中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不可等闲视之的军事强国。这个后来居上的强国的统治者,的确想窒息希腊的独立和自由。他有条不紊地推行领土扩张政策,希腊城邦那些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大奴隶主贵族哪里是他的对手,整个希腊世界即将匍匐在他的脚下。公元前338年,腓力亲率大军与希腊同盟军进行决战,大获全胜。狂喜的腓力二世纵酒大醉,在战死的雅典人及其盟军的尸首之间举行歌舞饮宴。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些尸体已不再是与他同类的人,而只是证明他的胜利的物件。显然,他具有侵略者的自私与冷酷无情。公元前338年或337年,腓力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城邦大会,结束了古典时代的希腊历史。以后,马其顿便成为希腊世界命运的主宰,昔日称霸一时的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强邦降为马其顿王国的自治区。公元前336年春,腓力二世把侵略的目标移到了波斯,他已派出3万余人的先遣队。就在紧锣密鼓招兵买马的气氛中,一场突发的宫廷骚乱彻底打碎了他再次率军出征的计划。那是在他女儿的婚礼盛典上,他被内部的仇敌刺杀身亡。从此这位一心致力于开疆拓土的君主再也无法踏上它国的士地,只能静静地长眠于地下了。马其顿王陵于1977年被希腊考古学家M·安兹罗尼科斯发现,并由他主持发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希腊考古学的重大成果之一。王陵位于距地面5.18米的地下,在它的上面(距地面2.43米处)有一座被盗过的大理石墓(约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40年),大理石墓上面则是一个周长99米,高12.8米的巨大土冢。如果腓力二世能够知道有人压着他的头顶做了个屏障,不知是恼火抑或庆幸?①马其顿王陵的形状看上去像是多立克柱式神庙。它分两个墓室,前小后大,大墓室为主室。墓门是多立克柱式的门廊,横楣上还留着猎狮图壁画的残迹。在安兹罗尼科斯之前,这关闭了的墓门还未曾被人打开过。王陵的墓顶是拱形结构。主室的面积约4.46平方米,正中间置放着白色大理石棺,石棺内有一只长方形的纯金骨灰箱,长40厘米,宽33.5厘米,重10.8千克。骨灰箱①多立克柱式: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主要柱式之一。大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初叶,流行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多立克柱式造型沉重、粗壮、刚劲、简洁,带有男子雄伟坚毅的神韵。 的四足呈狮瓜形,箱盖上刻着一颗图案化的大星,这是马其顿王室的星光形徽记,金光灿灿,光芒四射。骨灰箱的四壁饰以玫瑰花、棕榈叶和藤蔓等花纹图案,异常精美。尤其是玫瑰花,花瓣内镶满宝石,金子的光泽与宝石的光芒互相辉映,华美难言。骨灰箱内盛着腓力二世的骨灰和两颗牙齿,用紫色的锦缎包裹着,上面还覆盖着一顶金制的王冠,王冠上面装饰有橡树叶和橡实交缠的图案。小墓室中也有一个同样的石棺,不过较小;棺内也有一个纯金的骨灰箱,形制与主室中的骨灰箱相仿,不过也较小,重8.42千克。纯金打造的骨灰箱与金冠的制作精美绝伦,为希腊考古中所仅见。主室的石棺前放着一张木床,数千年岁月的堆积之下,木床已经朽坏,上面放着盔甲、青铜胸甲、金箔包裹的护胫、鞋履、刀、王笏和王冕;木床两侧有银杯、银瓶、矛、盾牌等随葬品,都是古希腊工艺的精品。其中最为出色的是盔甲和盾牌。盔甲上刻有雅典女神和8个狮头浮雕,出土时它的金带和金环仍然熠熠生辉。木床上镶配着象牙浮雕和小型象牙头像,头像大小只有2.54厘米,雕刻技艺非常高超。发掘者认为,这是腓力二世和王后及其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的肖像。说起腓力的虎子,名气要比乃父大。他是个拥有超凡的才能和坚毅性格的君主,曾在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指导下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热爱荷马,①崇拜阿喀琉斯,其野心与乃父如出一辙。腓力在世时,据说每当亚历山大得知父亲的胜利消息便愁容满面,抱怨说留给自己开疆拓土的地盘已经不多了。腓力的猝死,给了他施展自己抱负的大好机会,刚满20岁的他利落地稳住了当时的混乱局面,随后开始了近10年的规模空前的远征,从而使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呈现于世。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腓力二世虽征服了希腊,但博大精深的希腊文化却早在他凯觎希腊疆土之先就已征服了他。他是希腊文化栽培出的希腊的死敌,而从生到死,这个死敌都始终匍匐在他所践踏的土壤所滋生出的文化脚下,他坟墓中那些杰出的希腊艺术品就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失败了,而失败是任何侵略者的必然下场。①阿喀琉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军队最勇猛的将领。 秦始皇陵(中国)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就其所处时代而论,刘向所经历的世面实在不能算多。不过,秦始皇陵却果真如他所言,在整个封建时代大大小小的坟丘中拔了头筹,无论是陵冢高度、陵园规模,①甚至地宫的豪侈程度,都确确实实地是空前绝后了。如今古墓已成苍岭,气势犹存地盘踞在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骊山又名丽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风景优美,素有“绣岭”之称,秦始皇贪慕丽山的美名,故长眠于此,连坟墓都号“骊山”。骊山墓面朝渭水,背依骊山,占地总面积约63·7平方千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果然是“千古一帝”的风范。骊山墓始建于公元前227年,当时秦始皇还未成为始皇帝。他姓嬴名政,是个刚刚继承其父(秦庄襄王)王位的13岁的少年君主。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嬴政在他先世开创的霸业基础上,兼并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近300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志得意满的嬴政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皇帝”,又幻想皇权永固,可以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地万代相传,故自称“始皇帝”。秦始皇是一个有为的封建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大秦王朝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然而比这速度更快的,则是秦始皇不断膨胀的奢欲。他无休止地役使天下人民,开疆拓土,修建长城,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疲病不堪的人民哀号呻吟,他置若罔闻,又大举营造阿房宫,并征发刑徒70万人去继续修建骊山墓。这一切,既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又大大损耗了秦国的国力,成为他自促秦朝灭亡的祸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出巡途中,终年53岁,这时骊山墓犹未竣工。骊山墓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皇陵,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从秦始皇陵开始,不仅堆土成冢,而且建筑豪华的陵园和寝殿,这是与君主专制和皇权独尊相适应的。古人讲“视死如生”。秦始皇陵的规制就是仿照咸阳都城的规制,分内外两城,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内城周长2520米,外城周长6294米,城四角设有警卫的角楼,内外城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城门。陵冢坐落于陵园西南,是完全依靠人工用纯净的黄土夯筑而成的四棱台形土丘,有些像埃及金字塔截去上半部分尖锥的样子。陵冢高120米,周长2177米,上面遍植草本以像山岭。高大的陵冢虽然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已降至76米,但仍冠历代帝王陵墓之首。陵冢下据推测是巨大的竖穴式土坑,虽未经发掘,不能知道地宫的真面貌,不过,从《史记》记载还可略知一二,而这已足够令人吃惊的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极端的专制,无休止的奢欲,对长生不死的妄想和对死亡的恐惧在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身上奇妙地结合着,使他的行为充满了愚妄和荒诞的色彩。他一面听信齐人徐市(fú扶)“海上有仙山”的鬼话,派他率几千童男童女入海求取不死药;另一方面费尽心力地为自己造陵墓。他把自己在人间的享受尽数搬到了地宫。地宫就是咸阳宫在地下的缩影。它掘地极深,用纹①地宫:放置棺椁和随葬品的地下室。 石砌筑,以堵绝地下的泉流,并涂上“丹漆”以防潮;东西南北四面有结构宏大,布局奇特的墓道相通。椁室灌入铜液,可谓固若金汤。地宫内部构造极为复杂、陈设更尽侈丽;里面建有豪华的宫殿,设有百官的牌位,奇珍异宝不可胜数;墓室顶部排列着日月星辰的图形,底部灌注水银象征江河大海,机械转动,这九泉之下的银河就能流动;还有黄金制成的大雁与野鸭翔空弋水,又有人鱼脂肪做成的蜡烛,可以长明不息。这一切都强烈地昭示着“长生”。然而不死药自然没能求来,尽管神勇的始皇帝曾御驾亲征,到海上用连弩射杀了据说阻挡求药行程的大鱼。始皇厌恶说“死”,百官不敢言死,但死亡终究要来。地宫再怎样繁华,再怎样酷似人间,也不能让棺木中的尸骨起死回生了。可怜秦始皇还令工匠特制会自动放箭的弓弩,来保卫这于生命一无用处的坟墓;更可叹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将始皇后宫中未生儿子的嫔妃全部殉葬之后,又将工匠全部活埋在这座大墓的中门和外门之间,以永保地宫的安全。根据近年来的考古材料,地宫仍然完好无损,抛开秦始皇不言,这对于秦代文明的保存和研究来说倒确是一桩幸事。陵园的中心部分是寝殿,它位于内城的西北部,里面放置死者生前的衣冠,供灵魂起居之用,这反映了秦始皇死后仍要统治天下,驾驭群臣的痴心妄想,这种富有代表性的想法付诸实践便开创了古代帝陵建筑寝殿的先例。从今日的残砖断瓦、土石遗迹尚能想象出当年宫殿建筑的豪华壮观。陵西侧紧靠内城西墙是守陵人和侍奉宫人的住处,此外还有车马坑、马厩坑和珍禽异兽坑,完全是帝王生前的排场。陵园内还有一条高约10米,长1400米的排水大堤,以防水患,可见秦始皇陵园设计之周密,真称得上是“千年大计”了。近年来,始皇陵周围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两乘彩绘铜车马,这是我国考古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铜质车马。铜车马俑大约是真车真马真人的一半,挽具齐全,装饰华丽,造型生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是极珍贵的青铜艺术品。最能反映始皇陵豪华和宏伟的还是陵园东门外的兵马俑从葬坑。三座兵马俑坑共出土陶制兵俑上万件,战马600余匹,战车120余乘,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宇内,削平群雄的强大军容。如今这座地下文物宝库又重见天日,成为秦代陶瓷艺术和金属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的见证,并被称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这恐怕是始皇当年始料不及的。更让始皇绝对意料不到的是秦始皇陵的开放。这座地下帝国于1961年被我国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整的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象征,闻名世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领略绚丽多姿的秦代文明的风采。 仁德天皇陵(日本)中国最大的帝陵——秦始皇陵规模之宏伟可以说蜚声五洲,然而,一些日本史学者却认为,有一座坟墓,其宏大就连秦始皇陵也不能及,它就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前方后圆坟中的巨无霸——仁德天皇陵。因为这种前方后圆坟是除了日本之外其他国家绝对没有的特产,所以仁德天皇陵是全日本,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坟。仁德天皇别名大鹪鹩尊,大雀命,生卒年不详,是应神大王的王子。大约在公元4世纪后期至5世纪前期在位,这期间正是大和朝廷统一国家的鼎盛时期。大和国家兴起于3世纪中叶以后的大和(今奈良县)。3世纪时,日本列岛已有许多小国,但是都各自为政,其中较大的是邪马台国。邪马台衰落后,后崛起的大和国逐渐扩大领土,5世纪时,基本上统一了日本列岛。大和国是各地臣氏族贵族的联合政权,首领称大王(后之天皇),是世袭君主,但还没有绝对权力,实际上是氏族贵族的共主。大和时期创造的文明成为日本文化的源头,所以日本人骄傲地称自己为“大和民族”,就如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一样。大和政权时期,日本的天皇贵族以及豪门大户,普遍以为自己建造高大的坟墓为荣,这种叫做“古坟”的巨大的坟墓先是在畿内出现,很快盛行全国,因而历史上把这个时期(公元3世纪后半叶~7世纪)称为“古坟时代”,这是日本继绳文式文化、弥生式文化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阶段。根据古坟形制的发展演变,一般又可分为前、中、后三期。有趣的是,它恰好同日本国家开始统一、大和朝廷昌盛,最后走向衰亡这一过程相一致。古坟的特点是堆土成丘,在坟丘中埋石室,放置棺木以安葬死者。坟内埋有大量的金银器、铜器、玉器等珍贵的随葬品,坟丘上部及周围排列着许①多埴轮。根据古坟堆土的形式,有圆坟,方坟,前方后圆坟,上圆下方坟等等的区别,其中以前方后圆坟的规模最为雄伟,形状也十分优美,再加上它是国外没有而日本独具的形式,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日本高冢式古坟的代表。前方后圆坟的鼎盛阶段出现在古坟发展的中期。这一时期,高冢林立,形象地反映着当时大和政权的兴盛和大王的权威。仁德天皇陵便是这一潮流的代表并高踞峰巅。仁德天皇陵位于大阪府市大仙町。相传建于五世纪初。直径长475米,前方部宽300米,高27米;后圆部长245米、高35米;整座陵墓面积达48万平方米。陵墓周围环绕着圆筒形、牵牛花形以及家屋、犬马、女子、水鸟等形状堺的埴轮和葺石。坟外有三重濠沟,周围有十多座陪葬墓。1872年坟丘的方形部分崩坏,露出了横穴式石室,内有石棺,棺外有鎏金铜甲胄、刀、玻璃器等;此外,还出土了铜镜,环形大刀、马铎等器物。这些随葬品,种类之所以如此广泛,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即为了不让死后的生活有什么不便之处,要尽量把死者生前使用的物品多多益善地装入棺内。至于坟墓外部设置的家屋、犬马、女子等土俑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并不明确。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古坟在当时也是祭祀的场所,人们在这里举行仪①埴轮:日本古坟时代陶制的丧葬用品,排列在古坟坟丘的上部及周围,流行于4~6世纪。 式以拜谒祖灵,所以房屋、器具等土俑是作为常设的装饰性的东西放在那里的,而人形土俑则是用来表示参拜者。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坟前摆放这些模拟房屋、器物和动物、人物形象的埴轮,其目的是炫耀死者生前的权威和享乐,并且力图把这一切全部从人世带到阴间。无论怎样,就艺术而言,这些埴轮在造型方面都达到了埴轮陶塑艺术的高峰,人物表情和动物姿态纯真、古朴、生动,显示着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至今仍能引起人们亲切和喜爱的心情。可以说,土俑是日本人生活和心灵的表现,有着超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仁德天皇陵以大著称,不过它的大与前期古坟的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期的古坟比较取巧,它是利用丘陵自然隆起的圆形部分作为坟顶,又利用倾斜而又较狭的部分,把它削平、整形,使其略呈方形,作为坟首;再在坟顶上筑一竖穴,以便纳棺于其中。这就是前期古坟的代表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坟外貌虽似高大,但是名不符实,因为它是借丘陵之高大以为高大的,因此是虚假的夸张的高大。而仁德陵则比较实在,由丘陵转到了平地,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坟,因为它是全部用人工筑成的。这就好比一个穿高跟鞋的矮个子和一个穿平底鞋的高个子,前者显出的高挑自然不如后者的让人心悦诚服。不过,若从节省人力物力的角度来讲,前期的名不符实的大坟却要比仁德陵这种名符其实的大坟少失一些人心,尽管它们同是大王和贵族残酷剥削、役使人民的见证。为了营建出仁德陵的高大,不知有多少无名的人被迫付出了难以计量的劳动。曾有土木专家推算过,得出了下面这些惊人的数字:大坟所用的总土方约1405866立方米。这些土方如以一人之力,从平均200米外的地点搬运而来,当共需1406000工次,以千人之力搬运而来,当共需4年;以载重5吨的大车搬运而来,当共需562347车次。然而这些还只是就坟本身的筑造工程而言,如果再加上那三重大壕和那塑烧过放在坟边、坟顶上的2万多件埴轮所需的人力,则其天文数字当更加惊人了,此坟确是大王权威,也是大王淫威的反映和产物。最后还要补充的是,仁德陵的主人仁德天皇,据考证就是《宋书·倭国传》中向东晋安帝“万里修贡”(安帝义熙九年,413年)的“倭王赞”。可见中日交通由来以久。而中国大陆长期战乱时(南北朝对立时期)流入日本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此外还有大量为逃避战争灾难而移居日本的朝鲜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在高大的仁德陵中洒下过苦辛的血汗。 唐太宗昭陵(中国)与秦汉时期不同,唐代皇帝的陵寝大部分沿用魏晋和南朝流行的办法:在天然山峰的中部开凿墓室,不起土堆,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而兀峰挺拔、上摩云霄,相形之下,再高大的陵冢——如秦始皇陵——气势上也自逊了一筹。开创唐代帝王依山为陵先例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千米九嵕山的主峰。九嵕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照陵的玄宫(即墓穴)就凿建于九嵕山南坡的山腰间,陵园方圆60千米,就气势之壮观雄伟而言,可以说是空前的了。昭陵从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死后开始营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入葬方告完成,历时达13年。唐太宗生前曾宣扬俭约薄葬,这不过是怕掘墓之徒眼热光顾,难保骸骨安宁。事实上昭陵建制十分奢华,据文献记载,昭陵玄宫高悬,墓道至墓室深250米。墓道前后有五重石门,墓室宏伟富丽,与阳间的宫殿无异。中室为正寝,东西厢房中摆放着石床,床上石函的铁匣里全部是前代的书画,其中就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的《兰亭序》真迹,这是太宗之子高宗谨遵父命陪葬的。墓门外沿山腰还建有许多木构的房舍游殿,供唐太宗的灵魂游乐,里面还有宫人小心侍奉如常(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然而对这种荒谬事也未能免俗)。由于玄宫前面山势陡峭,来往不便,又顺山旁架设栈道,悬绝百仞,左右盘旋,绕山300米,才到达墓门。后来为了保护陵寝安全,又将栈道全部拆除,与外界隔绝。尽管如此,仍不能免去被盗掘的命运。不过今天的游人却只能远远望山兴叹,无法到得跟前。昭陵陵山四周围绕垣墙,墙四隅建有角楼,墙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青龙”,西曰“白虎”。陵园的主要建筑是献殿(上宫)和寝宫(下宫)。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是上陵朝拜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寝宫建在陵山墙外的西南角,是供唐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守陵官员和日常侍奉人员也住在这里。当年的这些华丽房舍如今只剩残砖断瓦,衰草黄土了。昭陵主峰迤逦而南,范围极为广泛,占田约30万亩,有10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这种笼络臣僚的手段乃袭自西汉,而陪葬墓数目之多,却是历代帝王陵寝之冠。这庞大的陪葬墓群呈扇形列置在主陵两侧,益发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陪葬者除了皇族外,大部分是文武功臣,他们是李世民父子统一中国,创设大唐帝国的重要人物,此外,还有些少数民族首领也有幸陪葬。石刻艺术是昭陵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昭陵更为后世重视的原因之一。唐太宗是史所罕见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宇内安定,四方顺服,出现了历来为史家所艳称的“贞观之治”(太宗年号“贞观”)。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文化艺术也日渐繁荣,故而昭陵石刻,如重要陪葬者的碑碣,六骏浮雕,蕃酋石刻像等技艺精湛,精美非凡,更兼高大雄伟,与高耸的山陵浑然一体,和谐中显出蓬勃昂扬的风貌。初唐立碑之风盛行,所以碑碣占了陵园石刻的绝大部分,这些碑石汇当时书法之精萃,反映了初唐各书法家的风韵特点以及盛唐书法的艺术风格。 昭陵玄武门外原来列置14个少数民族首领的雕像,象征贞观年间诸宾王归顺唐朝,向唐太宗朝圣的情形,是唐太宗时期良好民族关系的写照。这些石像高8尺,座高3尺,栩栩如生,极为壮观,可惜清乾隆以后大多被毁,现在仅存两座了。如果把昭陵比作一顶美仑美奂的皇冠,那么昭陵六骏浮雕就是上面最耀眼的一颗宝石。这些浮雕原来置放在玄武门内东西两庑,与历代一些帝陵陈陈相因的一般性的石人石马布局不同;这是唐太宗为了纪念他开国的武功所立。六骏是他当年驰骋战场所骑的六匹战马,名字分别为飒露紫、拳毛■、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相传六骏诸形出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由技艺高超的名匠依照图形一一刻在青石屏上,每件石屏刻一匹马。石屏高约1.5米,宽近2米,左上角或右上角都有唐太宗自题的四言赞美诗,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书写,不过,如今字迹已无从辨认了。这一组石刻表现的六骏情态各异,姿态生动,神韵充沛,造型优美雄骏,手法浑厚简洁,饱满圆润,堪称稀世珍品,而唐朝的一代雄风也尽现于此;更绝的是六骏中有四骏身上中箭,鲁迅先生曾称赞说:“汉人墓前石兽多半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其手法简直前无古人。”大概由于六骏的战斗经历,再加上石雕艺术的魅力,这组浮雕在民间的传说中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据说安史之乱时,唐军和安禄山手下将领崔乾祐在潼关展开大战。战斗中,叛军的一队白旗军冲杀悍勇,攻势凌厉,唐军一时难以招架,眼看要败下阵来。突然黄旗招展,不知从何处杀出一队人马冲向白旗军。两个回合的恶战下来,黄旗军杀得贼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因寡不敌众,被白旗军团团围在核心,难以突围。就在这危急之时,忽然阴云四起,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转眼间黄旗军踪影全无,惊得叛军呆若木鸡,仓皇倒退了几十里。