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

ID:31855749

大小:358.93 KB

页数:157页

时间:2019-01-22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_第1页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_第2页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_第3页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_第4页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一、东北重镇沈阳沈阳是辽宁省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全市人口250多万,有汉、满、回、朝、锡伯、蒙古等15个民族。市内划分为和平、沈河、皇姑、铁西和大东5个区;还包括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个郊区和辽中、新民两个县,总面积为8433平方公里。沈阳历史悠久,早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两汉时期,沈阳称为“候城”,这是见于史籍的沈阳的最早的名称。到了唐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靺鞨兴起,他们建立了渤洲国地方政权,改候城为沈州。到了辽代,统治者认识到沈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对沈州实行大量的移民政策。这样,沈

2、州人口逐渐增多,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金末元初,由于连年战火,沈州城垣几乎全部化为废墟。元统一全国后,在沈州废墟上重建城廓,并改沈州为沈阳路。从此,沈阳在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都日益显示了其重要性。到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后金政权的创史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沈阳便闻名遐迩了。沈阳位于浑河之北,浑河古代称之为沈水,根据中国“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传统观念,故得名沈阳。但东北民间认为,沈阳原本应叫“沈羊”,以后才改名为沈阳,为什么呢?有一个关于沈阳城的优美传说,可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据说很久以前,沈水北岸的石嘴头山(今天柱山)住着一户姓沈的人家,家中只有母子二人。沈妈妈年老体弱,但其子沈

3、哥长得膀大腰圆,身强体壮。母子俩相依为命,捕鱼为生。有一天,突然沈水泛滥。暴雨普降,两岸房塌地淹,人死畜冲,十分凄惨。一天,沈哥在河底捉鱼时,偶然知道,原来沈水中住着一条三头蚊龙,它为了不断吃到童子肉而不停地兴风作浪。沈哥知道这个秘密后义愤填膺,决心杀死蛟龙,为民除害。可他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斗不过蛟龙。正在沈哥为难之时,东海龙王的三女儿羊妹来了,她把自己的龙鞋和龙手套交给沈哥,让他穿着龙鞋上天,戴着龙手套把太阳搬来,这样就可以烤死蚊龙。当沈哥拼着命把太阳搬来放在蛟龙背上时,他自己也因过度疲劳而掉入河中。羊妹情急之下也冲入了沈水,因她没有龙鞋和龙手套,也沉了下去。当附近的乡亲们闻讯赶来打捞沈哥和

4、羊妹时,已不见他们的踪影。于是老百姓在沈水北岸立一石碑,上书“沈羊”以为纪念。后来在此修城,就改名为“沈阳”。今日之沈阳,发展迅速,到处高楼林立,其机械工业在全国首屈一指,古老的沈阳城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在步入现代化的大都市行列。清初的盛京宫阙——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全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位汗王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因而以完整、璀璨、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历史地位而著称于世,成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沈阳故宫,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都沈阳起到清高宗乾隆皇帝扩建完成(即1625年至1783年),先后经过100多年才建成今天的规模。皇太极继位后,为

5、修筑这座宫殿,征调了居住在东北地区的20余万人,从浑河上游原始森林中砍伐木材9000多立方米,在海州(今辽宁省海城县析木乡)缸窑岭烧制砖瓦700多万块,再将这些建筑材料运往沈阳。后金统治者还从各地召集能工巧匠几万人。沈阳故宫在继承中国古代汉民族建筑艺术特点和风格的同时,也吸收了满、蒙、回、藏等多民族的艺术精华,使之成为多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融合体。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沈阳故宫建筑群,设计布局完整,造型结构新颖,工艺水平很高。它位于沈阳旧城中心,南北长15.2丈,东西宽32丈,全部建筑90余所,共300余间。宫殿的周围为砖墙,宫阙正门上悬挂着“大清门”三个绚

6、烂的大字。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前有辕门,东门为左阙门,也叫东华门;西门为右阙门,或称西华门。大清门对面为砖饰蟠龙大影壁,左右为奏乐亭和朝房。横街北面,为当年后金的宫殿。从高处看去,整个故宫金瓦红墙,光彩夺目;白玉石栏,庄重大方;五彩琉璃,色彩斑斓;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然而,沈阳故宫的建筑群,并非一开始就具有如此规模。清朝统治者在这里居住总共才十年左右,有一大部分建筑是在迁都北京后补建的。从建筑时间上,我们可把它大体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建筑,是从1625年至1636年所建,包括东路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的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凤凰楼、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麟趾宫、永福宫、东

7、配宫、西配宫等,这些是皇帝举行大典议政、宴会以及后妃居住的场所。这时的建筑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急于迁都沈阳和迫于登基称帝,所以建筑规模较小,形式也较简陋,但刚健质朴,重于实用。中期建筑,包括故宫中路的日华楼、霞绮楼、师善斋、协中斋;东宫颐和殿、介趾宫、敬曲阁;西宫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等。这组建筑是迁都北京后,乾隆皇帝“东巡”来沈阳驻跸这里,见其形制简陋,难以与北京宫殿相媲美,遂下命维修和扩建的。后来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