后来,昭陵的守陵官员奏报朝廷说,潼关大战那天,昭陵前的石人石马个个汗湿欲滴。人们纷纷传说:那队勇猛神奇的黄旗军就是这些石人石马组成的。19世纪后期,“六骏”中的一匹马曾被欧洲人摹绘成图,收进《世界名马图》里。以后凡各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美术书,插图中总少不了“六骏”的英姿。1914年,美国文化侵略分子勾结陕西军阀,把“六骏”全部打碎,并盗去其中的“飒露紫”和“拳毛■”,现陈列在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余四骏被复原、被盗之两骏也被复制,存放在陕西省博物馆。昭陵及其陪葬墓是中国初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在陪葬墓中的李勣墓建立了“昭陵博物馆”,昭陵陪葬墓出土的300多件珍贵文物就陈列于馆中,供络绎不绝的游人欣赏。 江西三古坟(朝鲜)位于平安南道江西郡三墓里平野的江西三古坟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著名古迹,它建于7世纪中叶,是高句丽壁画古坟中的佼佼者。高句丽是朝鲜貊族的一个支系,公元前后形成封建国家,与随后建立的百济、新罗鼎足而立,这种三国分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下半叶新罗统一朝鲜。高句丽朝的文化繁荣灿烂,古坟就是其中建筑和绘画成就的集中代表。这些古坟构造复杂,设计精密而科学,是以高度的数学和力学知识为基础的纯熟精练的艺术杰作;同时,这些古坟中的壁画,又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及出色的艺术技巧在朝鲜绘画遗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迄今已发现了近80座高句丽壁画古坟,其中以江西三古坟的壁画最为出色,闻名遐迩。江西三古坟由大中小三座古坟构成,成三角形排列,大墓居最南侧,叫江西大古坟,坐落在它西边的叫江西中古坟,东边的叫江西小古坟。大、中古坟里有壁画,小古坟里没有。大古坟呈方台形,用凿得平整漂亮的花岗石彻成,直径58米,高10米,分为走廊和正室两大部分。正室的门是两扇整块巨石,走廊开在正室南墙正中。正室平面为方形,东西宽3.15米,南北长3.18米,从地面到天棚高3.5米,建筑技艺巧妙高超。大古坟正室四壁及顶棚都有绘画,壁画是先在石壁上用墨线勾勒出死神和其他对象的轮廓后,再用黄、红、紫、青、绿等各种颜色着色而成。壁画的题材是幻想的四神。当时高句丽盛行信仰守卫东西南北4个方位的四神宗教。他们相信,坟墓里画上四神,四神就会守卫坟墓里的人,因此东墙画有青龙,西墙画有白虎,南墙画有朱雀,北墙画有玄武。天棚画的题材也是幻想世界,画有以黄龙为主的神仙、麒麟、凤凰以及忍冬蔓、荷花等装饰图案。中古坟外形亦是方台形,直径50米,高约9米,形制与大古坟相同。正室四壁也各按不同方位绘有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天棚则与大墓不同,中央画有荷花,东西各画有太阳和月亮,南北各画有凤凰,四角画有荷花、忍冬蔓纹和云纹等装饰图案。小古坟的形制与大中古坟相同,但没有壁画。当时的人们相信灵魂不灭,认为死是现实生活的继续,坟墓是灵魂生活的宇宙。这些古坟表现了贵族们企图永远享受豪华生活的梦想,他们为此费尽心机地装饰坟墓,并以此作为自己权威的象征。天棚上所绘的天体图及四壁所绘的四神图一方面表示了当时人们对日月、星辰的信仰,同时也在室内造成了一种神圣的气氛,显示出墓主的威严。古坟壁画最初以描写墓主生前的日常生活和行乐为主,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描绘幻想世界的图画。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哪一幅画,都是以生动有力和雄伟为其特征的。在四神图中,最出色的就是江西三古坟的壁画,而三古坟壁画中最有价值的则数大古坟中的青龙、朱雀和中古坟中的白虎、玄武。青龙取的是刚从天上飞落地面喷云吐雾腾身飞驰的形象;朱雀则是展翅摇尾欲上九霄的姿态,刻划极为出色,特别是白色、红色和栗色相配得当,颜色鲜明,使得整幅画生动有力;白虎图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图中的白虎昂首挺胸,威风凛凛,一副王者之象,这幅画被认为是诸多高句丽壁画古坟里四神图中最优秀的杰作;玄武取的是大蛇缠着奔跑的乌龟的形象。就手法而言,朱雀和玄武画用圆形图案手法,青 龙和白虎画用的是浪线手法。这些壁画的主题虽属幻想,带有宗教迷信色彩。但其有力的线条、协调的色彩和布局以及生动而富有魄力的特征却表现了高句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艺术,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珍品。因而虽然江西三古坟没有其他古墓规模大,但其巧妙的建筑技术尤其是坟中的古代壁画珍宝却使它在众多的高句丽壁画古坟中卓而不群,成为朝鲜远近闻名的古迹。 西敏寺(英国)坟墓作为死者的容身之所,在许多文化与文明中常常被陵园或纪念馆所代替,有时两者并存。而整个中世纪(5~15世纪)时期,把死者葬在教堂、修道院或小教堂里是很流行的做法。早期文明中,坟墓被看作是死者的住屋,所以墓内通常陪葬有大量的衣服、器皿和家俱等生活必需品。自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来,西方关于坟墓是“死者之家”的概念已经趋于消失。因此,在教堂里,一口石棺或一块墓碑就可以称之为坟墓。西敏寺(WestminsterAbbey)就是一块容纳众多的这种坟墓的墓地。西敏寺(亦译作“威斯敏斯特寺”)位于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议会大厦西南,创建于公元960年。它的前身是7世纪时在泰晤士河一个叫托内的小岛上建起的祭祀圣彼得的小教堂。从创建时起,寺院就称作威斯敏斯特寺(意为“西寺”,以区别于位于城东伦敦塔外的一个西都会寺院——“东寺”)。1050年,英格兰国王“笃信者”爱德华(1003~1066年)下令对之进行扩建,以作为自己的墓地,1065年竣工,正式启用。以后的历代英王又陆续改建、增建。18世纪上半叶,英国建筑家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建造了教堂西端的双塔。1875年起,教堂正面由英国建筑师、哥特复兴式建筑①风格运动的领袖人物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整修。这位沉缅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师在承担修复工作时,常因傲慢地毁掉许多精美的非哥特式作品而引起时人的争议。不过,这种作风对西敏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作为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西敏寺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虽然在马拉松式的建造年代中不断地推移变化,从诺曼式、哥特式,一直到早期文艺复兴的式样,不过它的基本特色仍属于哥特式,所以历经700多年的修葺而犹能保持原貌,实在多亏了斯科特这样的建筑师。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部分长达156米,本堂两边各有侧廊一道,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仅11.6米,然而上部拱顶高达31米,是英国哥特式拱顶高度之冠,故而本堂总体显得比例狭高,巍峨挺拔。耳堂总长62米,与本堂交会处的4个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教堂西部的双塔(l735~1740年)高达68.6米。平衡本堂拱顶水平推力的飞拱横跨侧廊和修道院围廊,形成复杂的支撑体系。教堂东端,即教堂中轴线的末端,原是圣母礼拜堂,后来毁坏。16世纪初,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礼拜堂(1503~1519年,另说1502~1512年),即著名的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是英国中世纪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作品,由罗伯特·渥都设计。礼拜堂本身就是一个小教堂,有独立的本堂和两边侧廊,陵寝设在一端。其巨大的扇形垂饰和宛如倒挂着的晶莹华美的钟乳石拱顶,设计大胆,构思巧妙,拱肋图案别具一格,是整个建筑中最精彩之处。室内墙上满布壁龛,龛内共立有95个雕像。这座礼拜堂装饰华丽精美,被认为是“所有基督教国家中的至美之所。”在教堂内还有许多象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样的献给死去君主的建筑,使人不由得不惊叹西敏寺教堂内别有洞天。如祭坛东端的圣·爱德华礼拜堂,其中央的爱德华祠墓建于1269年,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圣之处。主祠周围还有①哥特式建筑:又译高直建筑。12~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以法国为中心,主要是教堂。 亨利三世及其他国王祠墓,形成了各个时代的雕刻博物馆,尤其是东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饰华美著称。建筑西敏寺的初衷就是将它作为英国国王的墓地,事实上,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20多位国王的确都葬在了这里。在圣·爱德华礼拜堂西侧有著名的爱德华一世加冕宝座,它高踞于祭坛前面的高台之上,宝座下有一块称之为“斯库恩”的圣石,它原是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是其权力的象征,1297年,爱德华一世将它带到了伦敦。顺便说一句,西敏寺还是英国国王加冕和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所在。从11世纪的诺曼“征服者”威廉一世开始,除了13岁即被叔父谋杀于伦敦塔中的爱德华五世和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自动放弃王位的爱德华八世(后被封为温莎公爵)之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包括当今的伊丽莎白女王。可以说,西敏寺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教堂内,还有一座特殊的小礼拜堂。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小礼拜堂不是献给君主,而是献给勇赴国难者——牺牲于“不列颠之战”(1940年秋季发生的英德空军之战)的皇家空军战士的。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绘有当年参战的68个空军中队的队徽。这为满目的皇家奢华中注入了一股刚健悲壮之气。在教堂或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中,大都会专为杰出的人物划出一席之地。正如法国的名人葬在先贤祠,英国的名人身后则有幸进入西敏寺。他们或被埋葬在教堂内,或者在此树立纪念碑。耳堂南翼的“诗人角”就是诗人和作家墓祠的荟萃地。这里还有著名的第一次大战时的无名战士之墓(1920年)。所以,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堪称英国著名的历史文物陈列馆。而且,这些祠墓和纪念碑在建筑上还有一个妙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堂中轴线上气势非凡的纵深可能产生的枯燥感。教堂南侧是修道院,创建于13世纪,是一方形庭院,周围设开敞拱廊,拱廊周围另有许多附属建筑物。此外修道院庭院东南一侧,还有宝库厅和地下小教堂。后者为一长方形厅堂,现为寺院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国王、王后和贵族们在葬礼中放置在无盖棺材中供人凭吊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根据死后面容模制下来的,造型真实生动。其中以爱德华三世(1312~1377年)的雕像最为古老,以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子爵的雕像最为精致,这位被誉为“海洋权威的化身”的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海军指挥官曾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拿破仑,从而最终导致后者滑铁卢的失利。西敏寺的柱廊恢宏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恭愍王陵(朝鲜)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开城市为中心,方圆6至8千米的地区,有很多高丽历代国王、王后和王族的陵墓。开城作为朝鲜的直辖市,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公元918~1392年,高丽王朝就定都在这里,因为城内松林遍布,故又称“松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亚洲著名的国际城市。它地处三八线以南、城东12千米处的板门店就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地点。在开城周围的众多古墓中高丽第31代王恭愍王(1351~1374年在位)及其王后的双墓以高超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而知名于世。①自918年新兴地主王建建立高丽王朝,到恭愍王时,由于海上倭寇的持续侵犯和高丽封建中央集权的极度衰弱,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恭愍王(1330~1374年),名颛,初名祺,是忠肃王之子。他在位时正值中国元末农民暴动,当时高丽王廷内握有实权的,是以大土地所有者为基础的世臣大族,他们是和蒙古王室通婚的亲元势力。实际上恭愍王本人就是蒙古王室的驸马,取名伯颜帖木儿,长期入侍元廷,而他早年依靠的就是世臣大族奇氏和权氏的势力,但即位后由于目睹了元朝势力日衰,就果断地出兵反元,并坚决肃清了奇氏和权氏两族的势力,停止使用元朝年号,恢复高丽传统官制,在一定程度上博得了人心。1362年,恭愍王任用了一个与世臣大族无任何关系、出身卑贱的僧侣——辛旽,他是玉川寺一个女婢的儿子。恭愍王颇为赏识他对政事改革的一些见解,令其还俗,委以重任,官至真平侯。辛旽被起用后,在恭愍王的支持下放手改革,打击兼并土地的大农庄主,并设置田民辨正都监,将大农庄主掠夺的土地归还原主,还将那些奴婢恢复为良人,这样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土地兼并,而且打击了豪强,解放了奴隶,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符合人民的利益,故而被人民称为“圣人”。可惜恭愍王对这位“圣人”的信任和支持却有始无终。由于辛旽的改革激怒了世臣大族,他们勾结起来,恶意诽谤他贪恋女色,进而诬告他谋反。偏听的国王终于倒向世臣大族一边,于1371年将辛旽以叛逆罪处决,从此朝政重新落入世臣大族的掌握,恭愍王则于1374年被宦官崔万生等弑杀身亡。恭愍王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君主,却是高丽王朝末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擅长绘画和书法,创作了很多作品,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自画像、鲁国公主(恭愍王的王后)肖像等人物画和风景画、动物画等。著名的“天山大猎图”残片2幅,据传也是出自他手,这是画在丝绸上的彩色小画,虽然残损过甚,但仍能看出细腻生动的形象和高超的艺术性。恭愍王陵就是这位雅擅丹青的国王生前亲自精心构思的,并且亲临现场监督人民修筑。恭愍王陵位于开城市开丰郡解线里,是恭愍王的玄陵和王后鲁国公主的正陵并排座落的双墓。始建于1365年,1372年建成。陵园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宽20米,以东西并排的双墓为中心。两墓相隔0.61米,东西两侧各铺有宽24米,长40米的3层长方形大台阶。大台阶间的高度从上到下分别为1.2米、1.4米,在大台阶正面及两旁共设了4处小台阶连通。大台阶下面是宽敞的小台阶,一直延续到山下。从最下一层小台阶到最上一层大台阶的高度有15米。双墓建在1米厚的12边形石基之上,墓的东西北三面用花岗石垒成一圈①海上倭寇:即日本海盗。 高3米的围墙。玄陵居左、正陵居右,是由恭愍王生前亲自选定陵位并按同一规格营造的。墓高约6.5米,对角直径约为13.7米,由于水土流失,正陵稍低于玄陵。墓边围以一圈12角形屏风式石墙相护,石屏风上雕有荷花纹、方纹和12地神像。屏风外又围一圈与其平行的石栏杆,双墓间有1.2米宽的走廊连通,石栏杆外交错地置放着石羊和石虎。上数第一层大台阶上有高4米的望柱石,正中放着7.2吨重的石供桌,桌面上雕有细腻优雅的荷花纹和鬼面纹;第一层与第二层大台阶之间正面的两处小石阶前分别有一幢石灯。第二层大台阶的左右两侧边缘立着4尊文官雕像,第三层大台阶与其相对立着4尊武官雕像,武官雕像顶盔挂甲,支剑挺立,威风凛凛,文官雕像则文质彬彬,这种造型生动的文武石像沿袭了从前的陵墓雕刻式样,具有这类纪念碑雕刻应有的威严庄重和装饰效果,作为①陵墓装饰手法,成为后来李朝陵墓装饰的典范。王陵内部用大盘石垒成,中间为墓道,再后是墓室,墓室东、北、西三面墙上各画有12地神像中的4个神灵。天棚分北、南、东南三个方位各画有②北斗七星、三圣和太阳。恭愍王陵尽管体现着君王至上的封建意识,但它同时也是高丽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象征。双墓规模宏大,形式豪华,设计考究,各种装饰造型典雅,雕刻精细,整个布局和各个形象都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并开辟了新的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朝鲜时期,曾炸毁王陵,盗走许多珍贵遗物。朝鲜解放后,恭愍王陵又得到重修,恢复了昔日的光采。①李朝:系1392年由李成桂建立的封建王朝,国号朝鲜,首都汉城,1910年灭亡。②三圣:朝鲜上古时期的三位圣人:恒因、恒雄、恒检。 明太祖孝陵(中国)《红楼梦》里的妙玉特别激赏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是说人的寿命无论怎样长久,也终究要死。土馒头是坟的俗称,因圆形的坟,看去恰如馒头。不过在帝陵中,这种馒头坟直到明代才出现,秦汉唐宋时期的帝陵都是方形的,圆形坟是明太祖朱元璋因地制宜的创举。因为南方多雨,陵墓作圆形,可使雨水下流,不致浸湿墓穴,由此可见这位朱皇帝不泥守传统、立足实际的革新精神。朱元璋选陵址的办法也颇有新意。他登基后,曾向刘基、徐达、常遇春、汤和征询陵址的意见,并约定时间召集这四人磋商,连朱元璋共五人,各自先用纸条将陵址写好,到时从各自的袖筒中掏出来一对,结果不约而同地写着同一地点。这不免让人想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二人手掌上的“火”字,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个被普遍看好的陵址就是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的灵谷寺旧址。紫金山最初叫“金陵山”,楚怀王灭越后,曾在这里掘地埋金,以镇“王气”。它三峰井峙,气势雄伟,自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故有“虎踞龙盘”之说。独龙阜北依紫金山主峰,阜高150米,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确是一块风水宝地。陵址一经选定,朱元璋就把原址上的灵谷寺迁到紫金山东麓,让地给自己建陵。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开始营建孝陵,翌年马皇后去世,就安葬在这个墓里。第三年孝陵全部竣工。时隔15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终年70岁,与马皇后合葬孝陵。孝陵周长约30千米,规模宏大,由南向北,纵深达2.6千米,是一组排列有序、相对集中的木构建筑群。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这是陵寝威严的标志,轻忽不得,否则就得问个大不敬罪。下马坊东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所立的“禁约碑”,碑文洋洋数百字,是保护陵园和谒陵的有关规章制度。禁约碑东北约500米处是孝陵大红门,门上原有重檐黄色琉璃瓦顶,今只剩下门洞。过大红门是四方城,这里原是一座碑亭,现在只剩下四周围墙。城内原有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为他父皇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一通,满碑全是对朱元璋的颂扬之辞。四方城略北过御河桥是平坦宽阔的孝陵神通,两侧排列有12对石像生①,包括文臣武将各四尊,华表2座,石兽24只,绵亘排列达10千米之长,象征朱元璋生前拥有的仪仗和侍卫,可以说是“死要威风”。这些石刻比唐宋帝陵的石雕体态更显壮观,石刻技法简朴,形态虽稍嫌呆滞,但具有静谧肃穆之感,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孝陵的神道非常独特,由华表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名曰“孙陵岗”的小山。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神道转弯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据载,当年建陵时,曾有人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未予批准,于是神道只好绕行而过。比起同世之雄曹操“生了当如孙仲谋”(仲谋是孙权的字)的喟叹,孙权——倘若他地下有知的话——想必会更加感激千载之后这位开国之君的惺惺相惜:成①石像生:帝王陵墓神道两侧排列的石人石兽雕像的总称。 全了他的“入土为安”。神道尽头,过棂星门遗址就是孝陵的正门,门上嵌有“明孝陵”青石门额一块。正门之后是中门,原来的建筑已经毁坏。清同治四年(1865年)在中门台基上修建了一座碑亭,里面矗立着五通石碑,中间一通上刻清康熙皇帝的题字,康熙六次南巡,曾五次亲谒明孝陵,这块“治隆唐宋”碑是他1699年第三次南巡时所题。其他四碑也都刻有清代皇帝的题字,其中有乾隆皇帝1751年南巡时所题刻的诗句,诗中对明太祖打下一片大好江山,而后世子孙却无法守成十分感慨。碑亭后面是献殿,这是陵园最突出的建筑,原有45间涂龙滚柱的殿屋,规模十分宏大。这也是朱元璋对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他取消了秦汉唐宋时期陵园中供帝王灵魂起居的下宫建筑,并相应取消了陵寝中留居宫女以侍奉亡灵起居的制度,而保留并扩展了供谒拜祭典的上宫建筑,从而更加注重朝拜祭祀的仪式排场。这既说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陵寝中原始迷信的方式不能不逐渐废止,也反映出了朱元璋为推崇皇权,巩固统治而借祭祀大作文章的良苦用心。然而,再盛大的祭祀也保不住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清军入关之际,孝陵献殿全部被毁,只剩下遍布刀伤的台基和柱础。清朝占据中原后,为安抚人心,曾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残存的台基上重建了一个座献殿,但只①面阔3间,与须弥座式的台基相比,寒伧而落魄。解放后,人民政府曾进一步修整和装饰了重建的献殿,部分建筑已恢复了昔日的盛容。陵园最后部分是宝城,宝城是陵墓前的一圈围墙。宝城上建有明楼,这是陵园内最高的建筑物。宝城和明楼也是朱元璋的创举。宝城内的巨大土丘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地,上面条石篆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关于孝陵地宫的情况,未经发掘,不得而知,不过从陵园地面建筑的豪华宏伟来看,地宫必然是奢侈宏丽,纵然史家一再粉饰,标榜节俭,也难以令人相信。朱元璋虽然在后人的画像里厚唇长颚,十分不堪;安徽的花鼓戏也对这位皇帝充满了讽刺怨恨,但他能由一介农夫成为一朝开国之君,确有他过人之处。而他对陵寝制度的改革,也为后世垂范。明十三陵及清东陵、西陵在规制上就是基本沿袭孝陵,只是规模更为宏大而已。明太祖孝陵也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起重新对外开放。那高大精美的建筑和形胜天然的景色令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①须弥座:又名“金刚座”,系佛像底座,又为我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台基,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凸凹线脚和纹饰。 古尔—艾米尔陵园(乌兹别克)“整个有人类居住的世界,不宜有两个君主”,这是14世纪中叶兴起的征服者——帖木儿(1336~1405年)野心勃勃的狂言,这个妄想建立世界帝①国的突厥人,是继中国的成吉思汗以后最大的一个征服者。数十年中,他东侵西讨,把从中亚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都统一在自己的政权之下,建立起一个辉煌却短命的帝国。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是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市),帖木儿在此建起了许多伟大的建筑物,其遗迹至今尚有留存,其中就包括古尔—艾米尔陵园(Gur-i-MirMausoleum),这里埋葬着帖木儿大帝和他的儿孙。帖木儿无论在血统、语言、信仰、习惯和文化等方面都完全是一个突厥人。不过由于当时中亚人崇敬成吉思汗的后裔,统治者都以属于成吉思汗一族为荣,不属于成吉思汗族的统治者也想同汗族结姻亲、拉关系,以图增加自己的威望;再加上帖木儿后来创建了一个大帝国,他下面的历史学家就为他编了一套光辉的身世,说他先世曾有数代与成吉思汗一族结亲。而实际上,帖木儿本人才真正是成吉思汗族的女婿:在推翻撒马尔罕的王公忽辛之后,帖木儿娶了忽辛的寡妻——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后王哈赞汗的女儿,之后,莫卧儿斯坦的察合台后王黑的儿火者又把宗室女塔瓦卡勒公主嫁给他,因此帖木儿也被称为古烈干(蒙古语,女婿之意),中国史料则称之为驸马。有些史学家认为,这种称号说明帖木儿出身寒微。这使他即使在1370年成了中亚的最高统治者后,仍不得不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旧例,拥立一个成吉思汗的后裔为汗以服众意。帖木儿还被称为跛子帖木儿(Tamerlane),这是因为在一次与锡斯人的夜战中,他被射穿右手和右脚,正骨手术的失误使他从此终身残疾。帖木儿以残暴著名。凡他征服所及,皆成残破的废墟,被攻克的城市的居民几乎全遭屠杀,他曾用死人的头颅在城四隅筑成四个塔以纪念自己的胜利。这样的破坏和残暴甚至超过了当年蒙古的西征。然而,帖木儿崛起之时,正是蒙古帝国走向分裂衰亡之日,各地群雄割据,混战不休。帖木儿帝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使中亚和小亚细亚的混乱局面安定下来,经济、文化的联系得以畅通,这是征服的另一面。此外,帖木儿从小通突厥文和波斯文;长期的流浪奔波和军事活动增长了他的阅历;而同知识界的多所接触又使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因此,这个未受过教育的半文盲君主,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有相当的关于历史、医药学和天文学等学科的知识,他的棋艺也甚为高明。对知识的重视和对艺术的爱好使这位嗜杀的君主特别尊重有学问有技能的人。他在所征服的一切地方,总是把文人、学者、艺术家和工匠通通保护起来,不予杀害,并把他们送到自己的首都。因此,他在中亚撒马尔罕等城兴建的各种建筑物可以说是各族工匠、设计师和艺术家联手创造的精品,这也体现了帖木儿美化自己首都的企图和对艺术的喜好。据说,建筑师都必须按照帖木儿本人的艺术构思来进行设计。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帖木儿在撒马尔罕居住的宫殿据记载确是都丽华①成吉思汗(1162~1227年);即元太祖铁木真。出身于蒙古贵族,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号成吉思汗。1218~1223年间,进行第一次西征,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汗国。其孙忽必烈建立中国元朝。 美,讲究万分;而帖木儿在1403~1404年下令修建的古尔—艾米尔陵园,虽然经过时间和地震的摧残,依旧富丽堂皇。古尔—艾米尔陵园的主体是个八角形的圆顶建筑,正面嵌有高大的凹廊。八角形的外墙体上有一段高约8米的鼓座,鼓座底部支撑着内层穹顶,约20米高;鼓座上端托举起外层穹顶,高约35米。外层穹顶呈独特的肋形,由两层薄薄的钟乳体同鼓座脱开,其外表面由密密的圆形对顶棱线组成,通体包裹着天蓝色琉璃面砖,色彩淡雅,光耀夺目。陵墓外部墙壁四周镶嵌着用玛瑙方砖组成的金碧辉煌的壁画,底部建筑用五彩缤纷的砌石装饰,陵墓的门和栏杆都有精美细致的木石雕刻。整个陵墓外观雄伟壮丽、色彩华美。陵墓内部呈十字形,墙壁的下部全用大理石砌成,上部则布满了彩砖砌成的青绿色的阿拉伯式图案和金质的阿拉伯字母,彩砖和金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陵墓中设灵室,里面放着9具石造疑棺。从一条窄梯抬阶而下,就来到地下墓室。地下墓室用优质的砖石砌成,下面还有4米深的地基。看来帖木儿死后容身之所的基础要比他生前建立的帝国的根基牢靠坚固得多。帖木儿于1405年2月18日死在远征中国明朝的途中,尽管指定了继承人,他的庞大帝国还是分崩离析了。墓室里放着9具石棺,里面分别盛放着帖木儿、帖木儿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一孙为兀鲁伯)、兀鲁伯的两个儿子、帖木的国师和一个未查明姓氏者。1941年,考古学家曾开棺验证,其中帖木儿的尸体保存得很好,他的跛了的右脚和兀鲁伯的被斩的头颅,与有关史书上的记述都吻合一致。1434年,陵墓进行了扩建,在北面增建了两座螺旋状尖塔,塔顶是与陵墓大穹顶造型及装饰完全相同的小穹顶,它们分峙于陵墓入口的左右,使陵墓显得更加完整雄伟。1967年,残损的古尔—艾米尔陵园得到了修缮,部分地回复了旧观。帖木儿一向倾心于伊朗文明,他本人就是个穆斯林。他的建筑艺术除受波斯的影响外,还受到中国的影响:他在撒马尔罕和大不里土城招用了不少中国陶工,受中国艺术影响非浅。确实,从帖木儿的宫殿到他的陵墓,它们呈现出来的面貌和达到的成就都绝非一个游牧民族所能想象,而是中国与伊朗的艺术传统巧妙结合的结果。 胡马雍墓(印度)①印度的建筑在莫卧儿帝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18世纪以前,这个帝国的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在他们身后留下了若干出色的大型建筑,可以说,除了莫卧儿帝国的第六代统治者奥朗则布以外,所有早期的印度莫卧儿统治者都是伟大的建筑师。不过,这里我们提到的胡马雍墓却不是墓中这位莫卧儿帝国第二代统治者本人的杰作。这座1569年初建成的印度现存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坐落在②德里东部朱木拿河畔,是1565年由帝后哈克·贝克姆主持修建、米拉克·朱尔扎·吉亚斯设计的。这位帝后——一个波斯学者的女儿——是在1542年初与流亡的胡马雍结婚的。说起胡马雍的流亡,那得完全归咎于他自身的软弱和优柔寡断。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遗传基因的影响。他的父亲巴布尔(1482~1530年)是莫卧儿帝国的奠基者,这位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后裔,是亚洲历史上最富传奇性的人物之一,而胡马雍虽然像其他莫卧儿帝王一样知书达礼而且喜爱文化,甚至在流亡波斯期间仍在研究中国和波斯的艺术,却缺乏他父亲所具有的智慧、谨慎以及坚强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一切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极端需要的。一生忙于流亡和征战的巴布尔虽然在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但他无暇制订新的法律和整顿行政,因而他留给长子胡马雍的是一个既不完善又不稳固的政权。23岁的胡马雍登基时局势不很平静,由于种种矛盾和冲突,他不能指望得到他的亲属、朝臣和军队的可靠支持,而被征服者的意图反叛和外部敌对势力的日益增长都是对这位不称职的国王的威胁。开始他的运气不错(他名字的意思是“幸运者”),曾一年内迅速征服了两个大省——马尔瓦和古吉拉特,然而由于他的显而易见的弱点,翌年却又失之一旦。与阿富汗复兴的斗士舍尔沙·苏尔的冲突是胡马雍不幸的开始。1539年和1540年他两度被舍尔沙打败,军队丧失殆尽,从而毁灭了巴布尔在印度的事业,使印度斯坦的统治权又再次转入阿富汗人之手,胡马雍也不得不开始他约15年的流亡生活。后来他时来运转,得到伊朗萨非王朝的帮助,趁舍尔沙建立的苏尔王朝内乱之机,卷土重来,挽回了以往的失败,巴布尔开创的帝国总算失而复得。这样的一波三折,一方面是由于胡马雍的无能造成的,另一方面却也同巴布尔的早逝使他无法巩固自己对于北印的征服有关。说起胡马雍父亲的去世,还有一则比较荒诞的轶事。据说胡马雍生过一次大病,巴布尔曾为此热切地向真主祈祷,要真主把他儿子的病转移到他自己的身上,因此在儿子开始好转的时候,父亲的健康就渐渐垮了下来,到胡马雍康复后两三个月,他就去世了。而他那个叫做“幸运者”的儿子却未免太名不符实了,1556年1月24日,恢复了莫卧儿统治的胡马雍,还未尽情地享受得之不易的胜利,就意外①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印度半岛北部由异族入侵者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它由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的五世(一说六世)孙巴布尔开创、在阿克里(巴布尔之孙)时代稳固形成的。“莫卧儿”即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蒙古”。②德里:印度首都新德里和与其南北相对的旧德里的合称。 地从德里的藏书楼的楼梯上跌了下来,并因此而丧命。当时他远未确保对印度斯坦的霸权,不过,他的儿子要比他强得多,这个叫阿克巴的第三代帝王扩大并巩固了乃祖父开创的莫卧儿帝国,成为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的建筑师。长眠在陵墓中的胡马雍已经没办法知道这一切了,否则他一定会对自己的名字增添不少自信。胡马雍的陵墓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陵园大门用灰石建造,是一个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用大理石和红砂石的碎块,镶嵌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4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这种圆顶的设计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别引人入胜,在印度建筑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双层圆顶的显著优点初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西亚相当长期以来所施行的圆顶建筑形式,它在胡马雍陵墓中的应用,证明这座陵墓的建筑者曾参与波斯的建筑实践。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的,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窿。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米的八角形宫室,宫室上面各有两个圆顶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作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胡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放着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石棺。从红砂石精细的镂花、花园式的内景到四周墙壁上的拱型大门,这一切构成典型的莫卧儿风格。据说亚格拉的秦姬陵就是仿照胡马雍墓建造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人们确实很容易看出二者风格上的师承关系。通常人们认为胡马雍墓受波斯艺术的影响,不过其底层平面图是印度的风格。它的外表大量使用白色大理石也是印度的风格,而没有波斯建筑师所惯用的彩色砖装饰。整个陵墓给人一种威严、宏伟又端庄明丽的感觉,一扫过去伊斯兰陵墓灰暗、阴森的风格。显然,它和整个莫卧儿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伊斯兰教建筑的简朴和印度教建筑的繁华的巧妙融合。 泰姬陵(印度)在印度波光闪烁的朱木拿河南岸,雄峙着一座著名的古城——亚格拉,美丽的亚格拉城郊屹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陵墓——泰姬陵。宏伟壮丽的泰姬陵中封存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那是在印度历史上莫卧儿王朝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皇帝是沙·贾汉(贾汉吉尔之子,1627~1658年在位)。和许多莫卧儿统治者一样,他的王位是靠武力和血腥得来。他有一个聪明美丽、温柔贤惠的爱妃阿尔珠曼德·巴奴·贝古姆,二人情深意笃,甘苦与共。在他叛乱失败的不幸日子里,她是他可靠的朋友、谨慎的顾问;而在他执掌大权的显赫岁月,她则是他多情的妻子、温柔的伴侣。沙·贾汉赐给她一个非常美丽的封号:“蒙泰姬·玛哈尔”,讹称“泰姬·玛哈尔”(TajMahal),意为“宫廷之尊”或“宫廷之冠”。沙·贾汉对她极尽宠爱,不仅在后宫与她须臾不离,就是外出巡视也把她带在身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泰姬从19岁开始为皇帝生儿育女,共生了14个孩子。1631年,她在随沙·贾汉出巡的途中,因难产不幸辞世,年仅38岁。当她弥留之际,悲痛欲绝的皇帝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陛下若不忘我,请为我造一座大墓,以此来纪念我们真挚的爱情。”于是,沙·贾汉遵照她的遗言,建起了这座规模宏大而又精巧美丽的忠贞爱情的象征物——泰姬陵。泰姬陵由来自波斯、土耳其和印度各地的著名建筑师集体设计,由土耳其的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定下最终的设计方案。动工后,每天雇用两万多名工匠,费时22载,耗资4000多万卢比,方始完成。泰姬陵竣工后,沙·贾汉仍在位,他常坐在王宫的平台上遥望陵园。他曾梦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侧为自己建造一座与泰姬陵一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好与白色的泰姬陵遥遥相对;他还想用黑白大理石建造一座跨河大桥,把两座陵墓连接起来,以体现他对爱妃的绵绵情思。可惜不到5年,即1658年,这座桥还未来得及动工,沙·贾汉就被他的第三个儿子篡夺了王位,并被囚禁在亚格拉的古堡中。晚景的凄凉,更增添了他对爱妃的思念,然而他只能隔窗遥望她的陵墓,在睡梦中追忆他们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所幸最后他终于被安葬在泰姬陵中,与爱妃共赴亘古不醒的睡眠。与其他莫卧儿时期的花园式陵墓相同,泰姬陵是印度——伊斯兰建筑工艺与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整个陵园呈长方形,长583米,宽304米,占地17万平方米,四周环绕着红砂石墙,总体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前院面积为16l×123米,两侧各有两个较小的院落。后院作为主院,是一块面积为293×297米的大花园,缎带般的十字形水池将其等分为四,水池的交叉处有碎玉迸溅的喷泉,使整饬的几何美中充满了律动感。贯穿前后院的是一条长长的红砂铺就的笔直甬道,甬道的两旁是修剪整齐的柏树,甬道的尽头,就是典雅圣洁的泰姬陵。与其它莫卧儿时期的花园式陵墓不同,它不是位于花园的中央,而是矗立在陵园中轴线的末端,即花园的最北端,从而在它前面形成了一个非常舒展、开阔的空间,增添了陵墓庄严、肃穆的气氛。陵墓的主体建筑是一圆顶寝宫,建在一座高5.5米,边长95米的正方形台基中央。寝宫本身是边长56.7米的正方形而抹去四角,建筑形体四方 对称,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八角形的陵壁,墙壁略凹,正前四面是入口,各有一座高达33米的巨大拱门,旁侧点缀着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24座小拱门。上部是由一段鼓状石座承托的双重复合式穹窿的屋顶,圆顶直径17.7米,外层硕大优美的球根形圆顶的顶端有一座金色小尖塔。圆顶的四角各有一座小圆顶的凉亭相护,周围还有16座金属小尖塔,犹如众星捧月,人称“大理石之梦”。台基四角各耸立着一座约41米高的3层圆柱形尖塔(即拜楼),为防止倾倒后压坏寝宫,塔身都稍稍外倾。寝宫、台基与尖塔都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洁白光亮、纯净明丽。陵园东西两侧还有两座附属建筑,是用红砂石砌成的式样相同的清真寺,以白色的大理石碎块点缀装饰,二者遥相呼应,衬托得泰姬陵主体更加洁白如洗。作为莫卧儿帝国最杰出的建筑,泰姬陵成功地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如胡马雍陵的基本模式等,不仅规模空前,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顶峰。它对称工稳、结构严谨、形体简洁、配合巧妙:高大宽阔的台基保证了陵墓的舒展稳定,圆顶寝宫则打破了正方形台基的单调,四周的尖塔又分散了圆形穹窿突兀凌空的压重感,陵墓整体丰满、均衡、协调,犹如一支庄严和谐而又充满幽情的乐曲,无怪乎被誉为“白色大理石的交响乐”。据说,莫卧儿人以巨人的气魄从事建筑,以珠宝匠的细致进行装饰。号称东南亚第一建筑师的沙·贾汉在后一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以致其众多的建筑“成了大型珠宝”。被称作“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无疑是其中最晶莹圆润、光彩照人者。泰姬陵的装饰华丽细致、精美绝伦。圆顶寝宫的四扇巨大拱门上,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着半部可兰经文,还有贵重宝石的装饰性花边。寝宫内部,以八角形大厅为中心,共有5间宫室,中间的大宫室由辐射状通路连接着其余4间宫室。宫室墙壁上装饰着色彩缤纷的贵重宝石镶嵌而成的各式花卉图案,技艺精湛,灿烂夺目。中央宫室里有一道八角形的白色大理石透雕围栏,上面嵌着繁星般闪烁的彩色宝石,围栏里面并排摆放着泰姬·玛哈尔和沙·贾汉的象征性石棺(他们的真正遗骨盛放在地下墓穴的石棺中),石棺上也布满了奇光异彩的宝石以及浮雕。除了石棺前的围栏,宫室的窗扇也全部采用了透雕的手法。其中有一扇门扉窗棂,上面透雕着藤蔓花卉图案,以黄金为梗,翡翠作叶,红绿宝石、水晶和玛瑙等镶花,花纹制工极为精细,就连小叶子上的叶脉都清晰可辨,据说是出自中国的一位能工巧匠之手。美丽的泰姬陵仪态万方,一日之中,随着清晨、正午和黄昏之时光线的不同,呈现出或清丽淡雅,或耀眼夺目,或绮丽多姿的不同风采;而在夜晚皎洁的月光下,它则显得庄重肃穆,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变得更加诱人;更兼清水照影,泰姬陵就如一条白荷,凌波婷婷玉立,上下光影交错,恍若人间仙境;再加上青青的草地、美丽的花圃、澄澈的水池和飞溅的喷泉,虽一切俱为死者而设,却绝无死亡的阴森可怖,相反却洋溢着生之欢乐欣悦,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贾汉吉尔陵墓(印度)印度莫卧儿王朝早期的统治者都像他们的帖木儿人祖先一样,爱好艺术并且热情地提倡和赞助文学艺术。贾汉吉尔(1569~1627年),这位莫卧儿王朝的第四代皇帝,不唯如此,他还是个杰出的鉴赏家和艺术批评家以及画家。此外,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花卉,而且多情。他曾经为一个叫阿纳尔卡莉的宫女修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上面镌着深情款款的题词:“啊!如若再得一见我爱之面容,我当感激真主直至复活之日。”也许正因为他的多情,一个波斯移民的女儿才能以其妩媚的容颜吸引了这位皇帝的目光,最终成为他的皇后,并左右了他,从而导致了外戚专权、宫廷内讧加剧的局面。最后,在平定了儿子沙·贾汉的叛乱以及这次平乱功臣的叛乱之后,贾汉吉尔病故在由克什米尔回京的途中。临终前,他表示死后要葬在他的皇后在迪尔库沙的花园里,让这位美貌出众、多才多艺并且野心勃勃的爱妻时时慰藉自己寂寞的灵魂。真可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贾汉吉尔陵墓(Jehangir’sMausoleum)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市西北5千米处的拉维河畔,沙达拉公园的花木丛中。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历史名城和第二大城,旁遮普省的首府。1527~1707年间曾作为莫卧儿王朝的都城。公元7世纪,中国的高僧玄奘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拉舍尔,这是历史上关于这座城市的最早记载。它因城市处处树木蓊郁、芳草如茵、繁花似锦而被誉为“花园城市”,同时又以其文化中心的身份赢得了“巴基斯坦灵魂”的称誉。1637年,在经过斗争得来的王位上坐了9年的沙·贾汉为他的父亲建造了这座陵墓,虽然它没有沙·贾汉的爱妻泰姬·玛哈尔的陵墓那么著名,但这座精雕细刻的大理石陵墓也是一件优美的艺术品,是具有天赋的鉴赏力和建筑才能的莫卧儿人为我们制作的又一建筑杰作。贾汉吉尔陵墓占地22公顷,陵墓的主体坐落在一个巨大花园的中央,是一座用红砂石砌成的长方形建筑,而不像其他莫卧儿时代的建筑一样,有个轮廓鲜明的圆顶。陵墓主体的四角各矗立着一座4层的白色圆顶尖塔,高31米。这种尖塔俗称拜楼,原是阿訇呼叫伊斯兰教信徒们向麦加圣地方向朝拜的塔楼,是伊斯兰建筑的特有标志。尖塔的设计是个奇思妙想,巨大的长方形寝宫在它们的衬托下不显单调、沉闷,整个建筑由此变得均衡、协调,而红白两种色彩的对比十分鲜明,相映成趣,纯净中富含变化。陵墓四周规则地排列着高大的拱门,这是莫卧儿建筑的显著特征。陵墓的四周和尖塔底部的墙壁上嵌满了精美华丽的彩色大理石花纹图案,这是沙·贾汉时期已达到至美之境的印度——穆斯林建筑风格在装饰设计上的表现。陵墓内部,装饰着做工精细的大理石屏风和富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壁画,其中尤以99件花卉和神像的图案最为珍贵,堪称莫卧儿王朝时期的艺术瑰宝。陵墓中贾汉吉尔的棺椁非常豪华,内棺用金银宝石镶嵌着华丽的图案,外面包金,又套一层石棺。当年锡克人入侵时,石棺被敲去了两个角,金棺也被盗走。这座陵墓规模宏伟,建筑风格淳朴,可同印度的泰姬陵相媲美。陵墓附近还有努尔·贾汉和其女拉德里·贝古姆的陵墓。努尔·贾汉就是贾汉吉尔的皇后。她原名米赫尔—温—妮萨,是在她父亲来印度的途中出生于坎大哈的。她17岁时嫁给了一个波斯人,这个人在贾汉吉尔统治初期得到了“舍尔—阿富汗”的称号。后来,他“不服从命令并图谋反叛”,贾汉吉尔于1607年派孟加拉的新任总督去惩办他,他杀了总督,被总督的随从砍 成了碎片。于是,新寡的米赫尔—温—尼萨及其年幼的女儿被带到了宫廷。4年后,皇帝娶了她,并立为皇后,授予她:努尔·玛哈尔”(宫廷之光)的称号,不久又改为“努尔·贾汉”(世界之光)。这位皇后的影响力使她的父亲和兄弟成了朝廷中显赫的贵族,她还把她与前夫所生的女儿嫁给了贾汉吉尔最小的儿子。她的阴谋挑拨使皇帝父子反目,她的敌视排斥又迫使功臣铤而走险,发动叛乱。对她,皇帝不敢也无力抑制。不过,这位皇后倒是能跟贾汉吉尔甘苦与共。当他在第二次叛乱中被囚之后,逃脱了的皇后屡救他不成,居然回来陪他同受拘禁,直到两人共同逃出囚笼。贾汉吉尔死后,皇后大势已去,自己的兄弟也转而辅佐沙·贾汉夺位:充满野心勃勃的她再也无法在这个帝国兴风作浪了。如今她的陵墓已大部分被毁坏,只剩下一座有4个拱门的建筑,供后人凭吊。 清东陵(中国)清朝入关以后,除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外,其余9个皇帝均仿照明代帝陵,建造了两处规模宏大的陵墓群,因它们各距北京市区东西200余里而被称作清东陵与西陵。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昌瑞山下,西距北京市区125千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陵墓区。陵区南北长125千米,东西宽26千米,总面积为2500平方千米。整个陵区以昌瑞山顶的明代长城为界划分为两部分:长城以南为“前圈”,周围修砌了近40华里的风水墙,是陵墓建筑区;长城以北为“后龙”,是风水禁地。东陵北靠昌瑞山,东依婉蜒起伏的鹰飞倒仰山,西傍高耸入云的黄花山,南抵宛若倒扣金钟的金星山。更南为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一个险峻的陵口,名叫兴隆口,整个陵区之水汇集于此,水深流急,常有鲤鱼跃出水面,根据“鲤鱼跃龙门”之说,兴隆口又叫龙门口。整个陵区环境千山万壑,回环朝拱,重峦如涌,绵亘不绝,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说这是由清世祖顺治亲自相中御定的。清入关后,有一次顺治皇帝出外狩猎,纵马扬鞭,偶然来到昌瑞山下,停辔四顾,但见山川壮美,景物天成,不由龙颜大悦。他翻身下马,虔诚祷告了一番,然后将右手大拇指上佩戴的白玉扳指轻轻取下,小心翼翼地扔下山坡。静默片刻,庄重地向身旁敛声屏气的群臣宣布:“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少停,又说;“鞢(扳指)落处定为穴。”群臣凛遵,赶紧在草丛中细细寻觅,终于找到了那枚扳指。于是,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陵墓区就此开辟了。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圈内有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嫔陵5座;葬有5个皇帝,15个皇后,13个皇贵妃,6个贵妃,31个妃,18个嫔,22个贵人,16个常在,9个答应,4个福晋,l7个格格,1个阿哥,共157人。东陵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更为成熟,其体系完整,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整齐划一。东陵以昌瑞山主峰脚下的顺治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整个陵区由大小不等的20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皇帝皇后的陵寝均为黄琉璃瓦盖顶,按从南到北的顺序,一般都由石牌坊、大红门,至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石桥、神道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隆恩殿、东西配殿、琉璃门、二柱门、石王供、方城、宝城、明楼、宝顶等大小建筑组成。帝陵较后陵规模宏大。陵园规制基本沿袭明代,只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规模比明十三陵大,布局也更繁复。陵区外围还有10多座陵寝,那是王爷、皇子、公主、保姆、勋臣等人的葬处,其规制与妃园寝相似,均用绿色琉璃瓦覆顶。这些古建筑群和石雕珍品,既是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物证,又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孝陵作为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的石碑坊是进入陵区的第一个建筑物。它是五门六柱十一楼的仿木建筑,高13米,宽32米,全部采用青白石料。上面有“云龙戏珠”、“蔓草奇兽”、“双狮滚球”以及各种旋子大点金的彩绘纹饰,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碑坊是大红门,孝陵的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东陵的门户,门前 有两块下马石碑,显示出皇陵的威严。神功圣德碑楼高大雄伟,楼内屹立着巨大的石碑,碑身阴刻着满汉两种文字,记述帝王一生的业绩。东陵内只有顺治孝陵、康熙景陵和乾隆裕陵有神功圣德碑,康熙的景陵甚至立了双碑。这些皇帝在位时,文治武功都很出色。而到了道光皇帝年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了掩盖战败,五口通商的丑事,道光皇帝故作自谦地说:自己治理国家的成就,无法与列祖列宗相提并论。就此把失去国土之耻轻轻放过。他同时下了一道手谕,自本朝始,不再兴建神功圣德碑。所以从此不再为这些丧权辱国的帝王树碑立传了。东陵各帝陵(除同治惠陵外)的神道两侧,都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数对石像生,尤以孝陵的石像生最为典型,数量也最多,共有18对,由獬豸、狻猊、骆驼、大象、麒麟、马、武将和文臣八组组成。这些雕像虽然形体不如明十三陵的高大,雕刻技艺却高超得多:动物雕刻体态生动,变化宛转,人物雕刻造型严谨,形态逼真,风格简洁明朗,敦厚淳朴,堪称不朽杰作。桥梁是整个陵区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陵的七孔桥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桥孔最多、桥身最长的一座,也是最神奇别致的一座。它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如玉虹垂落,雄伟壮观。而由于桥身栏板的选料奇特,如顺栏板轻叩,就会听到金玉般的声响,妙如五音,人称“五音桥”。隆恩殿又称享殿,与明代一样,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定陵中的隆恩殿以西太后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最为奢华。殿内金壁辉煌,犹如黄金世界。殿内外的64根金龙盘御柱,制作精美。连故宫太和殿的六根贴金明柱都为之逊色。尤其是那立体的鎏金飞龙,头上安装带有弹簧的龙须,借助空气流通,龙须自行摆动,如群龙低吟,无比美妙。可惜这举世无双的金龙,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军阀的盗窃破坏,如今连一鳞半爪也无从寻觅了。定东陵隆恩殿前的陛阶石和殿周围的汉白玉望柱和栏板上,还别出心裁地雕刻着“凤引龙”的图案,充分反映了这位曾挟制两代皇帝的妇人的权欲思想。明楼是九脊重檐歇山顶的方形碑亭,建在方城之上,楼内正中竖着一通刻有“××皇帝之陵”字样的朱砂碑。方城南墙正中的洞口叫古洞门,是登明楼、上宝顶(墓室之顶)的必经之处,古洞门内有个月牙形的小院,叫月牙城。月牙城迎面的高墙正中,修砌了一座五光十色的嵌琉璃的照壁,掩饰着地宫的入口。清东陵的地宫以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最为奢华,遭受的破坏也最为严重,珍贵的随葬品被军阀和土匪地痞洗劫一空。清东陵是中国古代建筑集大成之作,它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被修葺一新。裕隆、定东陵及乾隆36位妃嫔的裕妃园寝经过修复和清理,已对外开放,成为游览访古的胜地。 顺化皇陵(越南)顺化,越南末代王朝的京都,今天的承天——顺化省省会,西依长山山脉,东临南海,城中美丽的香江风光,金碧辉煌的宫殿、巍峨的城郭和气派的皇陵都使越南人引以为豪。顺化是一座历史古都。13世纪时是占城的乌州、哩州。1306年陈英宗把妹妹玄珍公主嫁给占王制旻,得乌、哩两州为聘礼,翌年易名顺州、化州。1428年,后黎朝时,更名为顺化路和新平路。19世纪法国入侵后,改为承天省顺化市。1635~1945年间,曾先后为旧阮、西山阮和新阮诸封建王朝的都城。顺化皇城就是新阮王朝的皇宫,它是越南现存最大而且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位处香江北岸,面对御屏山。建筑式样基本仿照中国北京的紫禁城(故宫)。顺化皇陵——新阮朝皇帝的陵墓——和顺化皇城一样,也是仿照中国清朝建筑式样的产物。这组皇陵共包括6位皇帝的陵墓,即嘉隆陵(世祖阮福映)、明命陵(圣祖阮福晈)、绍治陵(宪祖阮福璇)、嗣德陵(翼宗阮福■)、同庆陵(景宗阮正蒙)、启定陵(阮永瑞)。阮福映(1762~1819年)是新阮朝的开国之君,庙号世祖。他是广南封建割据政权阮氏(旧阮)的后裔。当时北郑、南阮以■江为界,长期对峙,这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771年爆发了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三兄弟领导的西山农民起义(起义国开始于南部归仁府西山邑而得名)。西山军推翻了后黎朝的统治,恐慌万分的阮福映从1778年起,先后勾结暹罗(今泰国)和法国殖民者镇压西山农民起义,英勇的西山军于1785年和1789年先后击退了暹罗和中国清朝的武装干涉。1788年阮文惠称帝,年号光中,建立了西山王朝。但权位之争使兄弟反目、骨肉相残,而且起义领袖只在为政初期尚能实行部分保护农民利益的经济政治措施,后期则日益蜕化变质,成为新的封建统治者。阮文惠自立为王后,乞请中国清朝册封自己为安南国王,当年捍卫民族独立的英雄气概在王权面前已点滴无存了。1792年,阮文惠、阮文岳相继去世,文惠之子光缵继位,但其威信不足以服众,王朝内部又矛盾重重,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1802年,伺机许久的阮福映勾结法国殖民者,攻入升龙(今越南首都河内),俘虏了光缵,西山王朝终于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手扼杀了,阮福映从而建立起越南的最后一个王朝——阮朝,他在这一年统一了南北,隆重登基,建元嘉隆,改国号为越南,建都富春(今顺化)。阮朝统治者一贯对内加强剥削压迫,对邻近小国则不断蚕食(吞并了柬埔寨国土),而在法国殖民者面前却成了天生的软骨头和卖国贼。早在法国帮助阮福映扑灭西山起义时,他们就表露出十分露骨的侵略野心。而从阮福映开始的屈膝投降政策,使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达80年之久。二战期间,末代皇帝保大(阮永瑞)又充当了日本侵略者的傀儡,其统治于1945年为越南八月革命所推翻,阮朝至此灭亡,尽管1948~1955年间,保大在日本和法国殖民者的扶持下在越南南方一度复辟,死灰终究未能复燃。顺化皇陵分散在顺化以西香江东西两边的山岭上,东北距离市区7~15千米,绍治、嗣德、同庆3陵离市区约7千米,其余3陵则距市区较远。每座陵墓占据一至两个山头,山上青松蓊郁,浓荫如盖。6座陵墓中以嘉隆陵的形制最有代表性。陵基正对面远处有36座起伏的 山峦,被认为是形胜之地。陵园中,华表耸峙,殿宇巍峨,拜祭殿前两侧排列着文臣、武将、石雕和石兽,殿后是宝城,这是墓穴所在地。陵园内还有碑亭,石阶两旁有大量精致的石龙浮雕和几处清澈照人的湖池,陵园布局严谨,环境清幽。嗣德陵的规模在6陵中是最大的。它外有高耸的石墙围绕,内部庭院叠套,还建有假山、莲花池、水榭、小桥、禁宫、戏台、书房、祭室等建筑,供嗣德生前在这里读书、休息、游乐。其余各座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别外,其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从这些陵墓的布局中,我们的确能够看出中国陵墓建筑对越南的影响。阮朝皇陵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当时引起人民的深深怨恨,而如今它作为越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又以其宏伟壮丽成为自由了的越南人民所珍视的文化遗产。 雄王陵(越南)雄王作为越南历史上传说中的开国之君,世世代代受到越南人民的尊崇与祭祀。在越南北部永富省临洮县希刚乡古迹村附近的希刚山上,就有一座雄王陵,如今已成为越南著名的古迹。根据传说,雄王是貉龙君的长子,貉龙君是中国扬子江流域的洞庭君主泾阳王的儿子,也是越南民族的始祖。他娶了瓯姬为妻,生有百卵,百卵化成百男,一天貉龙君对妻子说:“我是龙种,水族之长,你是仙种,世上之人。我们不是同类,水火不相容,虽然结合生子,也难以长时间在一起居住,现在我们就分开吧。我带50个儿子回归水府,分治各处,另50个儿子跟着你一同住在陆地上,分国而治,登山入水,有事互相关照一下。于是瓯姬就跟50个儿子住在峰州,把其中的强有力的长者尊立为主,号称雄王,国号文郎。分全国为15部,分派弟弟们治理,父位子继,世代相传,都称作雄王。当时有些山民打鱼为生,被蛟龙所伤,禀告雄王,雄王说:“住在山上的人与水族不同,所以会受侵害。于是纹身为龙君之形,又命令众人用墨在身上刺画水怪之形,从此蛟龙见到他们,就不再噬咬了,百越纹身的习俗,就始于此。传说中的貉龙是雒越族人,瓯姬是瓯越族人,这两族是中国春秋时代越族的分支,其中雒越是越南民族的直接祖先。龙子仙孙的传说反映了雒越和瓯越两个部落的联系,这为文郎国之后的瓯雒国的诞生打下了基础。雄王所建立的越南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实际上是一个部落联盟,雄王就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起初,文郎部落大概是当时居住在越南境内各部落中最强悍的一个,于是第一代雄王统一了雒越各个部落,这时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正是青铜器时代。传说雄王共有18世,传到末代雄王——雄睿王时,已进入公元前3世纪,国势日益衰弱。居住在山区的瓯越族首领蜀王此前曾打算聘娶雄王的女儿,遭到雄王的拒绝,蜀王因此怀恨在心,企图消灭雄王,但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于是临死前他叮嘱儿子蜀泮,势必灭掉文郎,吞并其国。蜀泮谨遵父王遗命,率兵攻打雄王十八世,雄王兵多将广,自以为其国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不免骄纵轻敌;而等到蜀兵逼近时已无力抗拒,遂口吐鲜血,投井而死,文郎就此被蜀泮吞并。传说虽如此,现代的一些越南史家却认为,蜀泮是在雒越和瓯越等各部落联合抗击中国秦朝的侵略之后,利用自己的威信和人民的推崇,集合各部落成立瓯雒国的,貉龙君与瓯姬的婚姻就是这两族合并的反映。文郎时期——雄王时期是越南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越南民族和越南文化的基础以及越南民族精神的传统都是在这个阶段建立的。因此不管后来外国封建统治者怎样干涉和禁止,越南人民仍然给雄王修建了庙宇。雄王陵所处的位置就是当年文郎国的京都一带地区。希刚山又称雄岭、雄山,是从富寿到越池一带最高的山峰。雄王陵由雄王陵墓、雄王庙、井庙和禅光寺组成,由山脚迤逦直至山顶,工程浩大,规模宏伟。雄王庙是一组建筑群,从山下至峰顶依次为前殿大门、钟楼、下殿、中殿和上殿,各部分之间有道路相通。雄王陵墓在上殿左侧,用砖石砌成,有石碑一通,上题“勅建雄王陵嗣德二十七年”,嗣德是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1802~1945年)翼宗阮福王时(1847~1883年)的年号,嗣德二十七年是1874年。墓前横卧一条厚0.3米,长约1米的方形石枕,称为“祭石”。 陵墓四周松柏蓊郁,苍翠欲滴。前殿大门至钟楼一段左侧的山脚下尚有后殿门和井祠,祠中有一口玉井,井祠由此得名。相传玉井是末代雄王的女儿玉华公主和仙容公主梳洗打扮之处,祠内所祀的就是这两位美丽的末代公主。由钟楼上行便到了下殿,下殿又称“川门祭殿”,旁边是禅光寺,建于①后黎朝。中殿恰处山腰,是“雄王圣殿”的俗称,前面是殿门,后边是正殿,右侧有碑亭。正殿内有雄王的塑像,头戴平天冠,一副王者之状。庭前松柏扶疏,庄重肃穆。上殿高踞峰巅,是“九重霄殿”的俗称,所处高度约海拔200米左右,殿中有许多副汉字的对联。这一组建筑除钟楼外都带有近代风格,大概钟楼是当年的遗迹,其余的建筑则在后世尤其是在阮朝时得到了修缮,以致无复当年的风貌,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越南人世世代代对祖先的尊崇。①后黎朝(1428~1786年),越南清化土豪黎利(1385~1433年)于1428年创建的封建王朝,国号大越,定都东京(今河内)。 卡苏比王陵(乌干达)在东非乌干达境内维多利亚湖北岸,有一处山丘涌聚之地,叫做“坎帕拉”,在当地语中是“小羚羊之地”的意思。传说这里原是布干达国王放牧羊群的牧场。坎帕拉稍南的门戈,就是布干达王国的都城。如今的坎帕拉是乌干达的最大城市,于1962年被定为独立后的乌干达的首都。当年的牧场早已变成了美丽的花园城市,不过,这美丽的花园仍然起伏在那大大小小的40多个山头上。其中大山头有7个,上面有寺庙、教堂和古老的王宫、陵墓等建筑,著名的卡苏比王陵(KasubiTombs)就在西部的卡苏比山头上。卡苏比王陵是布干达国王的陵墓。布干达王国是乌干达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据传说,它兴起在16世纪末,19世纪下半叶,布干达王国发展到鼎盛时期。一般认为,布干达王国在18世纪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不过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奴隶。这些奴隶都是从旁边的国家中掠夺来的,特别是南面的布杜国是一个很大的奴隶来源地,所以在布干达的语言中,干脆就用“布杜”来表示奴隶的意思了。奴隶的处境非常悲惨,可以被自由买卖,可以被主人任意打杀。据当时的一个英国传教士讲,有一个奴隶只因为无意间打翻了一葫芦酒,就被酋长杀了。“人祭”在布干达也长期保持着。每逢重大节日,就要用大量的活人作祭物。穆特萨一世(1856~1884年在位)在1856年登基时,就砍掉了几百个奴隶的脑袋。奴隶的地位虽然低下,但只要他们同自由农民结了婚,他们的儿女就能取得布干达自由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民的一切权利。布干达王国的经济比较发达,农业、手工业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据英国的探险家斯皮克——第一个来到布干达王国的欧洲人——描述:在那里,像英国驿道一样宽广和笔直的道路,穿过茂盛的草地,爬上起伏的群山。居民的茅屋和花园也很干净整齐。斯皮克赞美布干达人穿着漂亮,写道:同盛装①的布干达人比起来,我的模样显得很不好看。他们穿着整洁的树皮袍子,好像是最好的黄色灯芯绒,摺缝笔挺,像烫过似的,外面还披上用小羚羊皮缝成的东西作为上衣,缝合精致,英国工匠所能做到的也不过如此。国王的服饰更为考究,当时在位的是穆特萨一世,他的衣饰的“明亮、整洁和精致”给斯皮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饶的布干达王国使外国侵略者垂涎欲滴。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阿拉伯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先后涌入布干达。他们一面传播宗教,一面藉此掩护进行无耻的掠夺和扩张。布干达的统治者在明争暗斗的各派传教士的左右下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使国势日渐衰落。虽然当时曾有两任国王先后觉察到了传教士活动的危险性,并为此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由于势力强大的伊斯兰教徒的反抗以及王国内部的争权夺位,1896年,整个乌干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穆特萨一世是第一位察觉到危险的国王,也是第一位葬入卡苏比王陵的国王。卡苏比王陵所在地原是穆特萨一世的王宫,建于1882年。穆特萨去世后,遵照他生前的意愿把他葬在了宫内,王宫从此改为王陵。卡苏比王陵四周环绕着用非洲大象草编织的篱笆,大象草全部倒置斜①树皮袍子:树皮布是布干达人的重要产品之一,是用某种无花果树皮制成,染得很漂亮,并且带有花纹。布干达人常以自己不像周围的人那样赤身露体而是穿衣服而自豪。树皮袍子即用树皮布制成。 插,表示院内主人已不在人世。陵地内有7座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草房。最大的一座高约10米,底面直径15米,这里埋葬着布干达王国的最后4个国王,被布干达人视为圣地。这座草房正中高悬一块特大的褐色树皮布,恰似一道屏幕,将房间一分为二。屏幕前是祭祀或瞻仰者盘坐的地方。屏幕下边有一个隆起的平台,上设4个象征性的国王坟茔,坟前挂着他们生前用过的长矛、大刀和盾牌。屏幕后边是4个国王的墓地。王陵庭院两侧的4座草房原是王后和妃嫔居住的宫室。在布干达王国,国王拥有许多妻妾。因为他要从每个氏族中至少选择一个女子作为嫔妃。不过,往往只有出身于本氏族的嫔妃所生的儿子才会被选举为国王的继承人。虽然,布干达王国王位的继承已按父系,但过去按母系继承的痕迹仍然留存着。太后,王后以及由众公主中选举出来的大公主都在王国里占据着显赫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还有一座草房是禁军的住处。大门左侧的草房则是鼓室,这里保存着象征王国政权的二三十个形状各异的大小兽皮御鼓。在大门右内侧,原有一个长方形的火炉。国王在世时,几十名御鼓手在鼓室中昼夜不停地击鼓;几十个御炉工则在火炉边夜以继日地保持炉火的常燃不熄。不绝于耳的咚咚鼓声和终年燃烧的熊熊火焰标志着国王的健在和王国的兴旺。国王一旦驾崩,则鼓息火灭;待到新王登基,则重新击鼓点火,那咚咚的鼓声和熊熊的火焰又再一次夜以继日地响着、燃着。1967年,王国废止,这御鼓和火炉也随之终止了自己的使命,而成为陈列的文物,向游人静态地展示从前王国生活的一个侧面。 桑奇窣堵波(印度)窣堵波是古代佛教特有的建筑类型之一,主要用于供奉和安置佛祖及圣僧的遗骨(舍利)、经文和法物,外形是一座圆冢的样子、也可以称作佛塔。公元前3世纪时流行于印度孔雀王朝,是当时重要的建筑。相传公元前3世纪时,孔雀王朝(公元前324~178年)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斥巨资建起8万4千座窣堵波,将佛祖释迦牟尼的骨灰分成8万4千份,分藏于各塔。其中有8座建在今印度中央邦博帕尔附近的桑奇村,2000多年岁月风雨的荡涤之下,8座中仅存3座,其中的桑奇窣堵波(theGreatStupaofSanchi)是现存最早、最大而且最完整的佛塔。佛塔的投资者是一个虔诚、热忱的佛教徒。作为古代印度最大帝国的创建者,阿育王承受着难以摆脱的精神负担。他约在公元前273年称王,但直到公元前268年才正式即位,那是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夺权斗争之后。执政初期,阿育王干戈未休,忙于平息叛乱,巩固政权以及执行他的祖先的侵略政策。公元前260年,他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被征眼者是位于今奥里萨邦的羯陵迦。这场胜利的战争成了阿育王悔恨与痛苦的根源:大量的财物被消耗,数十万人死于战争及战后的饥馑和瘟疫——如此深重的灾难使阿育王的良心受到谴责。另外,此役以后,孔雀王朝统一帝国的大业已告完成。因此,阿育王从此断然放弃了战争手段,改行和平政策,用“虔诚感化”来代替弓矢征服,以期在一个民族众多、信仰复杂的国家里,通过怀柔安抚和促进融合的办法来发展经济文化,巩固新建立的中央集权。而且,大约在公元前259年,阿育王开始接近佛教,以利用它更加有效地统治自己的国家,使“战鼓之声”变成“诵经说法之声”。嗜杀君主的良心发现和政治手腕使印度人民在经历了300年的动乱之后,第一次获得了30年的和平,孔雀帝国也在这一时期富强起来。所以阿育王才能得心应手地动用其强大的行政力量和滚滚的财源来弘扬佛教,使佛教从印度的一个地方教派迅速地发展成信徒遍布全国、影响远播境外的大教,不仅在阿育王时期成为印度的国教,而且从此奠定了它日后成为世界宗教的基础。阿育王对佛教的大力扶持,一方面体现在直接参与指导僧团的活动,一方面则体现在广建寺庙佛塔,后者直接导致了阿育王时代建筑的辉煌成就。桑奇窣堵波就是这成就的一个非凡代表。它不仅具有历史与宗教的价值,而且极富艺术价值,从而使桑奇因此一度成为印度佛教的中心地。桑奇窣堵波又称桑奇大塔,是一个半球形的、缺乏内部空间但却十分独特的建筑物。同世界各地许多早期的坟墓型制都脱胎于住宅一样,它的造型借鉴了古印度北方竹编抹泥的半球形房舍。它的中央是覆钵形的半球体坟冢,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立在一个直径36.6米、高4.3米的圆形台基上。冢体由砖石砌成,表面镶贴着一层红色砂石。围绕着冢体有一圈高3.3米的仿木式石栏杆,栏杆外四面各辟有一座砂石塔门牌坊,这是在桑加王朝时代(约公元前187~75年)增建的,其中最古老的南门牌坊建于公元前75~20年。牌坊高约10米,包括两根垂直的有柱头的柱子和在立柱之间插榫的3根水平的横梁,断面呈橄榄形,造型独特,反映了木结构的传统。牌坊的两面覆满了浮雕,轮廓的外缘则用圆雕装饰,此外还有用婆罗门文字雕刻的捐赠者的名单。整个牌坊比例匀称,形式独特而轻快。圆冢顶部有一圈石栏杆,正中是一座托名佛邸的小亭,亭上冠戴着3层华盖。 大塔和4座牌坊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及雕刻艺术,装饰繁缛富丽。左右对称的浮雕嵌板及优美的人物雕像多取材自佛传图和佛本生故事或者森林和动物的生活,堪称稀世之珍。对佛祖的生平行事,雕刻采用了象征手法:佛祖的母亲站在荷花上表示他的出生;一棵菩提树表示他悟道;一只车轮(即“初转法轮”)表示他讲道;窣堵波则表示佛祖的圆寂。桑奇窣堵波的整体建筑完整统一,雄浑古朴,庞大的规模加上砖石砌体的不可动摇的稳定感和重量感,使整个建筑具有很强的纪念性;而轮廓复杂、雕刻精巧的栏杆和牌坊,与其身后简洁、粗犷的半球体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烘托出主体坟冢的庄严与肃穆。桑奇窣堵波长期以来被视为佛祖舍利的主要收藏地,被看作是佛祖的化①身,具有印度教特有的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4座牌坊代表四谛;石栏杆形成的回廊表现轮回教义;圆冢相当于圣殿,代表椭圆形宇宙和诸神的故居,以及宇宙中心山体的须弥山;冢顶上的3层华盖的小亭是王权的标志,被视为简化的塔;伞柄相当于庙柱,象征宇庙的立轴。因此,桑奇窣堵波在笃信佛教的印度人民心目中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并以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强调了佛祖不仅是人类的先师,而且是整个宇宙的灵魂。桑奇窣堵波充分地体现着印度宗教建筑的独特风格,即把宗教意义与象征意义融为一体的建筑的功能主义,它着重表现天与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这种无形的力量要远胜于那些单纯的建筑形式美的原则。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桑奇窣堵波的象征意义和造型也在亚洲广泛流传,并在流传中有所变革,以适应当地的传统和风俗。像中国元代流行的覆钵式喇嘛塔、缅甸的大金塔和泰国的锥形塔等莫不深受桑奇窣堵波的影响。①四谛:早期佛教的最基本教义。谛是梵文的意译,即真理。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沙赫—静达陵园(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作为乌兹别克的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州的首府,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罕”在中亚的语言中是“城市”之意,古代此地居住着撒马尔人,所以“撒马尔罕”即“撒马尔之城”。公元前4世纪时,史书中对撒马尔罕就有了记载,它是粟特的都城,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公元329年,被亚历山大攻占;712年被阿拉伯人进据;13世纪初被花拉子模王国统治;后来又被成吉思汗的铁骑所毁;14世纪末成为帖木儿帝国的首都;1868年并入俄罗斯帝国;十月革命后,在1924~1930年间,撒马尔罕一度成为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的首府;1938年以后成为撒马尔罕州的中心,现在已经是乌兹别克的文化中心了。城中有许多14~17世纪的著名古迹,其中以帖木儿帝国时代建造的宫殿、陵寝最为壮丽,沙赫—静达陵园(Shakhi—ZindaMausoteum)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沙赫—静达陵园和帖木儿时代的其它伟大建筑一样,是各族工匠、设计师和艺术家所同心协力创作出的伟大艺术品,融汇了各种艺术传统,尤以中国和伊朗的影响最为明显。正因如此,包括沙赫—静达陵园在内的那些建筑才能那样壮丽辉煌,美不胜收。当时的人曾对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的富丽考究的宫殿作了细致地描述:宫内影壁,皆由金碧色琉璃砌成。帖木儿接见使者之殿前,有喷水池,池内红色金鱼游来游去。池之中央有喷泉,泉水喷高如柱。官内有御花园,庞大而广阔,其中盛植果树。林木之中辟有宽路,路旁铺以绿草,园内遍张天幕,以蔽烈日。缎幕之上,间或有锦绣。御花园之中央,又有十字形之寝宫。宫内之陈设布置,极为富丽。壁上悬名贵之地毯,门口则挂有绣花之门帘。宫内四壁悬以丝幔,颜色取玫瑰色,其上有锦绣及宝石珍珠之属。天花板上悬有绿绦带,微风入室,绿绦飘荡,使宫中增加无限美趣。可惜,这样的胜景今人已无缘见到,不过,从沙赫—静达陵园上我们还可以大致领略帖木儿时代伟大建筑的风采神韵。沙赫—静达陵园是一组彩色陶瓷饰面的纪念性祭祀建筑群,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相传8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来到撒马尔罕传教,不幸被杀。后来,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的呼罗珊总督屈底波——一个积极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率军围攻并进入撒马尔罕城,入城后,他就在那里建筑起清真寺,并焚毁了城中的佛寺,强迫当地人信仰伊斯兰教。随着撒马尔罕的被征服,大批的阿拉伯人迁来此地定居。他们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统治的支柱,而且是伊斯兰教的积极传播者。伊斯兰教在撒马尔罕一度成为国教,于是,库萨姆便被称为“殉教者”,他殉难之地也被定为“圣地”。“沙赫—静达”,意为“永生之王”,据说,真主安拉使库萨姆的灵魂得到永生,故得此名。后来,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将自己和家属的坟墓建在“圣地”之上,便形成了建筑群。这组建筑群主要修建于14~15世纪,当时的中亚居民以青色为表色,所以陵墓建筑的基调大多为青色。它们排列在一条狭窄的甬道两侧,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库萨姆·伊本·阿巴斯之墓,碑上刻有14世纪建造的字样,而实际上陵墓的装饰工作是到15世纪才进行的;此外,还有沙迪—穆利克的门式穹顶陵墓和哈贾—阿赫玛达墓,都建于14世纪;还有所谓的卡扎—扎杰—鲁米陵墓,建于15世纪。 帖木儿大帝(1336~1405年)的王后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卡坎—阿卡也葬在这里。传说图卡坎—阿卡聪明美丽、善解人意,深得帖木儿的宠爱,可惜年仅16岁——正是花季的年龄——就夭折了。帖木儿非常心痛,特地下令把她的陵墓造得比其他陵墓更为精致美观。图玛—阿卡和图卡坎—阿卡的陵墓建于15世纪初,是包括四柱穹顶的陵墓和清真寺的一组建筑群。图玛—阿卡的陵墓用镶嵌的花纹图案装饰,色彩纷呈、华丽非凡;图卡坎—阿卡的陵墓则用彩釉陶砖装饰,以表示等级的不同。整座陵园的特色体现在其采用的精美装饰设计上,那些精美的陶雕、具有几何图形和花草图形及铭文的彩陶、华丽的装饰图案以及优美的壁画,它们巧妙的搭配使用使建筑物更富于美感更显得富丽堂皇而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使观者叹赏不已。 先贤祠(法国)174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在梅斯身染重疾,为此他许下誓愿:如果此番能够痊愈,一定建一座新教堂献给圣·吉妮维耶,以代替已经残破的老修道院。事隔多年之后,路易十五终于还了这个愿,在首都巴黎塞纳河南岸的圣·吉妮维耶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大教堂。圣·吉妮维耶高地是用一位女圣者的名字命名的。传说公元451年,当匈奴王阿提拉率军威胁巴黎时,一个虔诚的女基督徒圣·吉妮维耶劝说巴黎人不要放弃自己的家乡,在她顽强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巴黎人众志成城,固守家园,结果入侵者反而绕过了这座城市,转而攻打别处。据说,她还曾在法兰克人攻打巴黎时,为巴黎人民运送食物。后来法兰克人的首领克洛维斯将巴黎定为他的首都,并改信了基督教,与圣·吉妮维耶死后都葬在了这座高地,高地从而得名,圣·吉妮维耶也被奉为巴黎主保圣人。路易十五的新教堂就建在高地之顶,耸立在圣·吉妮维耶墓的上方。这①座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是建筑师J.—G.苏夫洛(1713~1780年)的手笔。工程于l764年奠基,但因为经费困难,进展迟缓,直到苏夫洛因疲劳过度去世,穹顶工程犹未开始。他的学生龙德莱接过老师未完的工程,于1790年将之全部完成。但竣工后仅一年,大革命时期(1789~1794年)的制宪会议就决定把它从教堂改为存放国家名人骨灰的祠堂——先贤祠(Pantheon)。后来又经过几次反复,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年),从安放雨果骨灰开始,再度改成国家名人祠墓,并保持至今。先贤祠建筑平面成希腊十字形,长100米,宽84米,高83米。设计非常大胆,柱细墙薄,加上上部巨大的采光窗和雕饰精美的柱头,室内空间显得非常轻快优雅。它体现了苏夫洛力求把古代建筑的崇高纯正同中世纪(5~15世纪)建筑的浪漫热情结合起来的愿望,室内是哥特式的秀丽轻快,建筑外观则是古罗马的作风。②建筑的正面仿照罗马万神庙(Pantheon即“万神庙”之意,故而也有③人称先贤祠为巴黎万神庙),本堂与侧廊之间,用华丽的科林斯式柱廊分割。由22根柱子组成的巨大柱廊耸峙在台阶上,柱高19米,配置方式奇特。柱廊上立三角形山墙(即“山花”),这是古希腊神庙正面的顶部特征,这里对山花的使用在巴黎还是第一次。檐壁上刻有著名的题词:“献给伟大的人们,祖国感谢你们。”山墙壁面上有著名雕刻像P.J.大卫·当热的大型寓意浮雕:中央台上站着代表“祖国”的女神,正把花冠分赠给左右的伟人;“自由”和“历史”分坐两边。这件作于1831年的浮雕是大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堂与侧廊之间的上部设计一反传统基督教教堂的作法,不用拱顶,而①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以后流行的建筑风貌之一,以法国为中心,否定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排斥哥特文化,提倡古罗马柱式,在总体布局、单体平面和立面造型上强调轴线、对称和几何构图,突出中心,强调主从关系,富于统一性和稳定感。②罗马万神庙:古罗马建筑,位于罗马,始建于公元前127年,公元118~128年彻底重建,3世纪初又两次稍作改动。609年改作圣玛莉亚圆厅教堂,沿用至今。③科林斯式:是起源于古希腊的3神古典建筑柱式之一,发展最晚,但最为华丽。包括檐部、柱头、细而带凹槽的柱身和有线脚的柱础。雕有爵床叶饰的柱头是其主要特征。 用带帆拱的扁平穹顶。中央穹顶是立面最突出的部分,直径达21米,有三重结构。内层穹顶上开圆洞,空间直达中层穹窿,其顶离地近70米。1849年,物理学家傅科利用从穹顶上悬下的摆锤,完成了著名的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穹顶外包铅皮,由高大的鼓座承托。鼓座外部环绕科林斯柱廊,由于柱身比例纤细而且根根独立,因此显得秀美有余而雄浑不足。建筑的其他各面原来有窗,1791年决定改名后,就将底层原来设计的42个窗户全部堵死,好让光线如同古代神庙那样只能从上部泻入。这样底层就形成了大片实心墙面,仅上部还有连续的垂花雕饰檐壁,使原来轻快的外貌变得严肃庄重,而前面的柱廊则显得更加华丽突出。先贤祠的装饰除室外的雕刻外,主要是绘画。中央穹顶内壁的巨画是画家格罗斯(1771~1835年)于1811年受拿破仑之托绘制的,表现圣·吉妮维耶的神化。通过下层穹顶的圆洞向上望,倍觉画面深远。用这种方式来造成虚幻的高度感觉是17世纪以来惯用的手法。室内的其他壁画大都作于1877年之后。最著名的一组为画家伯维(1824~1898年)所作,描绘圣·吉妮维耶的身世经历。先贤祠内的地下室纵贯建筑全长,里面名人祠墓林立。在法国大革命前后,许多伟大的人物次第涌现,无论他们生前得到的评价和待遇如何,在过世后,他们都作为对法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伟人而被埋葬或迁葬于先贤祠。其中有政治家米拉波;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卢梭;文学家雨果、左拉;数学家拉格朗日以及先贤祠的建筑师苏夫洛本人等等,构成了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天空里的一个庞大璀璨的星系。最后葬在这里的国家名人是法国抵抗运动领袖让·穆兰(1899~1943年),他被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折磨至死,1964年移葬先贤祠。这些名人中,入葬先贤祠最风光最隆重的要数19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的雨果(1802~1885年)了。作为19世纪法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一生著作宏富,多数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明显的人道主义倾向。他拥护共和,反对帝政,曾为此被迫流亡国外,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垮台才返回巴黎。他卓越的才华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使他广受尊崇爱戴,因此当他于1885年5月22日卒于巴黎后,他的遗体被盛装停置在凯旋门供民众瞻仰凭吊,国人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葬于先贤祠。先贤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也是观赏巴黎的一个好视角,爬到顶层,便可以眺望巴黎市景。每逢假日,这里游人如织,访客如云。 中央公墓(奥地利)奥地利酋都维也纳作为“音乐城”名闻遐迩。它是优美的华尔兹舞曲的故乡,也是许多著名的音乐大师的长期驿站。这些音乐家在维也纳居留期间,除了创作出诸多声动当时、名传后世的作品外,还给维也纳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名胜: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和会议大厅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也成为该城的游览胜迹。在维也纳市郊,有一座庞大的公墓——圣麦斯公墓,它闻名的原因就与音乐家有关。圣麦斯公墓建于1784年,地面宽广,共有100多万个墓葬,按宗教划分为基督教墓区、犹太教墓区和伊斯兰教墓区等。在公墓中间有一处墓区,树木葱笼,气势显赫,纵横交错地排列着许多大理石墓,这些基地以姿态各异的雕塑组成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墓群,而这些墓地的主人的名字使这个饶富欣赏价值的墓群变得更加引人入胜。这处墓区就是中央公墓(CentralCemetery),这里安葬着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和施特劳斯父子等著名音乐家。莫扎特(1756~1791年)这位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中心人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然而如同许多其他才华出众的音乐家的境遇,莫扎特一直饱受贫穷的折磨。1791年秋天,他的健康状况日趋恶化,怀着对死亡的预感,莫扎特为自己(一说受陌生人之托)创作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还未完成就撒手人寰了。关于他的身后,有一则传闻令人毛骨悚然。据说他病逝的当天夜里就被草草掩埋在一个贫民墓地,亲友都不去送葬,也不知身埋何处。60年后,在墓地掘出一个被认为是他的头骨,当作礼物赠人;又过了60年,它流落到了他的故乡萨尔茨堡才被收藏,因而至今莫扎特遗骸仍然身首异处。不过根据另一条材料记载,他死后第二天即1791年12月6日,在斯蒂芬教堂为他举行了最后的祈祷和祝福,然后移灵圣麦斯公墓安葬。与上面的传闻截然相反,这样的结局显然风光得多,也让人们心中生出不少安慰。而莫扎特墓地的开阔明朗则更易使人相信莫扎特遗体的大团圆结局。一条小径的尽头竖立着半截折断的白色圆柱,它的底座镌刻着死者的姓名;左侧有一个低眉垂目的安琪儿,肉翅轻敛,静静地卫护着墓中的音乐家,并好心地照看着墓前那如同拜毯似的一畦花草。圆柱上头是一树樱花、数株青松,清幽中渗出甜蜜的生机。来此凭吊的人们都不禁庆幸,贫病交加中死去的音乐家终于可以安眠了。贝多芬(1770~1827年),这位任何力量都不能令他屈膝、甚至战胜了对音乐家来说最致命的疾病——耳聋,在一个寂静死灭的世界里重造伟大的音乐王国的巨人,几乎终身都寄寓在维也纳,尽管他从未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那消磨了他悲惨的童年时代的地方。然而这样一个高傲而独立的天才在当时轻佻浮华的维也纳却不得人心。贫穷——这个艺术家的永恒伴侣一直跟随着他。他的居处永远都不舒服,而房东又是一例的不许拖欠房租,致使他在维也纳的35年中,竟迁居了30次。而通常的入土为安也未能实现。1827年3月26日,他自认以“喜剧的终场”(贝多芬临终时语)结束了他长时期悲惨的受难,随后被葬进了瓦林墓园;约60年后,又迁入中央公墓。相对于他生前迁居的窘况,这倒是一次乔迁的盛举。这位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声的“乐圣”的墓地远不如他的成就大,而且十分朴素。灰色的 大理石墓碑。呈尖锥形,正面雕刻着他的浮雕头像,底下用黑色花体简单地写着他的姓名、生卒年月日,四周围着铁栏杆,墓后挺立着雪松和枞树。墓地周围倒很开阔,似乎能够容纳他的高傲。贝多芬的音乐和性格举止尽管在当时的维也纳引起一些非议,却也征服了许多人(参加其葬礼的人多达两万),其中就包括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年)。舒伯特可谓是贝多芬倾盖如故、甚至未曾谋面的知己。因为他们一生中只见过一次面。那是在1827年3月,即贝多芬逝世前一星期,舒伯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面见贝多芬。这位使德国艺术歌曲臻于最高境界的艺术大师以及最后一位伟大的古典作曲家视贝多芬为他的终生偶像,贝多芬的逝世使他受到巨大打击。在他为贝多芬葬礼掌火炬后的第18个月,即1828年10月,长期处于贫困处境和恶劣健康状况下的舒伯特因伤寒逝于维也纳,年仅32岁。遵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葬在瓦林墓园,贝多芬的近旁。60年后,他随同贝多芬迁葬中央公墓,仍是相邻而眠。舒伯特的墓碑呈长方形,高约4米,上面一个真人大小的男子浮雕依稀是他的面容。他和一位女神相对而立;女神的右手高扬着桂冠;他脚下是扶着花篮的安琪儿,正仰脸倾听他们的交谈。两只天鹅衔着一架金色的竖琴,优游地浮在湖面,使人想起他最后的杰作《天鹅之歌》。墓后是一排常绿乔木,墓前常有人们敬献的鲜花。这一切都强烈地使人联想到艺术与不朽。与上面这些音乐家的贫穷相比,“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年)和他的指挥家兼作曲家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年)的生活相当说得过去。作为19世纪奥地利从事作曲与指挥的施特劳斯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小约翰将圆舞曲和维也纳轻歌剧优雅迷人的程度带到了不可逾越的巅峰,其名字成为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时期维也纳生活情感与节奏的同义词,其收入也相当可观。他的墓地别出心裁。石头垒叠的底座上是灰白色的高耸石雕。底座和雕塑所用的石头似乎全部未经打磨,不规则的形状充满了天趣。石雕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的主体是一位左膝微曲、身体和头颈右侧的立体女神雕像,她的右手轻按在身畔一架金色的竖琴上,竖琴右侧和底部的一竖一横两块大石给竖琴以有力的承托;女神的左手轻轻搭在身侧的墓碑上,不规则的基碑中间刻着逝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日;女神头部的右侧和右上方是两个可爱的安琪儿。石雕的上部是一块长方形大石,大石中间是小约翰的头部浮雕。石雕后簇拥着翠绿的枝柯、粉红的花朵;墓地前和两侧是绿茸茸的草坪,墓前常有人们敬献的鲜花。这一切恍然使人置身于小约翰那优美流动的音乐之中。此外,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贝多芬当年的老师、莫扎特的良师益友、“交响乐之父”——海顿(1732~1809年)也安息在中央公墓。这里成了音乐家们一次永无终止的沙龙,难怪游人对此趋之若鹜。 拉雪兹公墓(法国)在法国首都巴黎,这座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世界文化中心之一,除了那钢铁巨人般的艾菲尔铁塔,雄伟富丽的万宝之宫——卢浮宫、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情趣盎然的香榭丽舍大街、庄重威严的凯道门、壮观豪华的凡尔赛宫,被称为“建筑之花”的森林宫殿——枫丹白露、塞纳河畔的旧书市和蓬皮杜文化中心⋯⋯“花都”的众多的名胜古迹中,还有3座墓园十分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它们是拉雪兹公墓、蒙马特尔公墓和蒙帕尔纳斯公墓。这些墓园的引人入胜之处与其说是它们的环境、布局和建筑,还不如说是墓园中安息的灵魂:法国各界的巨擘或者著名人士中有许多人埋葬在这3座墓园中,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成就使墓园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遂使谒者如潮。3座墓园中最大的、也是巴黎最大的公墓就是拉雪兹公墓(LachaiseCemetery)。拉雪兹公墓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正式名称是“东部公墓”。这里曾是“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的忏悔神父——耶稣会士拉雪兹的豪华别墅。拉雪兹深得路易十四的宠信,掌握宗教事务长达34年之久,这幢别墅就是路易十四赐给他的。1804年这里改为公墓,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拉雪兹神父公墓。拉雪兹公墓划分为几十个墓区,许多著名人士长眠于此,如法国最伟大的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年,虽然由于他的一部喜剧严重冒犯了神职人员,导致了教廷的反对,他仍旧葬在了宗教墓地,不过葬礼是在夜晚持火炬举行的),法国著名的诗人兼寓言作家拉封登(1621~1695年),波兰作曲家及钢琴家肖邦(1810~1849年),法国出类拔萃、创作丰沛的小说家巴尔扎克(1799~1850年),法国天才的戏剧作曲家、歌剧《卡门》的作者比才(1838~1875年),爱尔兰诗人及剧作家王尔德(1854~1900年),法国最著名的舞台剧女演员之一撒拉·贝纳(1844~1923年),侨居法国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年,一战后美国形成的以海明威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其名即来自于斯泰因),等等。除了这些骚人墨客、艺术界名流,也有梯也尔之流的人物及王公贵族。此外,还有著名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丹东(1759~1794年),《国际歌》歌词作者、巴黎公社委员、诗人欧仁·鲍狄埃、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加香(1869~1958年)、多列士(1900~1964年)、杜克洛(1896~1975年)以及抵抗运动中的烈士。梯也尔的墓在对着公墓大门的高坡上,居于拉雪兹公墓的中心位置。与①这个在法国19世纪的政治舞台上曾显赫到极点的人物相称,这座墓建得特别巍峨高大,气派十足。它是一幢罗马式的殿堂,高达十几米,正面有巨大的圆形石柱,黑色的雕花大门紧闭,门前还有铁栏杆围护,气象森严。不过,这并不能挡住游人的愤怒与唾弃。这个双手沾满了公社社员鲜血的刽子手的阴宅大门上,赫然写着这样几个字:“公社万岁!”鲍狄埃的墓碑底座是一整块长方形花岗石,正面镌刻着“欧仁·鲍狄埃1816~1887”的字样。底座上斜放着一册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打开的书,左①路易·阿道夫·梯也尔(1797~1877年):法国政治家和历史学家。1871~1873年任第三共和国总统。一生在政治上反复无常,多次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包括镇压巴黎公社起义。 页铭文为:“献给歌手/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社员/1816~187l~1887/他的朋友和景仰者们敬献/1905”;右页铭文为:“起义者/让·米泽尔/蛛网/面包的话/地球之死/国际歌”,这是鲍狄埃所作诗歌的题目。整座墓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朴实无华中透出革命者的刚毅。拉雪兹公墓东北角有一处建筑,虽非墓碑,却吸引了众多的人来此凭吊,这就是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的一个举世闻名的遗址——“公社战士墙”。1871年5月20日,梯也尔纠集凡尔赛反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起总进攻,28日开始包围巴黎公社保卫者的最后据点——拉雪兹公墓。公社战士同反动军队浴血搏杀,终因众寡悬殊,最后一批公社战士被逼到墓园东北角的夏洛纳墙下,仅存的147名战士,在“公社万岁”的高呼声中,全部殉难。5月20~28日,在历史上遂被称为“5月流血周”,这面长近20米的围墙从此被称为“公社战士墙”。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革命群众,在这面赭色方石砌成、上盖瓦顶的墙上镶嵌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用法文镌刻着金色的大字:“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日至28日。”这块纪念碑从此成了公社战士墙的标志。但是,在与拉雪兹公墓相邻的甘必大林荫道街心花园里,在1909年出现了一堵造形类似影壁、上面刻有浮雕的矮砖墙。画面是在被行刑队的枪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面上,隐现着人物群像的浮雕,中间是一位中弹后仰,展开双臂、呈保护者姿态的妇女全身像。群像浮雕下面,还刻有法国文豪雨果的一句话:“我们要求并希望,将来人们不是进行复仇,而是实现正义。”这幅砖墙浮雕是保尔·莫罗——沃蒂那的作品,被认为是作者利用公社战士英勇就义的壮烈场面,来宣扬全民“和解”、放弃革命的偷梁换柱之作,所以在揭墓之后,当即被幸存的公社社员指斥为对公社事业的侮辱,不予承认。后人有不明真相者,以讹传讹,把这座浮雕当成了公社战士墙。在墓园的西南角,埋葬着一部分公社烈士。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法国劳动者都要来到公墓凭吊,缅怀先烈。而耐人寻味的是,公社战士墙和附近的区域(这里安葬的都是法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著名人物)的来访者比其他地区的更多,不仅有法国人,还有来自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游客。 茶花女墓(法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一直感动着众多的读者和观众。这位善良可爱却又不幸的女子是法国作家小仲马(1824~1895年)的传世名作《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这部小说使这个大仲马(亦是著名作家,成名比小仲马早)的私生子——当时还不到25岁的小仲马一举成名。朋友们劝他乘胜追击,把小说改编成剧本,他照办了,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读过这部在当时大胆得出奇的小说的人们,或许还记得书中茶花女的墓地——那个覆满了白茶花的小方场。书中写它在蒙马特尔公墓。实际上,位于法国巴黎北部克利希广场附近的蒙马特尔公墓里面确实有一座茶花女墓,墓的主人是当时巴黎的一位名妓,生前曾是小仲马的情人,死后成了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的原型。这个不自知的“模特儿”原名阿尔芳新·普莱西,出生在法国北部的奥尔纳省。幼年跟随母亲离家出走到日内瓦,母亲在一个贵妇人家当佣人,不久就去世了。飘零无依的14岁的阿尔芳新来到巴黎,靠卖花为生,后来委身为一个显赫人物的情妇,改名玛丽·杜普莱西,从此她在风月场中一直使用这个假名,因为她喜欢戴茶花,所以被人们称为茶花女。年轻的小仲马像书中的阿尔芒一样偶然地走进了茶花女的生活。1844年9月的一个晚上,小仲马在剧院与茶花女邂逅。这个亭亭玉立的年轻女郎容貌娇媚,服饰高雅,出类拔萃,小仲马对她一见倾心,怀着痛苦的热情迷上了她。他认为茶花女是“一位难能可贵的有良心的风月女子”,他爱她,并且照料她,因为她得了肺病,已经生命垂危。他的写过《三个火枪手》的父亲对他说:“你怜悯她是对的,她远远高出她的职业。”小仲马试图把茶花女从堕落的生活中拯救出来,但他的财力显然使他力不从心,为了应付环境,玛丽的生活排场不得不阔绰豪华,自己也不免染上了挥霍的习气。她每年开销10万法郎。小仲马为了买礼物,同她旅行以及各种零星花费,已经负了5万法郎的债。他只得承认自己的失败,于1845年给她写了一封信,要求互相忘情。这封绝交信写得非常动人,其中写道:“我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爱你⋯⋯让我们彼此忘却——你是忘却一个对你说来相当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却一种我供养不起的幸福。⋯⋯你那样聪慧,不会不宽恕我⋯⋯。”显然,在矛盾和痛苦中挣扎的小仲马高估了茶花女的承受力。她以为自己可以依靠从小仲马那里得到的真正的爱情,来摆脱这种空虚堕落的生活,然而这封信却告诉她,她的依靠是流沙,她依然独自生活在深渊里。茶花女无限哀怨,于1847年病逝,年仅23岁。然而,她却使那位怀着仰慕和同情,毫无希望但始终如一地爱她的人万世留芳。玛丽·杜普莱西死后,小仲马这个青年花花公子洗心革面,安坐下来认真工作,付清了全部债务,并且一举成名。因为他写了一部关于玛丽的小说:《茶花女》。那是在1848年,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或许是因为爱,或许是因为悲痛,他非常勇敢地写了这部书。在中产阶级假装正经的世纪里,根本没有作家胆敢描写专供出卖的色相,更不用说对其满怀同情、声言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是无罪的了。1852年,小仲马只花几天时间改编好的五幕剧《茶花女》历尽周折,终 于在巴黎的通俗歌舞剧院上演了。结果非常令人欢欣鼓舞。在母亲家痛快地吃过晚饭以后,小仲马给在布鲁塞尔的大仲马发了一份电报:“极大、极大的成功!太伟大了,我不知所以,竟以为是在观看你的作品的首场演出。”父亲的复电是:“亲爱的孩子,我最好的作品是你。”“正人君子”则慷慨陈辞,愤怒声讨《茶花女》。茶花女没有想到也无从知道她身后的世界会因为她而如此喧嚣,她只是静静地安息在墓中。她的墓朴素而雅致,呈正方形,花岗岩底座,白色的大理石碑。石碑正面雕刻着瓣瓣下垂的花朵图案,由茶花女姓名第一个字母“A·P.”的花体字交织而成。碑两侧镌刻着同样的碑文:“阿尔芳新·普莱西于此长眠。生于1824年1月15日,卒于1847年2月3日。安息吧。”碑前方悬挂着一方磁制的靠垫,周围饰以黄釉绦带,中间淡紫色的垫心上面,斜放着一束浅粉色的茶花。花束之下是一张折角的白色信纸,上书一“怨”字。显然为她设计坟墓的人是懂得她的,懂得她的善良与她的不幸。也许是《茶花女》的成功与声名远播,怀着或好奇或敬佩或同情或更为复杂的心情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拜访这座清雅的茶花女墓。他们大都知道并尊重茶花女生前的喜好,为她献上美丽的红茶花、白茶花。由于几乎每天都有献花的人,茶花女墓便终日芬芳馥郁,鲜艳醒目,就像书中所描写的,那是“一个放满鲜花的小方场,如果不是一块刻了名字的白大理石说明这是一座墓,谁也不会把它看成是墓的。”而就在这座墓前——我是指五幕戏剧《茶花女》里的墓——发表了一篇遭到“正人君子”猛烈谴责的葬礼演说:“她的罪恶很多,但已被宽恕;因为她爱得很多⋯⋯”这篇被认为是“太令人作呕”的演说是直接引自《圣经·新约全书》的。小说中的神甫也曾说过:“她活着的时候是个罪人,可是她死的时候是个基督徒。”得到宽恕的茶花女——无论是玛格丽特还是玛丽——可以安息了。① 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美国最大和最著名的国家军人公墓——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NationalCemetery)坐落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它是阿灵顿这个美国第四小郡境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建筑之一。阿灵顿与华盛顿特区隔波多马克河相望,是华盛顿的社区,河上跨5座桥连接两地。阿灵顿郡最初称亚历山大郡,1789年,弗吉尼亚州将它让给了联邦政府,成为哥伦比亚区的一部分;1846年,联邦政府又将它归还给弗吉尼亚州。内战期间(1861~1865年),联邦军队占领了该地,并在此建立了20处要塞作为华盛顿的防御设施;1926年,亚历山大郡更名为阿灵顿郡,沿用至今,这是以内战时期任南方同盟军总司令的罗伯特·李将军的家乡命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建于1864年,由陆军部管理,并规定只有美国荣誉奖章获得者、为国殉职的现役军人、长期服役的退伍老兵、在联邦政府担任过高级职务的退伍老兵以及他们的遗孤,才有资格在此安葬。所以,能够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得到一处长眠之所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荣耀。这座公墓曾一度是罗伯特·李的岳父的产业。他的岳父帕克·柯蒂斯——美国的一位剧作家,是被尊为美国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的养孙。华盛顿的妻子玛莎和她的第一任丈夫生下了柯蒂斯的父亲。柯蒂斯在弗吉尼亚州蒙佛农与华盛顿夫妇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光,直到他的父亲去世,其时他已长大成人。他的女儿玛丽于1831年嫁给了李将军,他的庄园成为玛丽和李将军的结婚寓所,并被李将军继承下来,从此改称柯蒂斯·李庄园。1861年4月,内战开始后,联邦军队进驻阿灵顿,把这座庄园没收,改为陆军司令部,并在庄园内建立兵营。1864年陆军部长颁布命令,将属于庄园的土地征用,作为军人公墓;同年5月13日,第一名士兵的葬礼在这里举行。阿灵顿公墓从此诞生。阿灵顿国家公墓规模庞大,占地达170公顷。陵园呈半圆形,周围树木蓊郁,园内芳草如茵,墓地绵延起伏,洁白的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的庞大军阵,声威浩荡,蔚为壮观。公墓中央的山丘上,有一处占地1.2公顷的大宅,这就是柯蒂斯·李宅邸,也称“阿灵顿之屋”。在屋中凭窗而立,可俯瞰整个公墓以及波多马克河。这座仿照雅典昔修斯神庙建筑的殿堂,是美国最出色的希腊文艺复兴式①建筑之一。它由英国建筑师乔治·哈德菲尔德设计,于1802年破土动工。这是一座带有8根白色多利克圆柱门廊和延伸42.67米的两翼厢房的建筑。当时先由两侧厢房开始建造,工程进行当中,柯蒂斯家族就搬入居住。1817年厢房完工,门廊部分则于1824年开始增建。这所大宅用砖灰泥与皮革作建筑材料,其各部分比例适当,细部架构精细,异常坚固。1955年,有关单位将长期改作它用的宅邸修缮装潢,恢复到内战前的风貌,并辟为国家纪念中心,现在由国家公园服务处管辖,供民众参观。据统计,到1981年5月,阿灵顿公墓内安葬的死者已超过18万。其中著名人士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总司令约翰·潘兴将军(1860~1958年),①希腊文艺复兴式建筑: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所导致的建筑风貌。此种建筑从古罗马建筑风格中寻找养料,创造健康向上的建筑形象,以抵制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严格的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创作法则,比例、协调、规律等形式美观念成为衡量建筑优劣的标准。 美国前国务卿、曾任驻中国国民党政府特使的乔治·马歇尔将军(1880~1959年)。潘兴在一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用18个月的时间创建了一支200万之众的美国远征军,并指挥这支大军在200天的战斗中,重创了具有4年大战经验的德军。1919年,他被擢升为五星上将。这是特别为他设立的官衔,在此之前的美国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人获此殊荣。马歇尔曾任潘兴将军的副官,1944年晋升为五星上将。他在1945~1947年任美驻中国特使期间,曾以“调处”为名,参与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谈判。1947~1949年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曾提出所谓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是唯一获得此奖的职业军人。还有3位海军上将。一位是威廉·哈尔西(1882~1959年),他是美国海军舰队司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打败日本舰队,日本的投降书就是在他的旗舰上签署的。另两位是极地探险家:罗伯特·佛里(1856~1920年)于1909年4月6日发现并到达了北极;理查德·伯特(1888~1957年)是第一个飞越过南北极的人,曾率领5个探险队到南极探勘。还有政治领袖:威廉·布赖恩(1860~1925年),约翰·杜勒斯(1888~1959年)。前者是美国的政治和经济领袖。他反对高阶层享有特权,倡导世界和平与裁军。曾3次竞选总统失败,但他合理的政治改革方案都被采纳并已制成法律。后者是美国外交家和政府官员。1953年1月开始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内阁任国务卿。他曾在一次会议中指称核子武器是防止西方国家被攻击的“有力报复”利器。他常以道德来定义政治问题,是个顽固的反共派,坚信共产党是道德魔鬼,正义的力量最终可获得胜利,绝不可妄想与邪恶妥协。虽然他生前饱受争议,但他绝对支持西方同盟的态度却为他身后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还有两位总统:对外实行“金元外交”的美国第27届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1857~1930年);以及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约翰·肯尼迪(1917~1963年),这位第35届总统任内曾引起柏林危机(1961年)、古巴危机(1962年),1963年11月遇刺身亡。杰出人物而外,大部分墓碑下是在美国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官兵。公墓内还有一座死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丑恶的朝鲜战争中的无名战士墓,墓地上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这里雇有哨兵全天候看管。除此之外,公墓内还有一些军事纪念碑,包括位于无名战士墓后的圆形剧场纪念碑,南北战争同盟纪念碑,以及1898年在哈瓦那港沉没的缅因号战舰上的桅杆。这座公墓气氛庄严肃穆,环境静谧清幽。公墓内所有的墓碑都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而且每一座墓碑前都有一面小国旗肃立,使人觉得,一部美国断代史正以一种突出而又静默的姿态向你诉说,并清清楚楚地提醒你,不要遗忘这里所有的死亡所蕴含的勇气与酷虐、献身与陪葬、荣耀与阴暗以及正义与罪愆。 林肯墓园(美国)斯普林菲尔德(也译作“春田”),作为伊利诺州——美国最富庶的农业州之一——的首府,不仅是州政府所在地,而且是重要的农业批发和工业中心,不过使它名闻遐迩的并非这些,而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伊利诺州的州格言就是“林肯之地”)。林肯在债台高筑、一贫如洗之后移居到这里,作为律师谋生发展,娶妻生子,直至他当选为总统离开。正是这位因解放黑奴而名垂青史的总统使斯普林菲尔德这座名不出众(美国共有9个城市和地区叫这个名字)的城市变得卓而不群。各处与林肯有关的建筑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名胜,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人来此参观拜谒,其中就包括林肯墓园(Lincol’sTomb)。林肯墓园位于斯普林菲尔德城郊的橡树岭公墓,他是在被刺杀后运回此地安葬的。每年的4月14日——林肯的遇难日,都有不少美国人来到墓地敬献鲜花,以表示悼念。林肯因何遭人暗害,又为何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呢?亚伯拉罕·林肯(1809~1965年)是在南北战争——美国历史的关键时期——之前就职的。这位在拓荒生涯中成长起来的总统始终没有改变他俭朴的乡土气。他1.93米高,约82千克重,微微佝偻,脸上皮肤粗糙而有疤痕,头发不整,戴着破旧的高顶礼帽,穿着不合身的大礼眼衣裤及未擦拭的黑皮鞋。他受的教育很少,后来达到的不算高的文化程度基本来自于自学。他缺乏行政和外交技巧,但他机智幽默、正直睿智,具有某种天生的威严感,并且他的一生代表了这样的原则:公正、自由、博爱、统一和仁慈。这些使他不仅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且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尽管在执政期间毁誉参半。林肯从1834年当选为伊利诺州众议院议员开始正式投身政界,几经沉浮,并由辉格党党员转变为共和党党员。共和党是北方反蓄奴派联合组成的新党。林肯曾在一封信中说:“我生来就是反对奴隶制的。”1858年,在竞选伊利诺州参议员时,林肯提出著名的宣言:“‘内部相争的家庭无法维持下法’,我认为政府不能长久容忍半是奴役、半是自由”,并与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人史蒂芬·道格拉斯就奴隶制问题在伊利诺州7个地区展开7次辩论。尽管当时现任的参议员道格拉斯险胜林肯而获连任,但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却因此声望大振,在1860年当选为总统。1861年2月11日,林肯乘坐火车离开斯普林菲尔德赴任,比起1837年他初来此地时的窘况——骑着一匹借来的马,所有的家当都系在马鞍上——不啻是天壤之别,然而林肯却在火车车尾的平台上宣布,他所面临的是“比华盛顿总统所负者更艰巨⋯⋯的任务。”当时南方的7个州已脱离联邦,南方代表在阿拉巴马州集会另立新政府。在林肯到达华盛顿前,杰斐逊·戴维斯已就职担任南方联邦总统。另外的4个州摇摆于分离边缘,而地处南北边境的3个州的分离情绪正在高涨,联邦面临解体的危险。4月12日,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出于维护联邦统一的目的,强烈反对蓄奴制的林肯试图迁就南方,不去触动南方实行的奴隶制,而是用赎买方式解放奴隶,并且“逐步解放”。然而战争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北方,“出于军事需要”,“思想斗争了将近一年半时间”的林肯终于在1863年1月1日正式发布《解放奴隶宣言》。根据此宣言,获得解放的黑人共400万,其中12%强壮的黑人投 入了对南方叛乱分子的斗争。持续了4年的南北战争终于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林肯也在1864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正当林肯在重重压力下进行重建南部各州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努力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他的后脑。那是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的晚上,林肯同夫人正在华盛顿的福特戏院观赏《我们美国的表兄弟》时,被南部同盟收买的演员布思闯入总统包厢,瞄准林肯的后脑扣动了扳机。林肯中弹后一直昏迷不醒,直到4月15日下午7点22分与世长辞。他的遗体停放在国会山庄供悲愤的人民瞻仰后,用专车运往橡树岭公墓安葬。林肯墓园于1874年竣工,由拉尔金·G·米德设计,周围是当地居民的墓地。林肯的墓穴在花岗岩下面,四壁刻有包括葛底斯堡演说在内的林肯书简和文告,墓穴正中是林肯的棺椁,上面写着:“如今他属于上苍。”墓穴前面的石壁上,刻着林肯家属的姓名及生卒年月。林肯的妻子是教育和文化背景极佳而个性刚烈易怒的玛丽·托德。他们于1842年11月4日结婚,生下了4个儿子,但只有长子罗伯特长大成人。玛丽以及他们夭折的3个儿子也葬在林肯墓园中(罗伯特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墓园内耸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花岗岩方尖塔,这是斯普林菲尔德最大的纪念碑。塔的四周有美国各州的州名。塔的四角装饰着四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步兵、炮兵、骑兵和海军,这四组雕像象征着南北战争时殉难的北方士兵。林肯的大铜像屹立在墓前,这也是由拉尔金·G·米德设计的。入口处有一座由古岑·博格勒姆设计制作的林肯头部雕像。墓内还有一座小雕像,它是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中由丹尼尔·C·弗伦奇制作的林肯沉思坐像的小型复制品,原作高达19.58米。林肯墓园内,绿荫如盖,芳草如茵,把林肯墓这座简单的建筑衬托得十分庄严肃穆。1930~1931年,墓地重新整修。林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美国人民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并使一个濒临决裂的国家重新统一,从而开创了美国日益繁荣并从此变成工业巨人的道路。所以,毫不奇怪,凡是与他有关的纪念场所都是那样熠熠生辉,那样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所联系的是那样一个光辉而伟大的名字。 马赫迪陵墓(苏丹)恩图曼是座苏丹名城,它位于白尼罗河左岸同青尼罗河汇合处,隔河与首都喀土穆相望,构成首都“三镇”,河上有三桥飞架,将三镇连成一片。它是通向埃及的公路起点和水陆转运站,也是苏丹的经济与贸易中心,同时也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恩图曼城内绿意荡漾,那繁茂的柠檬树、挺拔的椰枣树、高大的棕榈树和宛如绿色大伞的阿拉伯橡胶树,鳞次栉比,使游人触目所及都是丰沛的绿色,心境格外明朗与欣喜。在这座城市的东南隅,有一座伊斯兰教风格的雄伟建筑分外引人注目,这就是马赫迪陵墓(Mahdi’sTomb),它是苏丹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马赫迪而修建的纪念馆。这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使每一位到苏丹的游客都要来此参观,在赞叹建筑本身的魅力时,引发对历史的思索,并献上对英雄的敬佩与悼念。马赫迪陵墓是一座银灰色与淡黄色相间的石砌建筑,高达40多米,直径20多米。座基是淡黄色的立方体,座基的每面墙壁上凿有9个拱形窗洞,顶部有银灰色的彩陶贴面。宫室是八面体,也呈淡黄色,每面墙上各开一座银灰色的拱形双扇窗。陵墓上部是一座银灰色的锥形圆顶,顶部中央是一座银灰色金属小塔。主圆顶周围有4座凉亭相护,它们坐落在座基的四角上,底部是四根银灰色柱子,中间是淡黄色拱形门洞,顶部则是银灰色的锥形小圆顶,式样与主圆顶相同,犹如众星捧月,星月增辉。整座建筑外观均衡、协调,色调纯净明丽又富含变化,尤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雄伟壮丽。马赫迪的棺椁停放在宫室的大厅中央,雕刻得非常精致,四周围以栏杆。栏杆外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马赫迪的家谱。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迪(1840~1885年)出生于一个造船工人家庭,这个家庭很久以来就以先知的后裔而闻名。艾哈迈德从儿童时起,就不想象父兄一样学习造船手艺,而是想读书,当个学者。他从小到大所接受的都是传统回教教育,并最终成为神秘主义者及禁欲苦修者。在与他的宗教导师发生冲突之后的几年里,艾哈迈德声誉日隆,吸引了日渐增多的虔诚苏丹随从者。在去科尔多凡的旅行中,他获得了宗教权贵们的广泛支持,这使他增强了斗争的信心。1881年6月,他在阿巴岛的僻静处所,宣称自己是“久被期待的救世主”,也就是前来恢复回教原有纯净的末世救赎人物。此后,他对总督的劝导毫不理会,庄严宣布:除了受命于神的权威之外,不承认任何权威。”此举迎合了当时苏丹人在不满久受埃及压迫与亲西方统治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期待。面对总督的讨伐,艾哈迈德率领用刀剑、长矛和棍棒装备起来的300多名信徒,在阿巴岛严阵以待,并在这一天——1881年8月12日,亮出自己的旗帜:“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德·马赫迪。”(“马赫迪”在阿拉伯文里意为“被神正确引导的人”,引伸为救世主。在伊斯兰教国家里,常有人以此作为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穆罕默德·马赫迪的名字从那时起就成了苏丹人民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的旗帜。起义者把这个名字刻在印章上,用它来发布命令。马赫迪起义军旗开得胜,再战告捷,三战凯旋,如有神助,马赫迪的声望倍增。连英国政府官员在给政府的报告里也说:“一个完全拥有充分武器、弹药、金钱和士兵的政府,却被一个卑微的普通苦修僧完全打败而陷于瘫痪。要不是有神的直接干预,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支持埃及当局的英国政府唯恐马赫迪起义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决定调兵 遣将去镇压马赫迪运动。然而,他们所派去的“名人良将”,全部无济于事。无奈,英国远征军只好撤退。马赫迪军队取得了对英帝国主义战争的辉煌胜利。然而,就在苏丹独立武装斗争正在发展壮大的关键时刻,马赫迪却于1885年6月22日病逝在恩图曼堡。他的最亲密的战友阿卜杜拉·马赫迪接过他未竟的事业,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定都恩图曼。1896年,不甘失败的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于1898年9月2日攻陷恩图曼。英军入城后,烧杀抢掠,并悍然挖开了马赫迪的陵墓,把马赫迪的遗体抛入河中。在马赫迪陵墓中,还陈列着马赫迪起义的珍贵文物、资料和图片,其中有书写着“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德·马赫迪”的殷红色的起义军战旗,起义军战士穿戴的白袍、白头巾、腰带、斗篷和使用过的剑、矛、棍棒等。在陈列品中,有一杆亮铮铮的长矛和一件黄袍马褂特别引人注目。长矛是刺死英国殖民者戈登的锐利武器,而黄袍马褂则是中国清朝皇帝赐给戈登的,以嘉奖他配合李鸿章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戈登不仅是剿灭中国农民起义的帮凶,而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还是抢掠和焚毁中国圆明园的强盗。1874年,戈登又成为英国派驻苏丹的殖民总督,以镇压马赫迪运动,从埃及手中夺取苏丹,建立一个形式上独立而实际上属于英国的殖民地。1885年1月底,马赫迪起义军攻陷喀土穆,粉碎了戈登的迷梦。在总督府的楼梯口,起义军战士用锋利的长矛刺死了这个殖民主义的刽子手。 列宁陵墓(俄罗斯)1924年l月21日,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前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弗拉基米·伊里奇·列宁(1870~1924年)因脑溢血与世长辞。1月27日举行列宁安葬礼,下午4时整,列宁的遗柩移进了克里姆林宫墙下待建的陵墓里。这就是庄严典雅的列宁陵墓(V.I.Lenin’sMausoleum)。这座陵墓坐落在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说起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来历,还有一则轶事。相传伊①凡三世曾想以莫斯科取代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使之成为东正教的中心,于是命令在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莫斯科城四周建起红色围墙,并不惜重金聘请意大利建筑大师巴洛克设计城内的建筑,这就是现在的克里姆林宫。为防御敌人突袭及万一城中失火时火势蔓延,又下令在围墙之外保持一定的空旷地,这便是今日的红场。不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如何,克里姆林宫这座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的政治活动中心以及红场这座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的确是莫斯科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列宁逝世以后,每周总有两天(陵墓每周开放2次),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人们都能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肃穆地穿过红场,沿着微坡,来到克里姆林宫墙前拜谒列宁陵墓,透过墓中的水晶棺、瞻仰伟大的列宁的遗容。从青年时代起,列宁就开始为推翻旧制度而奋斗。1897年12月,这位曾在中学里获得金质奖章的好学生被喀山大学开除,因为他参加了学生运动。为此他还遭到了逮捕和流放。警察问他:“小伙子,造反有什么好处?你不是向一堵墙上撞吗?”列宁回答:“是的,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的。”这时,他是一个具有初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1897年,已经转变成共产主义者的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都叶尼塞河畔的舒申斯克村,一待就是3年。这3年,是他为新的斗争作准备的3年。1901年,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列宁”从此就成为这个伟人光辉的名字。据亲属推测,他很可能是选了西伯利亚的一条美丽而雄伟的河流的名字来纪念这段生活。这条河叫“勒拿河”,与“列宁”一词的词根相同。列宁是如此热爱他的祖国。他曾借涅克拉索夫“俄罗斯母亲呵,你又贫穷又富饶,你又强大又软弱!”的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因而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就提出,建设强大富饶的俄罗斯是“当前的主要任务”。1922年12月30日,在列宁“建立平等的共和国联邦”的指示下,苏联成立了。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以后的岁月里迅速崛起,终于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直至解体。1922年底,列宁疾病缠身,从此,他一面与病魔作顽强的搏斗,一面时刻不忘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甚至在他病危之际,他还因十分担心党内分裂的危险而口授了3封《给代表大会的信》,信中分析了几位著名领导人的优缺点,建议采取措施进一步贯彻集体领导原则,防止党的分裂,并建议调整总书记人选。这些信用火漆印密封好后,到1924年5月由他的妻子克鲁普斯①伊凡三世(1440-1505年)亦称伊凡大帝,莫斯科大公(1462~505年)。他在位时,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基本形成。 卡娅交给了中央全会。事实证明,列宁的分析是客观公允的,他的建议也极有政治远见。可惜当时的代表大会未能采纳,使斯大林最终独断专行,造成很大恶果。列宁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逝世以后,除了前苏联各族人民,还常常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前来红场谒陵,寄托他们的敬仰与哀思。列宁陵墓是根据舒谢夫院士的设计建造的,舒谢夫因此获得了“苏联功勋建筑师”的称号。他在列宁逝世以后两天就开始设计陵墓,在安葬日以前匆匆赶建成一座木质结构的临时性陵墓,里面安放着列宁的水晶棺。1925年,列宁墓被改建,显得更加雄伟,但仍为木结构。1929~1930年,又用磨光了的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重建。卫国战争以后,水晶棺也被换成新的,陵墓内部重新加以修葺。1974年在改建红场的同时又对陵墓进行了修整。1976年又作了预防性检修。陵墓的结构与色调肃穆、凝重,外面镶嵌贵重的大理石,黑色和灰色的拉长石,深红色的花岗石和云斑石。深红色代表革命旗帜的颜色,黑色表达人民的永远悼念之情。陵墓体积为5800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400立方米。墓前的碑石刻有“列宁”字样,净重60吨。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其外形底部是稳重的石基座,然后是台阶,向上逐级收小,其上是通往检阅台石级的平座;再往上是五级不同高度的台阶和由36根柱子组成的柱廊;顶部是两级阶梯状的平顶,这里是检阅平台,全民节日时在此检阅游行队伍和武装部队。检阅平台两侧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观礼台。从整体上看是陵墓外观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由于陵墓体型简洁、朴素而庄重,又位于斯巴斯克钟塔横向轴线与克里姆林宫墙纵轴线相交处这一显著位置,从而成为红场建筑群突出的中心。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转弯即进入陵墓中心——悼念大厅。大厅四周环镶红砖,墙壁上有用花岗石雕刻的苏联国徽和国旗。列宁的遗体安详地仰卧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里,他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整个陵墓建筑庄严典雅,陵墓入口处有士兵日夜守卫,陵墓四周环绕着四季常青的枞树。克里姆林宫旁边的斯巴斯克塔楼,每隔15分钟鸣响一次,倍增肃穆气氛。 甘地陵(印度)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有一座肃穆、幽雅的陵园。园中的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然而,这里却像一方圣地,一块心灵的磁石,每逢节假日,便吸引无数身着白色民族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脱掉鞋子,赤脚走进陵园,深切地悼念陵园的主人、印度的国父——甘地。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是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他出生在古吉拉特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家庭,1920年成为国大党公认的领袖,他首创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从此成为该党的总路线。从20至40年代,他多次发动反英不合作运动,号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英,在领导印度1947年获得独立的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英国作家所说,甘地先生“不但把民族运动变成了革命运动,而且也深得民心。”在1930年3月至4月那次著名的“食盐进军”中,他率领着大约79名经过挑选的男女信徒,步行离开他萨巴马提的住所,来到西印度的丹地海岸,自煮食盐,公开对抗殖民当局的食盐专买法。24天中他们行程388千米,在整个的长途旅行中,甘地受到了能使皇帝也产生妒意的尊敬和热烈的欢迎。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道路清扫干净,路上撒满了花瓣,当圣徒们经过时,人们还垂首下跪。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在个人生活方面主张禁欲和苦行。他曾用这样的教诲号召民众:“愿意追随我的人们,你们必须准备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节制食欲,清理厕所。”在甘地屈指可数的财产里,有一架木纺车。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向世人进行教诲的象征,他一有空就会手不停顿地摇动这古老的纺车,他的行为准则是“吃饭而不劳动,如同偷窃”。事实上,他吃得非常少,而且经常不吃。这是他奇特的而又最有效的斗争策略,他领导人民不时地公开进行绝食,迫使英国走投无路,屈服就范。而在79岁高龄时,他还进行了一生中最后一次绝食,以此反对德里居民屠杀伊斯兰教徒的暴行以及印度临时政府扣压分给巴基斯坦的一笔财政余款,和以往一样。他获得了胜利。他衣着朴素简单,并劝告弟子们也这样生活。他说:“服饰仅仅能使人们对廉耻之心产生错觉。”他的宿敌,英国保守党领袖温斯顿·丘吉尔曾针对甘地的衣着说甘地是个“半裸体的游方僧”。对这句世人皆知的辱骂,甘地在平生唯一一次与丘吉尔的直接交锋中回击了他。他说,他赤身露体,象征他心洁如镜,毫无邪念。这正是他孜孜追求的,并为此感到自豪。甘地就像照耀在印度国土上的光辉,照亮了世代遭受奴役的印度人民的心灵,启迪他们团结起来,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然而这道光辉却被他照耀下的人民熄灭了。由于反对教派纠纷,在1948年1月30日赴晚祷会的途中,印度教大会的狂热分子刺杀了这位被印度人民称作“圣雄”和“巴布”(印度语“父亲”)的老人。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数十名印度人当即颓然昏倒,还有数十名印度人相继投海自杀;全国各地的商店、咖啡馆、餐厅、影院和各种作坊纷纷关门停业。当天晚上,在广阔的印度大陆上,没有人家烧火煮饭;“全世界同印度一起悲哀地哭泣”(美国总统杜鲁门唁电),“所有相信人类博爱的人,将永远为甘地逝世伤心地哭泣”(法国总理乔治·皮 杜尔唁电)。第二天按照印度教的风俗,甘地的遗体被送到了距朱木拿河不远的拉杰加特火葬场,这里是火化历代国王的场所。他的遗体上覆盖着白红两色的床单,象征死者毫无憾意地走向冥间,床单上是一件极为荣耀的外衣:独立印度的红、白、绿三色国旗。数十万不同种姓、不同教派、不同肤色的群众,悲痛万分地赶来送葬。圣雄甘地的次子主持了火化仪式。焚尸柴堆燃烧了整整一夜,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先知的骨灰前静默志哀。遗体火化后的第12天,盛装甘地骨灰的铜罐,经过615千米的旅行后,从新德里来到了阿拉哈巴德,距此地不远,是印度教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蓝色的朱木拿河与混浊的圣河——恒河在这里汇聚,萨腊瓦斯蒂暗河也流经这里。300万信徒参加了抛撒骨灰的仪式。甘地的骨灰罐乘着一艘白色的小船抵达圣河的汇合处,然后甘地的次子用恒河水和神牛奶灌满了父亲的骨灰罐,轻轻摇动,在人们吟诵完永别经后,慢慢地把骨灰撒向川流不息的水中,船上的人在这一条条灰色的粉灰上面撤下一把把玫瑰花瓣。在朱木拿河滨的火化场上,印度人民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陵园,这就是甘地陵。陵园呈凹形,四周是爬满青藤的水泥围墙,园内芳草萋萋、绿荫如盖、百花竞芳、清幽宁静而又充满生机。在陵园正中,树影花丛之间静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样子,高约1米,长宽约3米。墓后是一盏长明灯,昼夜不熄,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陵墓上面还用印度文和英文镌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陵园中还生长着很多珍贵的树种,它们是各国元首来这里瞻仰时种下的,48年过去了,它们当中的一些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座像甘地的一生一样质朴无华的陵墓,将和这些树木一样,在印度人民心灵的土地上根深叶茂、永葆生机。 季米特洛夫陵墓(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陵墓(DimitrovMausoteum)坐落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九月九日广场上。索非亚古时曾有过塞迪卡、斯雷德茨等名字,14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为索非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之意。从1382年奥斯曼人攻下索非亚开始,此后的500多年里,索非亚沦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如今的索非亚已被建设成一座秀丽多姿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四周群山环抱,市区内绿树成荫,花园、草坪随处可见,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九月九日广场在索非亚市中心,保加利亚人民的伟大领袖、国际共产主义的杰出活动家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1882~1949年)就长眠在这里。季米特洛夫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家境贫寒,刚满12岁就被迫中途辍学,进入索非亚一家印刷厂当学徒。艰难的生活激励着季米特洛夫发奋图强、刻苦读书。他很早就投身于工人阶级的战斗行列,18岁时就被选为索非亚印刷工会的书记。1902年,他加入了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他说:“我希望做个党员,是因为我深信工人阶级不能靠阶级调和的办法,而只有靠革命的办法才能从被剥削中解放出来。”次年,该党分裂为“紧密派”与机会主义“广泛派”,季米特洛夫坚定地参加了前者,担任领导工作。1919年,“紧密派”改组为保加利亚共产党,他再次当选为党的领导成员。1921年,他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多次担任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1923年,他领导了工人和农民举行的反法西斯九月起义,起义失败后,季米特洛夫被法西斯政府缺席宣判死刑,从此,他被迫流亡国外达22年之久。1933年2月27日,上台不到1个月的希特勒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3月9日,纳粹警察局以“参与纵火”的罪名逮捕了当时正在柏林从事革命活动的季米特洛夫。经过6个月的阴谋策划,德国法西斯于9月21日在德国莱比锡市开庭审讯。季米特洛夫大义凛然,严辞驳斥了法西斯对共产党人的诬蔑,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穿了法西斯的卑鄙阴谋,法庭不得不传普鲁士总理、国会议长戈林和宣传部的头目戈培尔出庭作证。季米特洛夫以种种质问勇敢机智地戳穿了这两个法西斯头目的无耻谎言。这两个人,尤其是戈林,在法庭上表现得狼狈不堪,竟然破口大骂,十分丢丑。季米特洛夫使法西斯成了真正的被告,并使审判他的法庭成了他宣传共产主义的演讲台。他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宣称:“伽利略被惩处时,他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具有与老伽利略同样决心的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历史的车轮向着共产主义这个不可避免的、不可压倒的最终目标转动着。”季米特洛夫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1945年,他返回阔别22年的祖国,这时的保加利亚已在他的领导下推翻了保皇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他开始着手创建一个新国家。1946年9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季米特洛夫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领导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国家。1949年7月2日,为国际工人运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67岁。根据建筑师格·奥夫恰洛夫和普·雷巴洛夫的设计,这一年,季米特洛夫陵墓在九月九日广场上落成。这是一座正方形建筑,建筑式样是仿照列宁 的陵墓。陵墓外观呈乳白色,结构和色调极为宏伟、肃穆、严整。陵墓内部有个宏伟的中央大厅,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一口澄澈的水晶棺。季米特洛夫的遗体就安祥地仰卧在水晶棺中。他身着灰色西服,胸前佩戴着勋章,一盏长明灯昼夜不息地照耀着他的遗容。遗体旁边放着他生前穿过的军服。陵墓的正面是石砌的检阅台,两侧为观礼台。每逢重大节日,国家领导人在台上检阅全民游行队伍。陵墓的门下有卫兵站岗,他们身着古装,每15分钟换岗一次,昼夜相继,轮流守护着他们敬爱的领袖。季米特洛夫陵墓全年对外开放,来此瞻仰的国内外人民络绎不绝。 马克思墓(英国)在英国首都伦敦北部有一个叫“海格特”(Highgate,意为“高门”)的住宅区,据说14世纪时,这里原是森林和猎场,设有税卡,税卡处有一座高门,故而得名。海格特跨卡姆登、伊斯灵顿和哈林盖3个自治市,当地曾居住过许多名人,当地的公墓——海格特公墓中也安葬着很多知名人士,如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米歇尔·法拉第,著名小说家乔治·艾略特、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等等。在公墓内有一块墓地,每天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成为公墓中一个绝无仅有的现象,这块墓地就是马克思墓(Marx’sTomb)。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利尔城,大学毕业后迁居波恩。从1842年10月开始,马克思几次被驱逐出普鲁士、法国和比利时,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1849年,31岁的马克思移居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城市,观察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的理想窗口——伦敦,从此在这滞留下来,直至1883年与世长辞。马克思曾说:“我是世界公民,我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尽管寄寓伦敦的生活异常艰苦,但他从未停止过工作和战斗,他同恩格斯一起,以满腔的热忱关注并指导当时欧洲的革命运动。在他和恩格斯的领导下,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国际”,把欧洲工人运动推向新的阶段。同时,马克思还以惊人的毅力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写作。他的理论巨著《资本论》就是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辛勤研读25年结出的献给工人阶级、献给全人类的最伟大的科学硕果。马克思在伦敦期间的生活极端困苦。正如列宁所说:“贫困简直要置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于死地。”由于生活所迫,马克思先后搬过好几次家。先是在伦敦切尔西区安德森街4号住了几个月,因为付不起每周1个半英镑的房租,被房东撵出门;又搬到伦敦闹市中心的索霍区第恩街28号。当时的索霍区是伦敦最穷的居民区之一,住着许多像马克思这样的政治流亡者。马克思住在这幢4层旧式楼房的3楼,全家7口人只有两个房间,小的一间是马克思一家的卧室和更衣的地方,大的一间则权充马克思的会客室、书房,又兼饭厅和孩子们的娱乐室。当年监视马克思的一个普鲁士警察如实地记下了马克思的生活:“马克思住的是伦敦最次、也最便宜的房子,⋯⋯整套公寓里没有一件干净、结实的家俱,连个旧货商人都不好意思出售这类什物。”贫困和疾病始终困扰着马克思,以至他的大衣在1853年一年内两度被送进当铺,使他有时几天不能出门;因为没钱给孩子治病,他有3个孩子在这里夭折。然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等名著却正是在这样难以言说的艰难和恶劣的条件下诞生的。后来,马克思又搬了3次家。1881年冬,马克思失去了终身伴侣燕妮,1883年1月又失去了他最钟爱的长女。这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使马克思早已透支的精力和体力再也难以恢复,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梅特立公园路41号书房的安乐椅上,静静地长眠了。在他逝世前两分钟,恩格斯还去看望了他。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距寓所不远的海格特山坡上的墓地里。不过,当时马克思的墓地位于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旁,那是公墓 内一个偏僻荒凉的角落。而且马克思的墓太朴素了,甚至有点寒伧,墓上只有一块普通的石碑。1956年3月14日,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集资在公墓东端购买了一块较大的墓地,并将马克思亲属的遗骨迁来葬在一起。马克思墓上是一块花岗石的墓碑,呈方柱形,高2.44米,碑顶安放着一座1.22米高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头像呈沉思的表情,目光深远,凝视着前方;墓碑东西两侧,镶嵌着两个青铜花环。这是英国著名雕刻家劳伦斯·布雷德肖的杰作。墓碑正面上方刻着金光闪闪的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镌有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墓碑中央镶嵌着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刻着:“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同马克思合葬,女儿爱琳娜、外孙哈里、龙格和女佣人海伦而安葬在附近,墓碑的中央也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日。马克思墓的四周肃穆整洁,苍松翠柏,傲然挺立,终年常青,墓前常有人敬献的鲜花和花环。特别是德国的劳动人民,几乎每次到伦敦,都要来此谒陵,以表达故乡人民对这位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和深挚的怀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土陵园(朝鲜)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南道桧昌郡,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这是朝鲜最大的一座志愿军烈士墓,是朝鲜人民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仍然记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威武雄壮的歌曲。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支歌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悍然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并派遣第七舰队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国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援助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保卫新中国,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于10月19日到达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至1951年6月10日,中朝人民军队连续发动5次攻势战役,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并终于在1951年7月10日迫使敌人同中朝方面谈判。此后两年内,中朝军队以革命两手对付美国侵略军的反革命两手。到1953年7月27日,敌人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侵占朝鲜和中国大陆的计划,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以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长眠在朝鲜,朝鲜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们,烈土陵园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座1957年建成的陵园建在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驻地的山腰上,山高152米,陵园总面积约45亩。四周群山起伏,苍松翠柏环绕,山下溪水潺潺,环境清幽。陵园大门上用中朝两种文字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从此登上240级台阶,到达陵园的第一层,正面是一座中国古式的三座门,上面挂着郭沫若题写的“浩气常存”横匾。三座门内,有一座红柱绿瓦、彩漆油画的六角亭,亭内竖着一通白色大纪念碑,上面铭刻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烈土永垂不朽”。亭子的横梁上,里外共彩绘311幅图画,表现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伟大战士邱少云的事迹。邱少云牺牲在朝鲜金化以西391高地反击战中。当时他和全营战友奉命潜伏在距敌60余米的山脚,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反攻突袭敌人。1952年10月12日中午,他被敌人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点燃了,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地点,他默默忍受剧痛,坚持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朝鲜人民为悼念他,在高地的石壁上刻下了“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还有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事迹。罗盛教牺牲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1952年1月2日,他为抢救滑冰落水的朝鲜少年崔■,冒着—20℃的严寒跳入冰窟,三次潜入水中,朝鲜少年得救了,而自己却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还有战斗英雄黄继光的事迹。他牺牲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1952年10月20日,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被敌人的一个集团火力点阻截,无法前进,他身为通讯员挺身而出要求担任爆破敌人火力点任务,带领两名战士冲向敌人地堡。当一位战友牺牲,一位战友 身负重伤后,他只身一人打垮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自己也身负重伤。但当他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时,就忍着剧痛爬向这个火力点,这时他身上的弹药已全部用光了,他毅然挺身用胸膛堵住了正在疯狂扫射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还有特级英雄杨根思的事迹。杨根思牺牲在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围歼敌人的战斗中。1950年11月29日,他带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当多次击退敌人用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的冲锋,阵地上只剩下自己一人的时候,他抱起炸药包,拉响雷管,猛然冲入爬近山头的敌群中,炸死大片敌人,壮烈牺牲。此外还有朝鲜国际主义战士朴在根等人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至今还活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成为几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在陵园第二层的宽阔平台正中,矗立着3米高的志愿军英雄铜像,连同大理石砌成的方型底座,总高17米,雄伟壮观。石座正面和背面有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和朝鲜内阁用朝文刻的碑文。铜像后有两面巨大的石影壁,壁面浮雕是朝鲜人民积极支援志愿军和志愿军英勇作战的41人群像,反映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铸成的深厚友谊。从影壁之间的台阶往上便到了墓地。总共有134名志愿军烈士安息在这里,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每一座坟前都立有石碑,植有青松。陵园内遍植名花和松柏,气象静穆庄严,似乎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对烈士的无限敬仰与哀思。 真纳墓(巴基斯坦)1947年8月11日,巴基斯坦召开了制宪会议,年过古稀、身材瘦高的会议主席向代表们宣布:“你们自由了!你们可以自由地到庙宇去,到清真寺去,或者到这个巴基斯坦国家的任何做礼拜的地方去。不论你们属于什么宗教、种姓或信仰,都毫不妨碍我们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而且是平等的公民的这一基本原则。”这个宣布巴基斯坦独立的老人就是巴基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年)。尽管这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的成立是以分裂“印度这美丽新娘的双眼”(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为代价的,更由此造成了两派教徒长期的大规模的宗教骚乱及相互仇杀,并使整个国家淹没在一场空前的逃亡人潮中,然而这些复杂的问题丝毫不能损害巴基斯坦人民对独立和为他们赢得独立自由的人的热爱。因此当他们的国父真纳积劳成疾辞世以后,巴基斯坦政府按照人民的意愿,毫不吝惜地花费了相当于5亿法郎的钱和近30年的时间,为真纳建造了一座雄伟的陵墓,以表达全体巴基斯坦人民对他的感激之情。真纳诞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6岁赴伦敦学习法律,深受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1906年参加了国大党,1912年加入穆斯林联盟。作为穆斯林的领袖,真纳虽然不赞成甘地的不合作运动,但还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努力维护两派之间的团结。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也的确曾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很好的合作,两派教徒互相支持,团结一致,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但后来两派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教派暴力事件亦时有发生,印度、伊斯兰两教宗派主义者的言论和行动也迅速加深了两党之间的鸿沟,而且随着国大党的发展壮大,它的领袖唯我独尊的大教派主义日益增长,对穆斯林联盟的歧视也越来越露骨。曾有人公开表示印度理当是“印度斯坦”(意为印度教徒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伊斯兰教徒必须心甘情愿处在少数的地位。”真纳一再呼吁对待穆斯林要公正,但无济于事。在讨论如何在中央和省的立法机构中分配席位的第二次圆桌会议上,甘地无视穆斯林对席位的要求,大声疾呼“国大党代表85%以上的印度人”,真纳大失所望,感觉受到了“平生最沉重的打击。”1937年大选胜利后,国大党更是趾高气扬,对真纳提出的“以平等伙伴的身份而工作”的建议不屑一顾,并暴露了兼并穆斯林联盟的企图。长期致力于教派团结的真纳终于在现实的打击下,成了一位建立“西北印度穆斯林国家”这一设想的坚决拥护者。他开始认识到,所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能逐渐融合成一个民族的理论只不过是个梦想,“它们必须分享对于自己共同祖国的管理权。”1940年,分治正式成为穆斯林联盟的奋斗目标。“巴基斯坦”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提出来,它是由旁遮普、阿富汗(即西北边境省)、克什米尔、伊朗、信德、吐火利斯坦等名称的字头和俾路支斯坦的字尾组成的。它的另一个意思是“巴克人”,即精神上纯净和清洁的人的国土(分立后的巴基斯坦包括的省份与以上地区不尽相同)。经过几番周折和斗争,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规定建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8月15日,英国政府把一切权力移交给两自治领的制宪议会。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统治正式结束,巴基斯坦独立了。 真纳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曾以为自己不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然而,他为此付出的过人毅力却使他失去了充沛的活力和健康的身体,肺结核病正在不断地吞噬着这位巴基斯坦之父的躯体。当时巴基斯坦国库空虚,濒临破产,印度拒绝偿还巴基斯坦一笔达5亿5千万卢比的款项,真纳面临的处境岌岌可危。然而真纳以其一生中惯有的勇气,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以期为亲爱的巴基斯坦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去世前仍然一如往日,坚强不屈。当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临时,真纳面对医生的安慰,神态清醒地凝视着他说:“我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半小时后,真纳与世长辞了,而巴基斯坦则安然度过了建国后的困难时期。真纳被葬在了他的家乡卡拉奇,在真纳不屈不挠的努力下,卡拉奇已发展成巴基斯坦的临时首都(1947~1959年),如今它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信德省的省会、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业中心。真纳墓巍然矗立在卡拉奇市中心的小山岗上,它建于1970年,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陵园四周围绕着白色的围墙,在棕榈树丛和姹紫嫣红的鲜花间,巨大的陵墓主体巍然屹立。这座方形的宏伟建筑蹲踞在大理石砌成的台基上,台基也呈四方形,洁白如玉,四面均辟数十层台阶,直达陵寝。陵墓顶部是巨大高耸的白色圆顶,墓室四面开门,室内通体洁白,无一点装饰,既宏伟又朴素,中间大理石筑成的基台上放着一座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棺椁,这是象征性的石棺,根据穆斯林习俗,真纳的遗体长眠于深深的地下,棺椁上面镌刻着英文和乌尔都文的墓志铭以及精致的花纹图案,四名持枪上兵守护四周。墓室内天蓝色的圆顶,如苍穹笼罩,一盏巨大镏金花枝形吊灯,高高地从穹顶垂下映得满室生辉。这盏精美的吊灯是中国上海专门为真纳墓制作,由周恩来总理赠送的。陵园的环境清新幽静,陵寝右侧,椰子树随风款摆,高耸入云,树下的水道清澈照人;周围芳草如茵、繁花似锦,庄严肃穆中不失清雅宜人,白天,这座通体洁白的雄伟建筑,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显得分外圣洁、庄严;入夜,强烈的聚光灯从四面八方照来,真纳墓愈发显得晶莹剔透,宛如一座洁白无暇的水晶宫,象征着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争取独立自由的崇高理想。陵寝后有一个巨大的石厅,在明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也有许多象征性的石棺。这里的地面下长眠着巴基斯坦的开国元勋,其中有真纳的妹妹、巴基斯坦第一位总理等人,生前他们追随真纳左右,为巴基斯坦的独立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死后长眠在真纳身旁,共享巴基斯坦人民深切的敬意与谢忱。 胡志明主席陵(越南)1945年9月2日,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上宣读了亲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庄严宣告越南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巴亭广场的命名蕴含着越南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巴亭原是越南清化省我乌山县一个乡名,19世纪80年代这里最早爆发了抗法运动,为纪念越南人民近一个世纪的抗法斗争,“八月革命”胜利后,就以“巴亭”命名了这个广场,胡志明主席逝世后,越南人民就把他的陵墓建在了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广场上。这座广场是河内的中心广场,也是集会和节日活动的场所。河内是座历史名城,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曾先后定都于此,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它最初叫“紫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又数易其名,直至阮朝明命12年(1831年),才更名河内,取被环抱在珥河(红河)大堤内之意,沿称至今。河内作为亚热带城市,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风光绮丽迷人,故而又有“百花春城”之称。1945年,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成为新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为了创立这个国家,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胡志明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他原名阮必成,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就深受爱国思想的薰陶,怀有抗法救国的志向。从15岁起他开始参加秘密活动,以后又远涉重洋,去海外寻求救国的道路,他到过法、英、德、美、意和非洲一些国家,做过园丁、侍役、扫雪工和烧炉工等,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主义罪恶的认识,深感各国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斗争的必要性。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法国共产主义运动给了胡志明深刻的启示。他是法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越南的第一位共产党人。1930年创建了越南共产党,从此,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成为领导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的核心力量。为了革命,胡志明四处奔走,几度被捕,但他对越南民族解放事业的必胜信念以及为这一事业献身的坚强志向始终不改。他在中国广西坐牢期间,曾写下100多首汉文诗歌,抒发了这种情感,其中的《越有骚动》一诗写道:宁死不甘奴隶苦,义旗到处又飘扬。可怜余作囚中客,未得躬亲上战场。1945年3月9日,日本发动推翻法国统治的军事政变,独占了印度支那三国,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日本投降后,胡志明号召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越南民主共和国终于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诞生了。然而,法国为恢复殖民统治又卷土重来。胡志明提出“一面抗战、一面建国”的口号,领导人民经过9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使越南的北半部获得解放。法国撤走了,美国新殖民主义又来了,它加紧侵入南越。南方人民于1959年掀起了抗美救国的武装斗争。胡志明身在祖国北方,却时刻惦念和关怀着美伪统治下的南方骨肉同胞,1963年,他谢绝了国会授予他最高荣誉——金星勋章的建议,希望待祖国统一、同胞团聚时由南方人民授予他这份崇高的奖励。 正当越南南北方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胡志明不幸身患重病,于1969年9月3日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坚信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事业尽管还要经历更多的艰苦和牺牲,但一定能获得完全胜利。越南人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于1973年为他们敬爱的胡志明主席修建了一座宏伟、庄严而又简朴的陵墓。这座1975年落成的胡志明主席陵位于巴亭广场两端,远望如一朵清雅大方的莲花。正中上方的陵檐上,用碧玉石砌着“胡志明主席”5个大字。陵高21.6米,由陵顶、陵体和陵墓三部分构成。陵基为三级台阶,高9米,宽31米,全部用灰黑色花岗石砌成,显得沉稳厚重。陵体用深红色花岗石砌成,高7.9米,四周围绕着20根银灰色方形花岗岩石柱。陵顶也分三级,也用银灰色花岗石砌成,共厚4.65米,上面两级采用平顶型。陵墓的正门用侧柏木制成,门槛则用红黑二色玉石砌筑。陵墓前厅的红色花岗岩石壁上刻有“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为宝贵的了”的金色大字和胡志明主席的签字。这是在战火纷飞的1966年7月,他发表的告同胞书中的一句名言,已成为越南人民的座右铭。登上33级宽2.6米的楼梯,来到胡志明主席安息的房间。房间长、宽、高各10米,中央放着胡主席的灵柩,那是一口晶莹的水晶棺,安放在用透亮的黑玉石砌成的花萼之上,构思新颖而富含深意。胡主席安祥地平躺在棺内,身穿卡其布干部装,盖着深褐色的被单。胡志明主席终其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即使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后,他仍然身着普通的卡其布制服,脚穿一双橡胶凉鞋,与工人、农民同甘共苦。房间墙壁和地板分别用白色和深褐色的花岗石砌成,都饰有莲花和茉莉花等图案,这是胡志明主席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人格的象征,灵柩四周有红色云石栏杆围护。陵墓两边为观礼台,各长66米,共分七级,可容纳800至1000人。主席台在陵墓最低一级台阶,可容纳70至100人。陵墓前是宽阔的广场,陵墓后是胡主席故居留念区,包括他的旧居、办公室、会客室以及鱼塘、园林等。胡志明主席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将永远受到越南人民和世界劳动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